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台灣媒體報道,第70屆世界衛生大會5月22日將於瑞士日內瓦舉行。台灣地區去年在網絡報名截止當天、5月9日才收到邀請函,創下史上最遲紀錄,今年則尚未收到邀請函。
不過,台當局衛福部門負責人陳時中卻表示,無論最終是否收到邀請函,他都將率團出席親赴大會表達立場。
「應邀」參加變成「硬要」參加?
陳時中還稱,目前已經擬好幾項因應方案,但他沒有說明方案內容。據報道,台灣自2009年起,開始以「中華台北」的觀察員身份出席世界衛生大會。去年,在世界衛生大會報名截止日倒數3天,台外事部門才證實世界衛生組織已寄發邀請函,函中特別新增提到依據「一中原則」。
李大維:很多事情我們的「友邦」也都是鴨子划水,因為有些事情你高調並不見得有好處;
而台灣外事部門主管李大維接受訪問時表示,對於今年台灣是否能參加世界衛生大會「非常不容樂觀」,不過外事部門還是要把握任何機會,奮戰到最後一刻。
而事實上,在今年3月29日的國台辦例行記者會上,對於有記者提問,島內各界非常關注台灣是否會收到今年世衛大會的邀請函,對於「台當局涉外部門負責人李大維稱,如果必須承認一中原則才能參加,台灣當局很難接受」有何評論?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已回應,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必須在一個中國原則下通過兩岸協商來做出安排。
對於台衛福部門的反應,中國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唐德明今天召開「WHA不邀也要出席 是去出席還是鬧場?」記者會,他指出,距離世界衛生大會WHA召開只剩一個多月,但衛福部門至今仍未收到邀請函,還聲稱一定要去。假若確實未收到邀請函,衛福部門敲鑼打鼓跑去,這算率團赴會出席?還是走走看看觀光一番?去了是對國際社會有所貢獻並爭取保障民眾健康權益?還是去鬧場抗議搏個國際版面?
唐德明表示,收到邀請函正式出席大會,及沒有邀請函卻自己去鬧場抗議,到底哪個對台灣好?大概小學生都能清楚的告訴蔡英文當局什麼是標準答案。
唐德明強調,解鈴還需系鈴人,問題的關鍵就在兩岸關係,蔡英文不可能知道、不可能不清楚,到底是要出席?還是要鬧場?是要維護台灣人民的健康權益?還是要堅持一黨之私的意識形態?蔡英文不能繼續當鴕鳥。
又吃世衛大會閉門羹,台灣這次要來硬的?
環球網新媒體 2017-04-21 12:04
距離世界衛生大會(WHA)召開僅剩一個月,但台灣「衛生福利部」遲遲沒有收到邀請函。與此同時,台北駐泰國代表楊國強還沒有上任就辭職,讓民進黨當局所謂的「新南向政策」受阻。在蔡英文上任未滿一周年之際,她拋出的「踏實外交」已讓島內社會感覺到如此不踏實。
世界衛生大會即將在5月22日舉行,台灣至今沒有收到大會發出的邀請函。台「外交部國際組織司副司長」王良玉20日稱,WHA今年的網絡報名截止日期為5月8日,希望能在此前收到邀請函,「外交部」目前仍持續向秘書處積極溝通,但「情勢不容樂觀」。
同一天,「外交部長」李大維在受訪時罕見地嘆口氣,語氣沉重地兩度表示,今年的情況「的確是非常不容樂觀」,雖然局勢發展未必是大家能掌握的,但還是非常努力地在跟當地政府接洽。他稱,許多協助台灣的「友邦」都是鴨子划水在做事,因為「有些事高調做不見得有好處」,至於結果如何應該很快就會知道。
第七十屆世界衛生大會(WHA)將在5月22日於瑞士日內瓦登場
自由電子報稱,由於去年WHA的邀請函遲到,台灣一直到網絡報名截止的最後一天才收到,因此外界相當關切今年是否有機會出席世界衛生大會。20日,「衛福部長」陳時中還稱,就算沒有收到邀請函,台灣也不會缺席大會,「衛福部」準備了各種備案,比如「部長」的大會發言、團員在技術委員會的發言等,議題包括緊急衛生事件管理、衛生人力全球策略、抗生素抗藥性計劃以及終結兒童肥胖等等,積極向WHA倡導台灣對國際社會的「貢獻」。
不過,島內對這種「樂觀期待」並不樂觀。國民黨「立委」陳宜民在質詢時直白表示,台灣今年收到邀請函的機會渺茫。還有人說,現任世界衛生組織幹事長陳馮富珍已和大陸領導人會面,並傳達一個中國的立場看法,蔡英文當局如果不對「九二共識」做出積極表態,台灣今年要進入WHA是件很困難的事情。聯合新聞網提到,今年陳馮富珍即將卸下世衛組織總幹事一職,大陸有意把在邀請函中提到一中原則形成慣例。
台灣「外交」所受的打擊還不止這些。據台灣《自由時報》20日報道,「總統府」3月24日公布人事令,前「國安局長」楊國強被任命為駐泰國代表,希望借重楊國強的情報專業,派駐東南亞情報重鎮泰國,但人事令發布後,宣誓就職名單卻不見楊國強,外傳赴任生變。果然「外交部長」李大維證實,楊認為還是島內醫療環境比較好,因此為了家人健康著想,兩個星期前向蔡英文請辭。
《中國時報》20日稱,楊國強也成了蔡英文當局任內第二個未赴任即請辭的駐外代表。有分析認為,雖然他請辭不是出於政治因素,但對於民進黨當局本就不見起色的「新南向政策」來說可謂雪上加霜。
蔡英文去年5月上台後拋出所謂「踏實外交」,結果如何呢?台灣不僅連續不能參加國際民航組織大會和國際刑警組織大會,而且失去了聖多美和普林西比這個「邦交國」,巴拿馬等國也是頻頻亮「斷交」紅燈。有島內資深政治記者分析認為,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今年絕不會收到WHA的邀請函,去年邀請函是發給承認「九二共識」的馬政府的,而非蔡英文。
與此同時,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全遭封殺,包括國際民航組織、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以及國際刑警組織等。這些事件的脈絡顯示,大陸正全面「打壓」台灣國際空間,讓民眾徹底認清兩岸在國際舞台上的實力差距。
該記者稱,台灣可依循以往「旁聽」「抗議」及「國際發聲」的模式,或在國際媒體刊登廣告、向「友邦」請求聲援,但這些都無法改變台灣的國際困境,台灣人應思考,「政府雖以親美日作為應對策略,但美日能為台灣做到什麼地步?」
《中國時報》20日提到,蔡英文下月將任職一周年,在兩岸官方交流中斷的情況下,大陸具有官方色彩的智庫與涉台單位近期密集訪台,「充分顯示北京對台新思維正在成形」。大陸學者雖然關心「5·20」蔡政府兩岸政策如何調整步伐,但大陸方面也不會僅把蔡英文就職周年演說的言詞作為唯一依據,而是以全面性、多角度看待其總體上是否釋出善意。文章提到,訪台的陸方學者大多認為,想要打破兩岸僵局,蔡英文仍應以「九二共識」的精神為方向進行調整。
硬得起來麼?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48278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