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11月中旬接受日本右翼媒體《產經新聞》專訪時,對蔡英文表達了極其尖銳的批評,指蔡英文沒有決斷力和勇氣,兩岸、內務都做得不好。11月26日,李登輝在台出席活動時重申此觀點,並再次喊話蔡英文,希望她堅定立場,「沒有必要跟中國大陸維持現狀,台灣要走出台灣自己的路,不要怕」。
李登輝接受日本《產經新聞》專訪 批蔡英文「懼怕中國」

李登輝11月中旬在接受《產經新聞》專訪時,質疑蔡英文「沒有決斷力和勇氣推動改革」,還批評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的主張「背離民心」。此外,李登輝還預測稱蔡英文的支持率今後還會繼續下滑。
在這篇刊登於11月17日的報道中,《產經新聞》記者問李登輝對蔡英文上台半年來的表現有何評價,李登輝說,「雖然曾對她抱有相當的期待,但從最近的情況來看,曾經50%的支持率已經掉到了35%,恐怕今後支持率還會下滑」。
針對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的主張,李登輝質疑道,「『維持現狀』是什麼意思?所謂『民進黨與中國共產黨維持現狀』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恐怕沒有人知道吧,這與普通台灣老百姓所關心的事情是脫離的,支持率不下滑才怪。這種主張與台灣的改革方向是完全背離的,恐怕是出於懼怕中國的思維吧。「
他繼續妄言」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這是我早在1999年就跟德國之聲記者講過的,台灣與中國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台灣並非中國領土。我自從1996年當選『總統』之後,就一直主張台灣是個『獨立國家』,並一直在考慮『國家正常化』問題。『總統』是人民直接選舉出來的,一旦當選就應該穩步推進『國家的正常化』,最終目標是『台灣獨立』,但要一步一步推進。即使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發生了什麼問題,也要以決心面對並處理。時間過得很快,蔡英文並未在這件事情上有明確的進展」。
談到蔡英文提出的「新南向政策」,李登輝表示,「雖然大家都在說'新南向政策',但非要我表態這個政策該怎麼執行,我也不知該做些什麼。我那個時候曾有『南進政策』,在很多地方建立了台灣商人聯合會,並以台北為大本營做了很多事情。其實蔡英文應該去訪問菲律賓、印尼、新加坡、越南等國,但現在台灣內部的事情都忙不過來,她也沒有那個心情了吧。台灣可以給南面的東南亞國家帶去什麼嗎?如果不能的話,無論怎麼解釋,形勢也難以明朗吧。在幫助東南亞國家的同時,台灣與之共同發展,這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在談到日本輸台農產品問題,李登輝表示,台灣應該儘快解決福島等日本5個縣(日本的「縣」是國家下面最大的行政單位之一,東京都、北海道、大阪府與各縣平級——觀察者網注)的農產品輸台禁令解禁問題,台灣與日本的關係是最重要的。
在提到釣魚島問題時,李登輝說,「蔡英文認為尖閣諸島(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觀察者網注)是台灣領土,民進黨內也有很多人認為尖閣諸島屬於台灣宜蘭縣,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除了日台領導人之間的交流,我認為兩國民間的交流也應該加強」。
李登輝還指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美國勢必走向孤立主義。在這個關鍵時刻,日本應該挺身而出。日本未來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勢必上升,台灣與日本的合作關係將愈加重要,而台灣將是安倍晉三政權在國外可靠的支持者。但《產經新聞》在報道中也提到,「李登輝認為大陸與台灣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台灣並非中國的一部分,但講這個話是在1999年,如今蔡英文面對的中國大陸,無論在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方面,台灣都已經與之不具有可比性」。
李登輝還闡述了自己對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的看法,他表示:「日本已經在解禁集體自衛權方面有了很大進展,而特朗普高舉『美國第一』的孤立主義大旗,日本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有利時機,推動過去在美國面前不敢聲張的修憲工作」。
當《產經新聞》記者問及特朗普當選對美台關係的影響時,李登輝聲稱,「目前還很難看清特朗普政權將採取怎樣的具體對台政策,但台灣與美日聯合起來與中國對抗的大方向是不會變的。」
日本右翼媒體《產經新聞》專訪李登輝:李登輝對蔡英文提出忠告,指蔡令其失望

李登輝及辜寬敏等台獨勢力喊話蔡英文 促其加快「台獨」步伐
11月26日,李登輝應獨派大老辜寬敏邀請,出席活動並發表演說。李登輝表示,新當局從520上任至今遇到不少挑戰,兆豐銀行弊案、勞工的一例一休,復興航空公司說倒就倒,行政部門的反應遲鈍,讓支持者非常擔憂。「這次執政若沒把握機會,讓『國家正常化』,一不小心,政權在幾年後又再度被拿回去」,李登輝聲稱,「台灣已經是『獨立的國家』,沒有必要再宣告『獨立』,未來要能夠以台灣之名而存在,才是唯一重點」。李登輝當天再次批評蔡英文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他稱,沒有必要跟中國大陸維持現狀,台灣要走出台灣自己的路,不要怕。
與李登輝一同參加活動的獨派大老辜寬敏表示,李登輝過去辛辛苦苦為台灣打拚的歷史,要講給現在的執政者聽,很多事情不能謙卑、謙卑、再謙卑,一味的謙卑無法做事。
辜寬敏對維持現狀也有很大意見。他表示,亞洲70年前只有3個獨立國家,現在則有20幾個國家,只有台灣還身份不明,蔡英文說要維持現狀,但也應該對將來有所建議再講這句話,否則是不負責任的。
對於李登輝的屢次批評,蔡英文沒有直接回應,僅通過辦公室發言人對李登輝的建議表示感謝。
自蔡英文上台以來,「獨派」大佬們屢次在公開場合對她表示不滿,儘管民進黨執政後「台獨」小動作不斷,並且資政名單已經大幅向「獨派」傾斜,但依然滿足不了深綠勢力的胃口。他們不滿蔡英文兩岸政策主張,認為蔡英文「太軟弱」,不僅呼籲其辭去黨主席職務,還積極聯合獨派力量準備成立「獨派協議平台」,推動「台灣獨立公投」。李登輝及辜寬敏等深綠勢力正通過喊話催促蔡英文加快「台獨」步伐。
11月26日,台灣《中央日報》發表的社評指出,李登輝對蔡英文「欠缺決斷力與勇氣」的批評其實是錯的,蔡英文上任半年,延續「兩國論」路線、采「聯美日抗大陸」的強硬政策,似乎已經走上李登輝執政後期的老路。
辜寬敏(資料圖)

針對蔡英文的台獨路線,軍事科學院台海研究中心主任白光煒20日在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圓桌會議上指出,蔡當局執政半年來在兩岸關係上的政策做法,既吸收了李登輝「台獨」路線的核心內容,又吸取了陳水扁「激進台獨」做法的失敗教訓,可以說是李、扁「台獨」路線的升級版。所謂「升級版」,一方面,它在繼承李登輝提出的「台灣民主化、『中華民國』台灣化、兩岸兩國化」主張的同時,利用現有執政優勢更隱性地向前推動;另一方面,避免重蹈陳水扁當年的覆轍,對扁的「四不一沒有」進行了翻版,提出了新的「四不一沒有」,即「現狀不變、善意不變、不會屈服、不會對抗」,沒有「九二共識」。
白光煒進一步指出,蔡當局推進「台獨」的路線更加謀求長遠、講求章法,戰略清晰、戰術詭詐。蔡當局不同於扁的地方是,其兩岸策略更加低調溫和,政策表述更加模稜兩可,具體作為更加柔軟隱蔽,國際路徑更加表里共進,實現形式更加務實靈活,但所謂的「柔性」「模糊」「低調」「靈活」只是表面,實質上則是:柔軟中夾帶著死硬、模糊中透露著清晰、低調中暗含著高調。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