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獨」團體鼓動台當局以台灣名義、新會員身份申請入聯

曾洵真| 2016-08-08| 檢舉

「台獨」團體「台灣聯合國協進會」近日鼓動台當局以台灣名義、新會員身份申請加入聯合國,對此有島內評論稱,叩關聯合國的動作是「實質宣告台灣獨立」,正好坐實大陸「收拾」台灣的理由,也會令台灣被美國重新貼上「麻煩製造者」標籤。

據親綠的《自由時報》7日報道,今年的聯合國大會將於9月在紐約召開,「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長蔡明憲、秘書長羅榮光6日喊話蔡英文當局「應以台灣名義、以新會員身份申請加入聯合國,向國際表明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蔡明憲聲稱,他了解現階段要聯合國大會同意台灣以新會員名義入聯很困難,但這是蔡英文當局一個象徵性的舉動,「以台灣名義申請入聯」的動作「要做出來」,因為這是向國際間宣示的「最好的時機」。

「台灣聯合國協進會」是「獨派」大佬陳隆志、羅榮光等於2003年10月成立的綠營色彩深厚的民間團體,其宗旨就是「推動台灣國加入聯合國,成為國際社會名實合一的正常化國家」。自成立以來,該組織每年9月都發動「台灣加入聯合國宣達團」赴美活動,這已成為該協會的「招牌動作」。

對此,台「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稱,有關台灣強化國際參與,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各國際組織參與,「國安」團隊都有研議。台「外交部」則強調,當局會在「維護國家主權、尊嚴與增進人民福祉」的前提下,持續爭取國際支持。對於今年9月會有哪些具體的爭取參與聯合國的動作,台「外交部」稱,「時機還未到,不願多透露」。

今年1月民進黨上台後,「台獨」勢力要求「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舊夢復燃。3月,前「行政院長」游錫堃宣稱,未來將以更穩健的腳步來推動「正名制憲」和「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等組織。親綠的「台灣民意基金會」6月發布民調稱,「高達85%的民眾贊成台灣應積極爭取加入聯合國」。7月底,島內媒體披露,對於台灣是否透過「邦交國」提案「重返」聯合國,「外交」單位已提出多套劇本,正等待「國安會」決定。

對於台灣「入聯」,美在台協會前執行理事施藍旗6月曾大潑冷水,她認為不挑戰北京,台灣才有可能維持現有國際空間。她直言不諱地說,「台灣未來想成為聯合國會員國的機率是零,毫無機會」,台灣繼續投入政治資本推動入聯,「一點道理都沒有」。她說,這就像是明明已一頭撞在磚牆上,還繼續撞。香港中評社稱,大陸一向視台灣提案「重返」聯合國是圖謀「台獨」,台灣歷次申請「重返」聯合國都遭挫敗,今年若再提出,不只會一無所獲,還將令業已倒退的兩岸關係再遭重大衝擊。

繼今年5月參加世界衛生大會之後,台當局日前又提出爭取參加今年9月的國際民航組織大會。《旺報》5日評論稱,台灣任何對外關係,最終都難以迴避「大陸因素」,這就是國際社會的現實,也是台灣必須面對的處境。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必將導致台灣的國際空間收窄。

讓台灣人「又愛又恨」的聯合國,為什麼我們就是無法加入?

中華民國因為一紙協議,從此在國際間無所依歸。務實與事實的爭議,讓台灣人永遠處於被動狀態,就連總統馬英九曾堅定推動的中華民國加入聯合國,也因此胎死腹中。

日前,一名在瑞士當地旅行的網友蔡淯鈴,欲參觀日內瓦聯合國歐洲總部時,被告知「護照不能用」,甚至遭要求出示中國護照或身份證,讓一場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爭論再度浮上檯面。

「台灣就是中華民國,傷害中華民國,就是傷害台灣」台上喊的聲嘶力竭,台下國旗揮舞的起勁,這是國民黨8年前「重返聯合國」遊行現場。而台上這位當時的政治明星,正是隔年當選第12任「中華民國」總統,爾後卻未再提及中華民國加入聯合國的馬英九。

2007年9月18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根據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因此台灣入聯「依法」不可行,等於直接駁回時任總統陳水扁,欲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申請。

這關鍵的2758號決議,究竟是如何框限台灣日後於國際上的發聲權,從語末的會議決定即可略知一二: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承認其政府的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並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它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佔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

意即,在蔣介石堅持「漢賊不兩立」的情況下,不願將安理會席次讓步給北京,雙重代表權又因國際情勢衝擊成為美國的搪塞之語,讓國民黨捍衛的「法統」正式動搖,也造就了中華民國政權日後的空白。

然而,就在07年聯合國發表聲明的前兩日,台灣全島正為入聯公投沸騰。台中有國民黨發起的「全民拼生活,重返聯合國」遊行,與民進黨在高雄的「公投護台灣,加入聯合國」遊行相抗衡。兩造差別在於,民進黨係以「臺灣」名義入聯,國民黨則宣稱透過務實、有彈性的策略,以「中華民國」名義重返聯合國;簡言之,就是兩黨對於「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承認與否。

Photo Credit:Reuters/ 達志影像

有趣的是,馬英九曾在返聯聲明中表示,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重返國際社會最大阻力便是來自中共蠻橫的打壓。若要突破現實框架,就必須在名稱上保持彈性,以「維持中華民國台灣現狀」的方式,先獲得國際間支持,等待適當時機再全力推動重返聯合國。

馬也舉例,像是重返國際奧會以及加入亞太經合會(APEC),名稱是「中華台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名稱是「台澎金馬關稅領域」,都是符合台灣人民利益、同時讓國際社會放心的務實導向明證,而國民黨的返聯公投正是「維持中華民國台灣現狀」。

ROC入聯,有如國王的新衣?

如今馬上任7年,提案也塵封7年,中華民國入聯已然成為泡影。馬英九曾強調,時機尚未成熟,畢竟法統已「無法可循」,國家的外交關係又顯得頗不尋常,只能反覆一貫地重申九二共識,藉此延續蔣介石當年的雙重代表權一案;即便被一個中國的框架束縛,卻能讓中華民國存而不亡。

近年來,馬英九對外持續以兩岸和平的推動為說詞,認定台灣主權的存在不需法理依據,或者說是依中華民國「憲法」來維繫主權,因此不必要再做任何類似台獨的強硬表態。馬曾說,自從政府遷台以來,中華民國選自己的總統、國會,處理自己的事務,「完全沒有必要再去搞一個台灣獨立或類似的主張」。

但獨派團體認為,台灣不應該只是事實上的獨立,而是要脫離中華民國的「法理上獨立」,藉此擺脫中共的控制,讓台灣可以真正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樣才能符合加入聯合國的條件。

當然,國際情勢丕變,台灣在強權環繞下自然有一套生存法則。而以務實主義掛帥的政治人物,在其位謀其政,所言是否偏離對選民的承諾,自然也發展出一套機制。如今,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也喊出「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口號,讓國民黨與統派人士霎時語塞,也不禁讓人懷疑8年後,「兩岸現狀」的子彈終將飛往何方?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20956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