中國海軍經過六十多年的建設,從最初的近海防禦到如今走向遠洋,特別是通過近年來「下餃子」式的極速擴建,海軍實力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中國作為一個傳統的大陸型國家,大陸軍主義思想根深蒂固,很多人對於海軍的發展戰略與海軍裝備發展並不十分理解。筆者將通過「藍水」系列文章,通過介紹中國目前的海軍主戰裝備來講解中國海軍的發展戰略思想。
中國052D驅逐艦是中國最新一代驅逐艦,北約代號「旅洋3」型,目前根據公開資料,其滿載排水量約7000噸,目前已建成14艘(5艘入役,7艘舾裝,2艘在建)。按照中國海軍目前的發展思路來看,在中國未來的航母編隊中,如果說055充當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的角色,那052D扮演的則是阿里伯克的角色,其主要作戰用途是擔任編隊防空、反潛(055未成軍前應該還要擔任編隊指揮艦),而中國海軍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任務目標將是對島封鎖、在西太平洋阻隔美航母編隊介入的,如果參照美國阿里伯克的發展來看,052D將是中國海軍未來走向藍水的中堅力量,如果假定中國未來發展四個航母戰鬥群來講,052D及其後續改進型的裝備數量起碼要達到24艘以上。
(圖1,這裡才是中國海軍近期及中長期海軍建設的重點所在,海峽內大型艦隻活動不開,所以052D主要活動區域在東面和南面的西太平洋海域)
中國海軍驅逐艦的發展從最初仿製於前蘇聯科特林級驅逐艦(而科特林級驅逐艦又參考了美國基林級驅逐艦的設計)而來的,不斷通過改進適航性,增加排水量,引進美國和烏克蘭燃氣輪機改進動力系統,消化吸收俄羅斯現代級艦載武器系統,引進法國作戰指揮系統與俄羅斯里夫-M艦空導彈,經過了近60年的不斷摸索與發展,伴隨著2012年052D首艦昆明艦的下水,中國海軍終於有了一款成熟的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遠洋型驅逐艦,昆明艦的下水標誌著中國海軍走向藍水,中國海軍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052D根據其滿載排水量計算,其標準排水量5700噸左右(這裡先科普下排水量這個詞,在造船界,衡量船舶性能的主要技術指標就是排水量,排水量可以直觀的看出船舶的適航性能、續航能力、安全性能,甚至戰艦的武器配置,基本一目了然。而反應上述指標最直接的應該是標準排水量而不是滿載排水量。因為一艘戰艦要裝載大量的燃油、淡水、武器,所以標準排水量和滿載排水量的差值往往是很大的)。052D成軍以後出現最多的地方應該是西太平洋、南海及幾個關鍵的海峽要道,甚至以後到北大西洋作戰,那裡的風浪都是很大的,筆者曾經長期從事疏浚工程,知道那裡的風浪,所以052D後期改進應該著重加大其排水量,增加其在遠海的戰鬥力。
(圖2,試航中的052D,艦型設計還是很不錯的,可惜就是噸位差點)
052D裝備了一門仿自現代級AK-130雙130而來的H/PJ-38單130艦炮,採用單向供彈,最大射速接近每分鐘40發(基本等於一個炮兵營的火力),可對艦、對空、對陸射擊。而且130炮作為團級火力支援足夠,所以對陸攻擊也是052D的重要使命(具體用途可看圖1)。
(圖3, H/PJ-38的射速足夠壓制灘頭火力)
052D裝備了64單元的國產第三代冷熱共架垂直發射裝置,可發射防空、反艦、反潛導彈。但是,受排水量限制64單元的垂髮裝置在火力持續性上,應對一場高強度的海上封鎖戰來講是不及格的。雖說在海上也可以進行垂髮的裝填作業,但是現在基本還是在港口進行。所以,052D未來要更好的完成海上封鎖與反介入作戰,必須要增大排水量。
(圖4,64單元的垂髮封鎖作戰中火力持續性偏弱,要知道在海上戰艦自己是不能裝填的,打完就沒了)
近程防衛武器方面,由於配備了730及HQ10作為雙保險使用,同時加上4座18聯裝的干擾彈發射器,無論是單艦護航還是編隊防空,甚至是臨時編隊堵漏都是非常合格的,這點上052D是非常先進的。
雷達方面,052D配備的4座346A相控陣雷達與一座米波警戒雷達。這裡主要說明下這部改進自052C的米波警戒雷達,不少專家和網友均吐糟他落後,其實這是最佳的配置。052D採用的燃-柴動力,4座相控陣雷達耗電巨大,所以平時一般不開機,而米波雷達正好彌補了這一漏洞,同時米波雷達對隱身單位也有很好的探測性,能為航母編隊提供早期的雷達預警。
反潛武器方面,052D未來預計會裝備兩架直-20反潛直升機與拖拽陣列聲納,加上反潛導彈,能有效驅離敵方攻擊型核潛艇對我方航母編隊的跟蹤與攻擊。
總體來說,052D作為中國未來海軍及航母編隊組成的中堅力量來說,就現階段的作戰使命而言,是合格的。但是今後在解決了柴燃聯合、燃燃聯合動力系統上,052D後期型需要增加排水量到9000噸左右才能有更好的火力持續性、更好地承擔未來更加艱巨的作戰使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54859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