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的老闆死後被送上了天堂,看門的天使卻怎麼也查不到他的記錄,於是天使便讓老闆自己選擇要到天堂,還是去地獄,並且可以先到兩個地方都度過二十四小時後再做決定。
老闆去的第一個地方是地獄,他進門的時候,裡面正在舉辦一個狂歡派對,而且他看見了很多曾經的同事,大家瘋狂慶祝,享受著美食、名酒與辣妹。二十四小時後,老闆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這個地方。
隨後,老闆被送往了天堂,裡面雖然景色秀美,但恬靜安逸地有些沉悶,天堂的居民也表現出了淡然的樣子,老闆在這裡度過了安靜舒服的二十四小時。
抉擇的時間到了,老闆對天使說:「天堂雖然很不錯,但是比較一下,地獄似乎看起來更棒。」於是他選擇成為地獄的居民,因此天使把老闆送到了地獄。
老闆興奮地推開了地獄的大門,然而眼前的所見所聞讓他大吃一驚:地獄一片荒原,透著蕭索的味道,他的同事衣著破舊,不是在上刀山,就是在下油鍋。
老闆驚恐萬分地問地獄的看門人:「怎麼會這樣?我上次來的時候不是這個樣子啊?」
看門人對著他的屁股踢了一腳:「上一次,你是來面試的,而現在你已經是正式員工了。」
賢才難得,企業為了把人才吸引到企業,在面試新員工時,總是傾向於強調公司和工作的正面特徵,對於那些員工所不會喜歡的負面特徵,則避而不談。然而,這種選擇性向員工提供信息的做法並不利於組織招聘到優秀的員工。
然而,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當員工進入公司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他們會漸漸地發現組織的缺點,覺得公司的現實情況並不像面試時所描述的那樣好,產生一種被欺騙的感覺,認為管理者和所就職的公司是不可信任的。
如果組織的現實情況嚴重偏離新員工的期望,新員工一般會失望地離開企業。
究其本質,企業與員工其實是合伙人關係,組織和個人共同接受挑戰,一起致力於組織目標的實現,現實工作預覽真實地向應聘者傳遞有關工作積極與消極方面的信息,有助於應聘者在信息比較充分的情況下做出入職選擇。
因此他們入職以後便會對當初的選擇做出承諾,即使在工作中要面對很多困難,也會因對困難有了心理準備而減少抱怨,從而嚴於要求自己,提高工作質量。
企業作為未來發展的主導者,坦誠地告訴面試者公司的全貌,尤其是一些負面的信息和要求,如工作的壓力較大、需要經常異地出差、考核制度很嚴格等,才能真正招聘到企業的志同道合者。
老闆最大的痛苦是,當醒來時發現沒有一個人可以依靠,卻有一大幫人靠自己吃飯。
企業的現狀為:老闆太累、利潤太低、人才太缺、擴張太難、管理太亂。
想要員工穩定,自動自發,忠誠度高就要了解員工需要什麼。只有滿足員工的自私,員工才會滿足你的自私,所以:
1、要通過設計良好的分錢機制能夠讓員工通過努力賺到錢,統一立場;
2、打造完善的內部培訓系統來滿足員工對成長的需要;
3、最重要的需要有好的員工晉升機制、職業生涯規劃、公司組織架構來滿足員工對前景的需求。
只要滿足這三點,你想要的員工自動自發、每日每夜的工作,就會有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