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蒂恐轉強颱直撲,形狀近「圓對稱」適逢大潮,史上7個致命「中秋颱」曾造成131人死亡

LION| 2016-09-12| 檢舉

莫蘭蒂颱風12日清晨5時為在鵝鑾鼻東南東方1250公里海面上,以每小時22公里速度,向台灣靠近。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主任鄭明典表示,颱風變大、變壯,雲型很接近圓對稱,表示它的破壞力在各個方向都差不多,加上它的環流圈夠大,幾乎可以確定,全台灣都會受到影響。

氣象局表示,週二(13日)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北部及東半部地區隨時間愈晚雨勢會愈明顯,而南部地區及中部山區也會有局部的短暫降雨,沿海的風、浪持續增大,陣風有機會來到9到10級。

▲莫蘭蒂颱風9月12日最新路徑預測。(圖/取自中央氣象局)

鄭明典說,莫蘭蒂颱風的雲型很接近圓對稱,表示它的破壞力在各個方向都差不多,加上它的環流圈夠大,縱使最後路徑仍有變數,現在就幾乎可以確定,全台灣都會受到它的影響。

週三、週四(14日、15日)將會是這個颱風影響台灣最明顯的時候,但各地受影響的程度須視其通過台灣時的位置而定,目前不確定性仍大,變數較多,氣象局請大家隨時留意最新的天氣預報。

▲辛樂克颱風襲台重創中部,廬山溫泉風景區「綺麗飯店」倒塌。

今年第14號颱風莫蘭蒂已在11日下午增強為中度颱風,並持續朝西北西方向前進,強度持續增強,可能將在中秋節前後撲台。而根據氣象局統計資料,歷史上記錄了7個在秋節期間侵台的颱風,其中有6個是強颱,且都帶來嚴重災情,總計過去7次中秋颱共造成131人死亡。

據氣象局歷史資料,自1958年有完整颱風紀錄以來,有7個颱風在中秋節期間襲台,分別是 1969年艾爾西、1986年艾巴、1991年耐特、2008年辛樂克、2009年芭瑪、2013年天兔和2015年杜鵑;除了芭瑪颱風是中颱外,其餘6個都是強烈颱風。

除了曾釀成105死的艾爾西颱風,近年來最嚴重的中秋颱是2008年的強颱辛樂克,當年從宜蘭登陸後發生滯留現象,打轉近2天才遠離台灣,中部地區豪雨造成后豐斷橋、豐丘山崩、廬山溫泉飯店倒塌等災情,計有14人死亡、7人失蹤,農損約9億多元。

由於中秋適逢滿潮,颱風挾帶的雨勢無法宣洩,因此低窪地區特別容易淹水,因此往年秋節來襲的颱風,往往都造成嚴重災情。例如去年的強颱杜鵑就在中秋節襲台,狂風暴雨造成假期疏運交通大亂,並造成3人死亡。

歷年「中秋颱」災情紀錄:

2015 強颱 杜鵑,狂風豪雨打亂交通,3死,農損逾1.7億元

2013 強颱 天兔,東南部降下豪大雨,農損約1.9億元

2009 中颱 芭瑪,宜蘭地區淹水,1死,農損約1.3億元

2008 強颱 辛樂克,豪雨重創中部山區,廬山溫泉飯店倒塌,14死7失蹤,農損約9億元

1991 強颱 耐特,東、南部多處山洪爆發、海水倒灌,4死3失蹤

1986 強颱 艾貝,中南部和東部均有災情,4死39傷,農損68億元

1969 強颱 艾爾西,全台均有災情,105死371傷

中颱莫蘭蒂強度持續增強,12日晚間8時位在鵝鑾鼻東南東方1400公里海面上,持續以西北西轉西北的方向朝巴士海峽及花東接近,若速度、方向不變,預計最快12日深夜至13日清晨發布海上颱風警報,隨後也有機會發布陸上颱風警報;颱風外圍環流預計13日就會影響到台灣天氣,北部及東半部越晚雨勢越明顯,南部地區及中部山區也會有局部短暫降雨,陣風有機會來到9到10級,14、15日是影響最明顯時候,但目前不確定性仍大,變數較多。

根據氣象局觀測資料,莫蘭蒂颱風路徑有稍微南修,可能從台東附近登陸,目前以每小時25轉22公里速度向西北西進行,中心氣壓 960 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38公尺,瞬間之最大陣風每秒48公尺,七級風半徑150公里,十級風半徑50公里。預計16日逐漸遠離台灣,風向轉為西南風且水氣仍多,迎風面的南部地區降雨仍明顯,其他地區下雨的區域較局部。

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特別提醒,莫蘭蒂還在持續增強坐中颱望強颱,預計14、15日最近台灣,影響最大,各地容易有雨、雲量多,溫度也有明降幅,雨勢將先從東開始往南部下,13日晚上可能從花東登陸,13日海陸警報發布,但目前仍不排除路南修;待16日颱風走後,風向轉為東北風,有秋天的感覺。

適逢中秋節4天連假,很多民眾擔心假期泡湯,盼是否能再補「颱風假」,不過勞動部表示,因為颱風假不是休假,就算是中秋節當天遇上颱風,也不會多補假一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25649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