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日本神社?台灣某些政客如此「媚日」為哪般?為祖先修憤吧?(圖冊)

曾洵真| 2016-09-24| 檢舉

近來,台灣政壇又颳起了「媚日」歪風。據台媒報道,民進黨籍桃園市長鄭文燦打算將桃園市的忠烈祠恢復為「桃園神社」;也是綠營執政的台中市已經把重建「台中神社鳥居」(鳥居:類似牌坊,具有標示入口意象與區分內外之用)提上日程。

日本境外保留最完整的神社{桃園神社}

桃園神社

虎頭山上有座桃園神社。(圖/聯合文學提供) 虎頭山上有座桃園神社。

日據時期的第一代台中神社鳥居(牌坊),將在今年底重新豎立,所需經費約新台幣兩百萬元,建成後勢將為台中人心中永遠的地標。(photo by 名信片翻拍)

鳥居的部分是台中市政府於西元2000年將已經斷成幾截的鳥居集中, 並補上兩根石柱後放在遺址的原處, 其型式跟通霄神社前的鳥居相同, 皆屬於神明鳥居。 ▼台中神社-鳥居

「桃園神社」和「台中神社」到底是什麼鬼?很多大陸人對散落在台灣各地的日本神社沒有概念,但是日本的「靖國神社」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那是個能輕易挑動萬千情緒的特殊存在。日本的「靖國神社」中供奉著自明治維新以來為日本戰死的軍人及軍屬,大多數是在日本侵華戰爭及太平洋戰爭中陣亡的日軍官兵,其中就包括二戰期間侵華的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等。正因此,日本政要每每參拜靖國神社的行為總能激發亞洲鄰國的強烈抗議。

↗台中第一代神社位於台中公園的東北方,大正元年(1912)1027日鎮座。

祭神為開拓三神(1)、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大正2(1913)529日列格為縣社。

昭和15(1940)1026日舉行遷座式,第二代神社選址於新高町水園地公園(台中孔廟/忠烈祠 )。

第一代台中神社拆遷後的苑地內老樹參天,成為公園裡有私密氛圍的異領域,

老人們聚集在遺跡裡,大聲談天說地讓時間來回沉溺於某年某刻,話說這樣的神社很有台灣味道....

而台灣現存的日本神社其修建的背景也是處處與殖民、戰爭、侵略緊密相關。台灣淡江大學副教授林金源指出,日本據台初年,至少殺掉當時百分之一台灣人口。日本在台設立的首座神社——台南神社,就是為祭祀率軍侵略台灣最後戰死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據台50年,日本人共修建68座神社,將其打造成地方教化中心,以強化效忠日本的皇民精神。

既然如此,台灣某些政客還要修復日本神社,意欲何為?林金源認為,台灣被日本「皇民思想」鉗制50年,造成島內某些人身份認同混亂。台灣新當局出於某些利己的目的,不斷撕裂、分化兩岸人民的正常連結。台灣輿論分析,台灣某些政治人物打著「保護多元文化」為名修復神社建築,實際上是想一改過去在島內中華文化獨尊的局面,本質上也是一種「去中國化」。

台灣某些政客的「媚日」行徑不是偶然事件。台灣資深媒體人徐宗懋曾發表《日本人看台灣人》一文,其中舉出「兩蔣」之後,台灣政治情況變得複雜,不少人開始肯定日本的殖民統治。而這些人的代表非李登輝莫屬。2015年李登輝訪日期間發表演講,盛讚安倍,還聲稱「台灣人感謝日本的統治」,並再次提及「釣魚島屬於日本」等媚日說法。此番言論當時引得罵聲不斷。

今年6月底,日本沖繩為「台籍日本兵」立了一座「台灣之塔」。

今年520後,台灣政壇的「媚日」之風愈刮愈烈。5月份,民進黨元老謝長廷剛履新「台北駐日代表」,他接受日媒採訪時,公開表示:「日本來台灣統治的時候是1895年,是日本最強的時候,那時候台灣的建設有可能是最好的,台灣那時候覺得非常進步。」6月底,日本沖繩為「台籍日本兵」立了一座「台灣之塔」,蔡英文竟以台灣當局領導人的身份為塔落款,林昶佐等「台獨」政客還趕往現場「招魂」。林昶佐更宣稱,日據時代台灣人的「母國」是日本。8月初,台行政機構負責人蘇嘉全在訪日期間,一席「台日關係如夫妻,台灣哭、日本哭,台灣笑、日本笑」的談話,被批「噁心至極」。

諷刺的是,台灣某些政客一味「媚日」,卻只落得個「里外不是人」的下場。

他們極盡諂媚的言行,遭到台灣各界的嚴正批駁。新黨主席郁慕明曾前往台灣高檢署告發李登輝賣台行徑。他痛批李登輝:「你今天享受了優遇條例、享受人民給你的俸給,退休以後卻出賣自己的靈魂。」而台當局前領導人呂秀蓮曾多次針對《馬關條約》大放厥詞,每次都招致海內外華人的如潮批評。而針對兩位民進黨籍市長打算修復日本神社的行為,國民黨籍市議員蘇柏興表示,當年日本在台建設神社,就是殖民統治的象徵,他痛批台中市長林佳龍這麼崇日,讓林氏宗親很氣憤,他應該改名為「田中佳龍」。

日本節目中,諷刺台灣大量仿冒日本商品。(圖片來自網絡)

而對於日本來說,台灣或許僅僅是一枚棋子的作用。台灣某些政客雖然一直鼓吹「台日友好」,但當關乎自己利益時,日本政客會毫不猶豫地拋棄台灣。日前,日本民進黨新任黨主席蓮舫公開表示「台灣不是國家」。民進黨是日本最大在野黨,她的這番話讓島內綠營人士顏面掃地。對此,國民黨籍林郁方嘲諷,為了追求「台獨」,民進黨人始終狂戀、單戀日本,此番「失戀的味道可真不好受吧?」

台灣前「駐日代表」林金莖曾表示,有些台灣人,老是把「日本統治非常卓越,戰後的國民黨統治不行」掛在嘴上,他們也許想用這類發言討日本人歡心,但「在我看來,就算是日本人,其實內心也看不起這群人吧!」如今林金莖已過世十多年了,這段話令人不勝唏噓!

原來~全台到處都是日本神社遺跡

請點選觀看圖片

日據時代全台灣最大的神社已變成圓山飯店。

日治時期最重要的台灣神社現為台北圓山飯店,及台北、高雄等地的忠烈祠過去也是神社所在地。

日本統治台灣期間,全台各地設立的神社超過200座。雖然隨著政治因素或時間,這些神社多半不復存在,或早被改建,像日治時期最重要的台灣神社現為台北圓山飯店,及台北、高雄等地的忠烈祠過去也是神社所在地。但所幸還是有部分建築被完整保留下來,像是位於桃園的桃園神社(雖然也是個忠烈祠),還是現今日本境外唯一保留完整的神社建築。(吳孟芳/報導)

請點選觀看圖片

建於1938年的桃園神社,是台灣保留最完整的日本神社建築,包含本殿、拜殿、社務所、手水舍、鳥居及石獻燈等和風濃郁。(高凱新/攝)

請點選觀看圖片

在桃園大溪老街附近的中正公園,是過去大溪神社舊址,本體雖以改建,但還是看得到石燈籠、狛犬等。(王永村/攝)

請點選觀看圖片

位於台北市士林區的圓山水神社,是日治時期位祈求水道營運順利所設置,格局大致完整也相當幽靜。(王文廷/攝)

請點選觀看圖片

金瓜石神社又名黃金神社,建於1933年,目前僅剩地基、石柱、鳥居等遺跡。(齊佑誠/攝)

請點選觀看圖片

建於山坡上的寒溪神社,有著精湛的壘石階梯與駁坎工法,也是宜蘭縣內較為完整的日本神社。(陳志淵/攝)

請點選觀看圖片

同樣被改為忠烈祠的通霄神社,後也加入了中國閩南式的建築風格。(高凱新/攝)

請點選觀看圖片

嘉義公園內的史蹟資料館,原是日治時期的嘉義神社的「齋館」和「社務所」,為典型的日式「書院造」建築。(高大鈞/攝)

請點選觀看圖片

台南林百貨是全台地一家有電梯的百貨公司,重新整修後頂樓仍舊保留著主管豐產的稻荷神社。(陳逸宏/攝)

請點選觀看圖片

位於花蓮玉里鎮上的玉里神社,還保留有鳥居、石燈籠與參拜道等。(高大鈞/攝)

請點選觀看圖片

花蓮新城的新城天主堂,也是新城神社所在地,可以看到西式教堂與日式神社互輝的景致。(陳逸宏/攝)

請點選觀看圖片

位於台東都歷部落的都歷神社,是東海岸部落的第一間神社。(高大鈞/攝)

台灣神社列表

台北州[編輯]

社名 所在地 社格 祭神 備考 台灣神宮 台北市 官大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天照大神 現址為圓山聯誼會[2][3]台灣神社 台北市 待考 待考 現址為圓山大飯店[4][5]建功神社 台北市 無格社 在台灣之戰死者・殉職者等 現位於台北植物園台灣護國神社 台北市 護國 台灣出身之護國英靈 現台北市圓山的國民革命忠烈祠台北稻荷神社 台北市 鄉社 倉稻魂神 原址位於現西門紅樓右側一帶。 台北天滿宮社 台北市 社祠 菅原道真 位於二二八紀念公園西南隅的迎賓館後方(今公園路燈管理處) 大安稻荷社 台北市 社祠 倉稻魂神 今忠孝東路三段邊上靠近安東街大安公園與誠安公園一帶來源 基隆神社 基隆市 縣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天照大神・

大物主命崇德天皇 位於基隆中正公園內。 末廣稻荷社 基隆市 社祠 基隆天滿宮社 基隆市 社祠 惠美須社 基隆市 社祠 鼻子頭社 基隆市 社祠 汐止神社 七星郡汐止街 無格社 能久親王・大己貴命・天照大神・

明治天皇・倉稻魂命 現址為汐止公園及忠順廟,尚存鳥居 北投社 七星郡北投街 社祠 七星稻荷社 七星郡北投街 社祠 圓山水神社 七星郡士林街 社祠 水波能賣命・榮井神・生井神 參見草山水道系統

位在捷運劍潭站對面的山區。 士林芝山岩社 七星郡士林街 社祠 淡水神社 淡水郡淡水街 無格社 能久親王・明治天皇・大物主命・

崇德天皇 現新北市忠烈祠。 淡水稻荷社 淡水郡淡水街 社祠 瑞芳神社 基隆郡瑞芳街 無格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天照大神 金瓜石社 基隆郡瑞芳街 社 大國主命・金山彥命猿田彥命 為於今瑞芳金瓜石黃金博物園區內。 瑞芳社 基隆郡瑞芳街 社祠 猴硐神社 基隆郡瑞芳街 社祠 天照大神 崁腳山社 基隆郡萬里莊 社祠 宜蘭神社 宜蘭郡員山庄 縣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天照大神 舊址位於宜蘭公園,

1919年遷至員山公園。 羅東神社 羅東郡羅東街 無格社 開拓三神・明治天皇 二結稻荷社 羅東郡五結莊 社祠 加羅山社 羅東郡蕃地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四季祠 羅東郡蕃地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日文為「シキクン祠」 濁水祠 羅東郡蕃地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蘇澳神社 蘇澳郡蘇澳街 無格社 能久親王・明治天皇 蘇澳金刀比羅社 蘇澳郡蘇澳街 社祠 大物主命・崇德天皇 現為砲台山公園,現宜蘭縣縣定古蹟。 南澳祠 蘇澳郡蘇澳街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東澳祠 蘇澳郡蕃地 社祠 寒溪祠 蘇澳郡蕃地 社祠 日文為「カンケイ祠」 文山神社 文山郡新店莊 無格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明治天皇 現址為新店太平運動公園及空軍公墓 烏來祠 文山郡蕃地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日文為「ウライ祠」 海山神社 海山郡中和莊 鄉社 能久親王・大己貴命・明治天皇・

鄭成功 現址為中和員山公園 新莊神社 新莊郡新莊街 鄉社 能久親王・明治天皇・倉稻魂神 原址位於今新莊地藏庵

新竹州[編輯]

社名 所在地 社格 祭神 備考 神社徽章 新竹神社 新竹市 國小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全台社務所最大(神社地位的依據)2001年公告為,新竹市市定古蹟。(國家級神社,今留有 石燈籠、鳥居、銅馬、高麗犬、繪馬殿、神樂殿、社務所、社庫、手水舍、第一暨第二代手水鉢、齋館、庭園、神門、地基以及奉獻碑(30對以上)。-----不對外開放 十四菊瓣一重花 新竹刑務所神社/新竹刑務所 新竹市 現新竹市市定古蹟。 中壢神社 中壢郡中壢街 無格社 能久親王・豐受大神 現中壢高中,僅存銅馬放置於校園中,做為景觀裝飾。 桃園神社 桃園郡桃園街 縣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豐受大神

明治天皇 台灣現存最完整的,地方級神社,今留有 鳥居、社務所、手水舍、高麗犬、手水鉢、神門、主殿、拜殿以及奉獻碑(3對)---對外開放,

日本海外唯一完整保留的神社建築。 豐滿社 桃園郡桃園街 社祠 大溪社 大溪郡大溪街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角板山祠 大溪郡蕃地 社祠 高坡祠 大溪郡蕃地 社祠 日文為「カウボ祠」 高雁祠 大溪郡蕃地 社祠 日文為「ガオガン祠」 竹東神社 竹東郡竹東街 無格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明治天皇 神社原址為今竹東高中,現尚有手水鉢遺留於校園內。 山神社 竹東郡竹東街 社祠 十八兒祠 竹東郡蕃地 社祠 尖石祠 竹東郡蕃地 社祠 竹南神社 竹南郡竹南街 無格社 能久親王・大國魂命・豐受大神 現在是竹南中興商工 頭份神社 竹南郡頭分街 無格社 能久親王・豐受大神・明治天皇 大湳祠 竹南郡蕃地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苗栗神社 苗栗郡苗栗街 縣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明治天皇 今日為苗栗縣忠烈祠 苗栗稻荷社 苗栗郡苗栗街 社祠 今為國立聯合大學 通霄神社 苗栗郡通霄莊 無格社 能久親王・天照大神 拜殿、參道已整修。 大湖神社 大湖郡大湖莊 無格社 能久親王・大國魂命・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 大湖國中內,僅存主殿地基。

台中州[編輯]

社名 所在地 社格 祭神 備考 神社徽章 台中神社 台中市 國小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最初位於新高町台中公園(今台中公園北側),

1942年遷至新高町水源地公園(原為縣社,今留有地基、鳥居、銅馬、石橋以及奉獻碑( 8對 ),今臺中市忠烈祠臺中市孔廟處) 五七桐花紋 台中稻荷社 台中市 社祠 台中第一中學校校內神社 台中市新高町 神武天皇 1936年4月興建,5月行鎮社祭。戰後搗毀,1947年7月改建為光中亭,1975年該亭改建 彰化神社 彰化市 鄉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八卦山上

下轄和美金刀比羅神社(今德美公園),尚存參道、祭器庫及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彰化製糖所神社的狛犬 烏日社 大屯郡烏日莊 社祠 豐原神社 豐原郡 鄉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天照大神 現址臺中市豐原區南陽國民小學,1936年鎮座,尚存石燈籠、狛犬、地基 月眉社 豐原郡內埔莊 社祠 東勢神社 東勢郡東勢街 鄉社 能久親王・大巳貴神・明治天皇・

大山祇神彌都波能賣神・鄭成功 國立東勢高工舊址(九二一地震後遷校)尚有參道、石燈籠基座、狛犬,

註.昭和20年7月20日台灣總督府官報-第九百九十五號,告示將東勢神社列格為鄉社。 大南八幡社 東勢郡新社莊 社祠 譽田別命大帶姬命比賣命 八仙山社 東勢郡蕃地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次高社 東勢郡蕃地 社祠 天照大神・大山祇神・能久親王 次高山山頂,現址雪山山頂。 久良棲祠 東勢郡蕃地 社祠 埋伏坪祠 東勢郡蕃地 社 清水神社 大甲郡清水街 鄉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天照大神 現址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原為陸軍營區),1937年鎮座,

尚有後參道、石燈籠、狛犬、清水街震災紀念碑 沙鹿社 大甲郡沙鹿街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金刀比羅社 彰化郡和美街 社祠 秀水神社 彰化郡秀水莊 無格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明治天皇 現址國立秀水高工 鹿港神社 彰化郡福興莊 無格社 能久親王・明治天皇・事代主命

大綿津見神 現址為鹿港國中,尚存石燈籠基座與狛犬 員林神社 員林郡員林街 鄉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百果山公園內,改為「浩然台」,做為忠烈祠之用。 田中神社 員林郡田中莊 無格社 能久親王・明治天皇 現址田中鎮鼓山寺 北斗神社 北斗郡北斗街 鄉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明治天皇・

鄭成功 現址為國立北斗家商 南投神社 南投郡南投街 鄉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天照大神 現址國立南投高中 南投稻荷社 南投郡南投街 社祠 南投社 南投郡南投街 社祠 新高社 新高郡集集街 社祠 魚池神社 新高郡魚池莊 無格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現址為魚池鄉公所後方的瓊文書院,尚有石燈籠 日月潭玉島社 新高郡魚池莊 社祠 新高祠 新高郡蕃地 無格社 臺灣神社和大山津見神全體 新高山山頂,現址玉山主峰頂,已不存。現多訛傳為新高神社。 霧岡社 新高郡蕃地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日文為「霧ケ岡社」 川中島社祠 新高郡蕃地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西山神祠 新高郡蕃地 社祠 現址玉山西峰頂。 能高神社 能高郡埔里街 鄉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現址國立埔里高工,石燈籠、狛犬(原為清朝大埔城石獅)移置埔里醒靈寺,下轄霧岡社(今南投縣仁愛鄉霧社德龍宮,尚存靖國鳥居、石燈籠) 能高社 能高郡埔里街 社祠 現址虎仔山地理中心點 埔裏社 能高郡埔里街 遙拜所 南投縣埔里鎮公誠路27號,台糖工廠前 竹山神社 竹山郡竹山莊 鄉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明治天皇・

鄭成功 現址為竹山公園,並保留有神社遺跡及石燈籠。

台南州[編輯]

社名 日治時期地址 社格 祭神 鎮座年 備考 台南神社 台南市南門町 官中 能久親王 1923年 現址為台南市公十一停車場 開山神社 台南市開山町 縣社 鄭成功 1897年 台灣首座神社。現為延平郡王祠新町稻荷社 台南市新町一丁目

48-49番地 社祠 倉稻魂命 1923年 臺南州刑務所神社 台南市 社祠 嘉義神社 嘉義市山子頂 國小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天照大神 1915年 現為嘉義市史蹟資料館 三崁店社 新豐郡永康莊

三崁店313番地 社祠 能久親王・天照大神・豐受大神 1931年 遺跡被公告為古蹟,保留基座與手水舍。 虎山社

(車路墘社) 新豐郡永寧莊牛稠子 社祠 能久親王・天照大神・豐受大神 新化神社 新化郡新化街 無格社 能久親王・天照大神・豐受大神・

明治天皇 1943年 位於現虎頭埤風景區內 新化社 新化郡新化街 社祠 能久親王・天照大神 1929年 灣裡社 新化郡善化莊

曾文47番地 社祠 能久親王・天照大神・明治天皇 1930年 善化糖廠內 玉井社 新化郡玉井莊

玉井333番地 社祠 能久親王・天照大神 1928年 曾文神社 曾文郡麻豆街 鄉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1938年 位於現麻豆警廣台南台宿舍區 曾文神社末社下營神社 曾文郡下營莊 鄉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1941年 下營天主堂對面,無任何遺跡 總爺社 曾文郡麻豆街 社祠 天照大神・大國魂命・大宣都比賣命 1930年 總爺糖廠內 北門神社 北門郡佳里街 鄉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天照大神 1936年 現址是佳里中山公園,神社外苑現為北門高中 新營神社 新營郡新營街 鄉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倉稻魂命 1937年 位於現新營運動公園內 大林金刀比羅社 嘉義郡大林莊

大湖408番地 社祠 金刀比羅神・大物主命・上簡男命・中簡男命・底簡男命 1916年 大林糖廠內 南靖神社 嘉義郡水上莊南靖 無格社 大己貴命・天照大神 1924年 位於南靖國小旁小巷巷底,現存地基、參道 阿里山神社 嘉義郡蕃地

阿里山ララチ社 無格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大山祇命・

火具津智命・彌都波能賣命・科津彥命 1906年 1906年初設時是供奉天照大神與山神,1919年時改為供奉能久親王等神;在阿里山香山國中北邊樹靈塔旁的八角涼亭 奮起湖神社 嘉義郡蕃地 無格社 位於奮起湖後山,現存主殿基台 達邦祠 嘉義郡蕃地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大山祇命 1933年 日文為「タッパン祠」 特富野祠 嘉義郡蕃地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大山祇命 1933年 日文為「トフヤ祠」 來吉祠 嘉義郡蕃地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大山祇命 1933年 日文為「ララチ祠」 樂野祠 嘉義郡蕃地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大山祇命・大山祇命 1933年 日文為「ララウヤ祠」 里佳祠 嘉義郡蕃地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大山祇命 1933年 日文為「ニヤウチナ祠」 山美祠 嘉義郡蕃地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大山祇命 1933年 日文為「サヒキ祠」 斗六神社 斗六郡斗六街

斗六140-144番地 無格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1929年 現址為國立斗六高中,尚存神橋及石燈籠 林內神社 斗六郡斗六街 無格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豐受大神 1940年 現址為林內公園及濟公廟,尚存鳥居、石燈籠、紀念碑及參道 大崙社 斗六郡斗六街

大崙289番地 社祠 天照大神・大國魂命・應神天皇 1923年 位於斗六糖廠內 五間厝神社 虎尾郡虎尾街 無格社 開拓三神・天照大神 1916年 現址為安慶國小,尚存石燈籠於虎尾糖廠 建功山神社

(土庫神社) 虎尾郡土庫莊 無格社 1937年 現址為國立土庫商工 北港神社 北港郡北港街 縣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天照大神 1934年 現址為北港鎮文化路242號,尚存鳥居於文化路與義民路口

昭和20年8月15日台灣總督府告示第348號,北港神社縣社列格 東石神社 東石郡朴子街 鄉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天照大神 1936年 現址為朴子藝術公園,尚存鳥居、參道、石燈籠、主殿基台 蒜頭神社 東石郡六腳莊 社 位於六腳鄉蒜頭糖廠內,尚存鳥居、主殿基台 對高岳神社 嘉義郡蕃地 無格社 1907年 位於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對高岳步道山頂 岸內神社 新營郡鹽水街 社 天照大神 1907年 位於鹽水岸內國小裡面 麻豆社 曾文郡麻豆街

麻豆1033番地 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天照大神 1915年 嘉義幼稚園稻荷神社 嘉義市檜町 無格社 稻荷神 1924年 林百貨樓頂末廣神社 台南市末廣町 1932年 關廟公學校新豐神社 新豐郡關廟莊五甲 1934年 埤頭埧公學校神社 虎尾郡西螺街 天照大神 1934年 西螺社 虎尾郡西螺街 西螺鎮私立東南國中校內 二崙水神祠 虎尾郡二崙莊 大內公學校神社 曾文郡大內莊 天照大神 1938年 六甲神社 曾文郡六甲莊

六甲649番地 末社

(曾文神社) 能久親王・天照大神 1940年 鹽水公學校神社 新營郡鹽水街 1940年後 鹽水國小校內 官田神社 曾文郡官田莊 無格社 能久親王・天照大神 1940年後 官田國小體育場前球場一帶 竹圍子神社 斗六郡斗六街竹圍子 末社

(斗六神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豐受比賣命 1941年 雲林縣斗六市長安派出所前 榮村神社 斗六郡莿桐莊 社 1941年左右 崁頭厝神社 斗六郡古坑莊崁頭厝 末社

(斗六神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豐受比賣命 1941年 位在雲林縣古坑鄉永光村 古坑神社 斗六郡古坑莊古坑 末社

(斗六神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豐受比賣命 1941年 位在雲林縣古坑鄉古坑國中內 石榴班神社 斗六郡古坑莊石榴班 末社

(斗六神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豐受比賣命 1942年 位在雲林縣古坑鄉石榴國中內 樹子腳神社 斗六郡莿桐莊 末社

(斗六神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豐受比賣命 1942年 位在雲林縣莿桐鄉 大北勢神社 斗六郡斗六街大北勢 末社

(斗六神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豐受比賣命 1942年 位在雲林縣斗六市 溝子垻神社 斗六郡斗六街 末社

(斗六神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豐受比賣命 1942年 位在雲林縣斗六市 內林神社 斗六郡斗六街 末社

(斗六神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豐受比賣命 1942年 位在雲林縣斗六市 溪邊厝神社 斗六郡古坑莊溪邊厝 末社

(斗六神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豐受比賣命 1942年 位在雲林縣古坑鄉東和國中 布袋武津神社 東石郡布袋莊 無格社 建御雷神・經津主神・塩土老翁・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天照大神 1942年 位在雲林縣古坑鄉東和國中 竹崎遙拜所 嘉義郡竹崎莊 遙拜所 左鎮社 新化郡左鎮莊 社 大湖底公學校神社 斗六郡古坑莊 烏樹林社 新營郡後壁莊 社 烏樹林糖廠內 小梅公學校神社 嘉義郡小梅莊 嘉義梅山鄉梅山國小內 瑞里神社 嘉義郡小梅莊 無格社 嘉義梅山鄉瑞里國小旁 民雄公學校神社 嘉義郡民雄莊 龍岩神社 虎尾郡土庫街 社 位在雲林縣褒忠鄉 大塔山頂小型神社 嘉義郡番地 秀林公學校神社 嘉義郡民雄莊 江厝店公學校神社 嘉義郡民雄莊 中洲小學校神社 嘉義郡民雄莊 春日神社 虎尾郡 葉稻荷神社 虎尾郡虎尾街 末社

(五間厝神社) 北國民學校神社 虎尾郡虎尾街 大東神社 新營郡新營街

高雄州[編輯]

社名 所在地 社格 祭神 備考 高雄神社 高雄市 縣社 能久親王・大物主命・崇德天皇 現址為高雄市忠烈祠。 阿緱神社 屏東市 縣社 能久親王 位於現屏東中山公園,神橋遺跡為今中山公園水池橋樑 末廣稻荷社 屏東市 社祠 遺跡為今屏東中山公園內防空洞與涼亭 海豐產土社 屏東市 社祠 岡山神社 岡山郡岡山街 鄉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天照大神・

明治天皇 現高雄市岡山區之壽天宮。 橋子頭社 岡山郡岡山街 無格社 留存有石燈籠,石獅。現橋頭糖廠中山堂(販賣部) 鳳山神社 鳳山郡鳳山街 鄉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現高雄市鳳山區鳳山醫院 後壁林社 鳳山郡小港莊 社祠 旗山神社 旗山郡旗山街 無格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安德天皇 現址為旗山孔廟 水天社 旗山郡旗山街 社祠 安德天皇 旗尾社 旗山郡旗山街 社祠 六龜天滿祠 旗山郡六龜莊 社祠 菅原道真 里港神社 屏東郡里港莊 無格社 能久親王・天照大神・彌都波能賣神 北大武山社 屏東郡蕃地 社祠 位於北大武山山頂稜線上 潮州神社 潮州郡潮州街 鄉社 能久親王・天照大神・豐受大神・

大國主神 現為中山公園 東港神社 東港郡東港街 鄉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天照大神 現為東港鎮海濱國小孔廟 佳冬神社 東港郡佳冬莊 無格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天照大神 現存鳥居、石燈籠殘跡、主殿基座。 溪州社 東港郡林邊莊 社祠 恆春神社 恆春郡恆春街 無格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現址是自來水廠恆北加壓站 鵝鑾鼻社 恆春郡恆春街 社祠 恆春社 恆春郡恆春街 社祠

澎湖廳[編輯]

社名 所在地 社格 祭神 備考 澎湖神社 馬公支廳 縣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於民國三十六年被拆毀,改建為澎湖忠烈祠。

台東廳[編輯]

社名 所在地 社格 祭神 備考 台東神社 台東郡台東街 縣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現為台東縣忠烈祠 台東稻荷社 台東郡台東街 社祠 加路蘭祠 台東郡台東街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射馬干祠 台東郡卑南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知本祠 台東郡卑南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北絲鬮社 台東郡卑南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卑南祠 台東郡卑南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呂家祠 台東郡卑南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旭社 台東郡卑南莊 社祠 太麻里祠 台東郡太麻里莊 社祠 虷子崙祠 台東郡太麻里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大武社 台東郡大武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大鳥社 台東郡大武莊 社祠 出水坡祠 台東郡大武莊 大竹高祠 台東郡大武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大南社 台東郡蕃地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加拉大朗祠 台東郡蕃地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日文為「カラタラン祠」 里壟社 關山郡關山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池上祠 關山郡池上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鹿野村社 關山郡鹿野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雷公火祠 關山郡鹿野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大原祠 關山郡鹿野莊 社祠 德高祠 關山郡蕃地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都鑾祠 新港郡新港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馬武窟祠 新港郡新港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嗄嘮吧灣社 新港郡新港莊 社祠 成廣澳祠 新港郡新港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鹽濱祠 新港郡新港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高原祠 新港郡新港莊 社祠 都歷祠 新港郡新港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小濱祠 新港郡新港莊 社祠 大濱祠 新港郡新港莊 社祠 新港祠 新港郡新港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大馬祠 新港郡新港莊 社祠 沙汝灣祠 新港郡長濱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加走灣祠 新港郡長濱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姑子律祠 新港郡長濱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石寧埔祠 新港郡長濱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長濱祠 新港郡長濱莊 社祠 三間屋祠 新港郡長濱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樟原祠 新港郡長濱莊 社祠

花蓮港廳[編輯]

社名 所在地 社格 祭神 備考 花蓮港神社 花蓮港市 縣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現為花蓮縣忠烈祠。 吉野神社 花蓮郡吉野莊 無格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豐田神社 花蓮郡壽莊 無格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現花蓮縣壽豐鄉豐田村之碧蓮寺。 壽社 花蓮郡壽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高砂社 花蓮郡研海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新城神社 花蓮郡研海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現花蓮縣新城鄉新城天主堂。 佐久間神社 花蓮郡蕃地 無格社 大己貴命・佐久間左馬太 現為中橫天祥之文天祥祠 銅門祠 花蓮郡蕃地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九宛祠 花蓮郡蕃地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日文為「カウワン祠」;位在今花蓮秀林鄉景美國小附近 林田神社 鳳林郡鳳林街 無格社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瑞穗祠 鳳林郡瑞穗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拔子社 鳳林郡瑞穗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大港口社 鳳林郡新社莊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大加汗祠 鳳林郡蕃地 社祠 日文為「タカハン祠」 太巴塱祠 鳳林郡蕃地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玉里社 玉里郡玉里街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現花蓮縣縣定古蹟。 織羅社 玉里郡玉里街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觀音山社 玉里郡玉里街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太平祠 玉里郡蕃地 社祠 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落合社 玉里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27442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