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台灣私立大學老師見面流行的問候語是:「什麼時候退休?」「產學計劃填了沒?」
台灣第一波少子化大海嘯將於明後兩年來襲,大一新生將有三、四萬人從人間蒸發,很多私立大學提早因應,已多年人事凍結,然而老師的工作量卻有增無減。
招生業績、產學合作、追畢業生……
填不完的報表!

說起台灣私立大學老師的工作,還真是繁重無比:招生業績、產學合作、業界實習、國際化、畢業生流向追蹤……填不完的業績報表,有私立大學老師感嘆說,「教學變成最不重要的事。」
最近中小學抱怨,當局教育部門「統合視導」項目太多,讓行政工作有如「火坑」,老師避之唯恐不及。其實,大學的paper work(日常文書工作)比起中小學,有過之而無不及。一位私立大學系主任抱怨,他有時一天要花七、八小時填各式各樣的表格,行政工作不只是系主任的事,系上每個老師也要承擔。
舉辦講座、兼當聽眾、累積點數……
換取年終獎金!

因為學用落差,台灣當局教育部門推產學合作、業界實習;因為年輕人失業率高,大學還要追蹤畢業生流向、協助就業、輔導創業……這些政策都跟私立大學獎勵補助款綁在一起,促使私立大學必須全力以赴,但太多paper work,也助長了形式主義和表面功夫。
產學合作要求老師要到實習場所訪問視察,學生到小琉球實習,認真的老師真的會搭火車、搭船前往,只為了拍照證明老師到過,但也有老師直接把表格交給學生填寫。當局教育部門要求科大老師要去企業實習,有老師就請商業界朋友簽合約,證明有去實習。
私立大學老師教學以外的任務「包山包海」。為了拼教學卓越計劃評鑑績效,學校辦大師講座、專題演講,但擔心冷場只好要求教職員當聽眾,有簽到就給績點。有老師形容,趕場聽演講累積點數,才能換取年終獎金。
要管住宿、要管安檢、包山包海……
教學不重要了?

最近各大學都在忙著追蹤畢業生流向,趕在11月回報給教育部門。私立大學經費不足,聘不起足夠的工讀生做調查,就把調查的配額分配給老師。工讀生要納保,私立大學往往為了兩小時電訪雇用工讀生,前後卻要花八小時為工讀生投保、退保、申請及核銷經費,有老師就說,「與其找工讀生,不如自己來」。
畢業生流向追蹤也引發不小抱怨,「學生畢業了,誰還理你?」有私校老師抱怨,常常打了很多通電話才找到人,問卷冗長,單單選項就是一長串;令人傻眼的是,竟有題目問「你的主管名字」,導致畢業生直嚷嚷「不要問啦」。
另外,大學還要關心學生在外租屋安全。過去這由教官負責,在教官陸續退出校園後,校外訪視學生的工作就落在老師身上,但消防安檢並非老師專業根本看不出名堂,但非去不可,因為有表格要填。
「現在老師的工作是三分力氣做事,七分力氣用在交代你怎麼做事、做了什麼事。」台灣南部一所私立大學老師說。其實,這是很多私校老師共同的寫照,但為了保住工作,只能默默忍受。
看了私校大學老師傾吐的一壇苦水,想必大家對台灣私立大學也無甚好印象。但實際上,台灣私立大學中還是有一些知名度很高、頗受認可的高等院校的。以下為2015年排在前5位的台灣私立大學:

1、輔仁大學
作為21世紀以來唯一曾主動調降學雜費的台灣大專院校,輔大自2006年開始即連續被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評為世界第500名左右的大學,總排名為全台第十,人文與藝術領域為全台第二。目前除已擁有海峽兩岸最早獲得AACSB認證的世界級商管學院之外,在國際化資源與醫學院國考合格率方面亦持續保持全台第一。近年在總額全台第三的「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劃」補助之下,校方已經備有促使輔大醫院營收承擔九成辦學經費之籌劃,重新設立輔大附中的計劃亦在進行當中。
2、東吳大學
東吳大學於1900年在蘇州由基督教監理會創建,是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西制大學。1951年在台灣復校,亦為台灣第一所私立大學。東吳大學一向堅守民辦學府的特色,董事會立場超然,學校運作制度化。
東吳大學秉持中英文校訓「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與「Unto A Full-Grown Man」的精神,致力發展成一所精緻、充實、優質且具前瞻性的一流「教學大學」,培養具知識、常識、見識、膽識、賞識、有創新及執行能力的社會中堅人才。
3、淡江大學
台灣淡江大學(英文名稱:Tamkang University,TKU),簡稱淡江或淡大,前身為成立於1950年的淡江英語專科學校(淡江英專)。該校先後開設三年制及五年制課程,為遷台後第一所私立高等教育院校;1958年改制為四年制的淡江文理學院;1980年獲准升格為大學。
台灣淡江大學目前共有以教學研究為主的淡水校園(教學與研究並重)、台北校園(以服務為主的終身推廣教育為重點)、及教學為主的英式全人教育的蘭陽校園(2005年開始招生,以90%英語授課,並采大三學生全部出國留學的教學設計)。同時,並積極建構網絡校園,以運用信息科技與網際網路與其他大學遠程交流和合作,亦邀請國際知名大師開授遠距課程與演講,開拓淡江大學多元化的學習環境。
4、元智大學
累積18年之努力與成效,創新、彈性、務實及品質已為台灣元智大學辦學之整體特色,亦是台灣元智大學得以更上層樓及永續經營的原動力。自1994年10月台灣元智大學躋身頂尖大學之林後,更以「綠色科技與管理」及「電子化生活」作為重點發展特色,整合全校教研能量,輔以資源之全力支援,以期將元智大學建設成為具特色領域之頂尖大學。
5、東海大學
東海大學(英文名稱 Tunghai University,THU),簡稱東大、東海,是台灣一所由基督教創辦的綜合大學,藉以延續基督教在華教育事業並傳承淪陷於中國大陸13所教會大學之優良傳統在台復校,校區座落於台中市西屯區大度山山麓。
首任校長曾約農先生在創校典禮中說:「開創將是我們的格言」。憑藉這種開創精神,東海大學已在台灣的高等教育史上建立了獨特而卓越的地位。原來的荒涼山坡地,現在是最美麗的校園,東海是台灣第一所具有完整規劃的校園。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31839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