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成功發射《天宮二號》看台灣網民碎了滿地的玻璃心;真心覺得自卑造成自大的台灣綠蛆太可憐了。

張無忌| 2016-09-17| 檢舉

從中國成功發射《天宮二號》看台灣網民碎了滿地的玻璃心;真心覺得自卑造成自大的台灣綠蛆太可憐了。

文:王炳忠

昨天我發文問「聰明的台灣人」,像天宮二號發射這樣重大的新聞,媒體淡化報導,大家也不關心,卻寧願天天被「餵養」一堆垃圾消息,原因為何?結果來了不少 網友留言,理由五花八門,我和小編大概分出幾大類,看得出台灣很多人真的是從「自大」變成「自卑」,只能用眼睛業障重,安撫自己的玻璃心碎。

第一類是「人民基本生活論」,認為人民基本 生活改善,比國家科技發展更有意義。這話其實沒錯,所以像網友劉孟軒說,人民基本溫飽、安居樂業才是「普世價值」,這完全正確,所以大陸這些年來走自己道 路,不迷信西方所謂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務實地改善人民生活,光解決13億人都能吃飽就已是對世界的貢獻,而到今日還能進一步走向全面小康,年輕人覺 得認真工作就有希望,國家更能自主研發新科技產業。這難道不是今天「把民主當飯吃」、「把民粹當民主」的台灣,該去認識理解的嗎?

第二類是「崛起威脅論」,他們也不否認大陸崛起成就,但用有色眼光認為這對世界無益,甚至是威脅。那麼第一點,如果是這樣可怕的威脅,你們還不關心,研究 怎麼防範?足見實在沒什麼出息,光恐懼也無鬥志,等著被打。同時我們還能看出第二點,那就是西方列強、美日霸權橫行霸道,你們吭也不敢吭一句,還要藉美日 保護你們,反觀中國人靠自力更生發展經濟,沒有一點殖民侵略,你們卻整天批判會威脅和平,這就是典型的欺善怕惡。

第三類是「他國事務論」,認為那是他國事務,關我屁事?!這種論調實在太淺薄,也是「自大混自卑」的玻璃心典型。因為大陸如果是「他國」,也是最大最強的 「鄰國」,你除非能把台灣變到外太空去,不然難道就靠鎖島意淫獨立?(啊,抱歉,忘了天宮二號已經升空,逃到外太空也逃不掉耶!)

第四類是「反共論」,認為對岸共產黨的事,關我中華民國什麼事?!但這種論其實也不是真正傳統的反共論,因為傳統反共是要反攻大陸的,大陸上有最新的太空 科技,能不深入研究?有網友說我是「為匪宣傳」,那意思是我們真不如人,所以只好拚命讓台灣人眼睛業障重,通通沒看到,它就消失了嗎?網友江翔宇說,大陸 發射衛星,我們台灣的中國人沾不到光,隔壁吃烤肉我們不必也喊好吃,問題是人家從來沒說不跟你分享,是你自己關起門來「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但你實 際也做不到...)

第五類則是「無知類」。有網友賴立原說美國、日本、英國、澳洲...都沒報導天宮升空,被網友打臉CNN, BBC老早就報,全世界都報了!還有說「中國製的沒爆炸才是新聞」,顯然不知道中國大陸的火箭發射成功率是世界最高。更有說「升空了,然後呢」,然後就是 下個月再送兩名太空人上空,然後驗證長期駐留的體系,然後在2020年建成世界唯一一個太空站!

分析完五大類人的心態,我的結論是:「聰明的台灣人」,你們真不聰明!

附錄:五個問題讓你快速了解天宮二號。

北京時間 2016 年 9 月 15 日 22 時 04 分 09 秒,搭載著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長征二號 F 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正式點火升空。隨後,長征二號 F 火箭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分離,天宮二號進入預定軌道,天宮二號太陽帆板成功展開。22 時 25 分,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總指揮長張又俠正式宣布,「天宮二號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按計劃,天宮二號經過幾次變軌,將進入到高度約 384 公里的運行軌道,等待迎接計劃於 10 月中下旬發射的神州十一號載人飛船。下面幾個問題將快速幫你了解中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

天宮二號長啥樣?

天宮二號在外觀上與 2011 年發射的天宮一號類似,都採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天宮二號全長10.4米,最大直徑 3.35 米,太陽翼展寬約 18.4 米,重 8.6 噸,設計在軌壽命 2 年。艙內太空人活動的範圍約為 16 到 18 立方米,按 6 立方米即可滿足住一人居住的人機功效看,天宮二號上住兩位航天員也還是比較寬敞的。

天宮二號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介紹,發射天宮二號的主要目的是接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訪問,完成航天員中期駐留,考核面向長期飛行的乘員生 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關技術;接受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訪問,考核驗證推進劑在軌補加技術;開展航天醫學、空間科學實驗和空間應用技術,以及在軌維修和空 間站技術驗證等試驗。

比較之前的天宮一號,神八、神九、神十的航天員在上面只停留約 1 到 2 個星期,這次天安二號要確保神十一的航天員能待夠 30 天。

天宮二號如何保障兩名航天員為期 30 天的駐留?

為了方便航天員的工作和生活,天宮二號運用了許多人性化的設計:艙內燈光採用米黃色色調,亮度可手動調節,甚至還為每個航天員安裝了床前燈;航天員 可在空間實驗室收到地面電視信號,能跟家人進行天地通話和私人通信;為保證航天員在微重力環境下身體機能不衰退,天宮二號配置了力量訓練設備,並定期對航 天員心血管和身體醫學指標進行監測。

天宮二號都會進行哪些厲害的實驗?

武平介紹,天宮一號的主要目標是驗證交會對接技術,而天宮二號則將開展較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實驗和空間應用試驗以及航天醫學實驗,此次安排了 14 項體現科學前沿和戰略高技術發展方向的科學與應用任務。

以空間冷原子鐘為例。我們生活中最精準的鐘表,每年大約有一分鐘的誤差。原子鐘的精度可以達到,每 2000 萬年誤差一秒,而天宮二號上將攜帶國際首台空間運行的最高精度超冷原子鐘,誤差可縮小到 2 億年一秒,用於空間系統的時間基準,為深空探測、廣義相對論驗證等重要領域作出貢獻。

天宮二號之後,中國離建空間站還有多遠?

空間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戰略的第三步,計劃於 2020 年左右建成,2022 年全面運行,預計運營十年以上,航天員在空間站駐留可能達到一年以上。

空間站是多艙段的飛行器,每艙段的重量可達 20 噸,有多個交會對接口,能實現多飛行器同時對接,所以未來空間站的「塊頭」將比天宮二號大很多。空間站建設涉及航天員長期駐留、微重力環境下艙內外設備維 修、推進劑補充加註等一系列關鍵技術支持,需要通過前期試驗來掌握,這些試驗即將在天宮二號展開。

隨著國際空間站(ISS)在 2024 年的到期退役,屆時中國的空間站或將成為世界唯一的太空實驗室,這也是繼俄羅斯、美國之後,第三個擁有空間站技術的國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26334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