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反對「一例一休」修法,青年團體連續兩天衝進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在立法院內的研究室和民進黨中央抗議。蔡英文總統在民進黨中常會前致詞說,「在野時的同伴,現在突然處在不同的立場,這種心情上的感受,我相信我們(在座)每一個人都有」。
蔡英文也說,既然執政了,就要考慮國家往前走的動能和社會的集結,這是執政者的責任。但蔡英文沒有辦法說的是,究竟是學生變了?還是民進黨變了?到底是什麼樣的理由,如果民進黨今天的作法是「為國家做最周全考慮」,那過去幾年是什麼?為什麼?
「換了位置、換了腦袋」這件事,很平常、也很正常,當家才知柴米貴,站在不同的位置,考量的因素也必須不同,某種程度上,才算是負責任的表現。但民進黨上任以來「髮夾彎」不斷,天天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
別的不談,單單講與社運相關的,從林全就職第一天對太陽花撤告,到國道收費員、空姐罷工,到之後的高雄市果菜市場、強行通過「一例一休」、以及這兩天的衝突。民進黨的變化,讓人認不得民進黨的樣貌。最會溝通、謙卑、與人民站在一起、絕對不會重演服貿事件的「那個政黨」,究竟在哪裡?
最匪夷所思的,自然是立法院長蘇嘉全。2014年3月22日,蘇嘉全在臉書寫到:
這幾天看到許多學生在立法院無畏風雨,為了國家的未來,展現自己的意志,勇敢站出來,實在不簡單! 雖然外面的天氣很冷, 太陽花火熱的精神已在每個人的心中燃燒!
希望政府能正視民意,站在人民的立場,好好溝通並妥善處理服貿協議案,讓我們的民主體制、國家安全和國民的生計權益獲得應有的保障。
但前天學生們被立法院以優勢警力抬出後,蘇嘉全卻要求朝野黨團發全院共同聲明,譴責闖入的學生,最後因在野黨反對,最後做罷。對於何以昨是今非,蘇嘉全的解釋是「闖入院區或議場屬於公共地方,但闖入個人研究室,屬於個人領域」。
若依蘇嘉全和民進黨立委的論點,總統府、行政院區也是公共地方,蔡英文、林全辦公室才是私人領域,豈不是任何人隨時都可以闖入。再退一步說,太陽花運動時,學生也闖進行政院秘書長的辦公室翻箱倒櫃,讓「淇淇太陽餅」一炮而紅,但民進黨至今對太陽花也沒有半句批評。
「蘇嘉全們」在雞犬升天之後,把人民、選票拋在腦後,講出「下次選舉可以不投民進黨」這樣的話,並不稀奇。更讓人遺憾的是,當初反對國民黨的那些社會公知、學者,幾乎全面噤聲。再加上國民黨的孱弱、內鬥不斷,讓整個國家幾乎完全沒有反對的力量。
太陽花運動時,公民不服從、佔領、國家暴力本質、雞蛋與高牆等,各式各樣概念如雨後春筍;當時無論是運動者、學者都有不少人,把個人對抗政府機器的正當性極大化,「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是義務」。佔領不僅不應該被究責,更是愛國、愛台灣的表現,應該得到掌聲、鼓勵。
在網路的傳播、學者的背書之下,太陽花所鼓吹的價值,深深影響了整個世代的年輕人,而且深信不疑。如今「處在不同立場」感受最深的,並不是坐在民進黨中常會裡的那些權貴,而是被民進黨像衛生紙般用後即丟的熱血青年,不知道該相信誰、還能相信什麼?

當初那批宣揚「道、真理、生命」的公知、學者們,突然之間,全部人間蒸發,不再有任何隻字片語。原本以為可以跟著「先知」到達應許之地的太陽花們,赫然發現自己居然在紅海裡被「放生」。
太陽花世代是我們社會未來10、20年的主力,整個世代的價值錯亂、認知失調,不僅會增加社會衝突、摩擦的可能性,付出更多的社會成本,也與蔡英文總統所說的「改革是為了團結國家,而不是分裂社會」背道而馳。
民進黨不敢面對「太陽花世代」,不能處理自己「轉彎正義」的問題,放任「蘇嘉全們」不斷侵蝕自己統治的正當性。即便擁有國會的絕對多數,但長此以往,難免重國民黨執政末期,衝突、抗議「如影隨行」的困境。半套的正義、改革,很難有圓滿的結局。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