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面臨少子化、老年化,以後製造業缺工的問題將越來越嚴重。為了順應趨勢,政府近年來一直推動所謂的工業4.0,也就是藉由智慧自動化,做到少量多樣、大量客製化以及彈性生產,讓製造業升級轉型、更具競爭力。不少中小企業也和工研院技術合作,引進自動化系統和無人搬運車,減少人力浪費,把員工的運用效益最大化。
搬運重物 機器代勞
健身房常見的跑步機仰賴作業員快手組裝,不過這處佔地六千坪的工廠有些空蕩蕩,因為很多工作已改由電腦代勞。
TVBS記者 戴元利:「一台健身器材動輒要一兩百公斤,以往靠徒手搬運的時候相當耗費人力和時間,但是在引入了工業4.0的系統之後,只要在無人搬運車上輸入你要的路徑,它就能輕鬆幫你完成任務。」
製造轉型 降低成本
小小一台搬運車卻力大無窮,拉起兩三百公斤的機台和零件櫃,跟著地面的感應磁條輕鬆向前跑,專替國際大廠代工也經營自家品牌的清河國際,十幾年來朝工業4.0轉型,降低約三成的製造成本,精簡後的人力在運用上更有效率。
知識管理 智慧生產
作業員掃描條碼,這台跑步機怎麼被生產出來的,電腦一目瞭然,無論新手或外籍員工,如果遇到障礙,只要調閱系統裡的說明書或動態影像,跟著做準沒錯。
建履歷 服務零時差
拿起測速儀測量跑步帶轉速,無論零件序號、皮帶張力、電壓,或模擬爬坡的揚升角度,紀錄這些數值不用拿筆,靠藍芽、WiFi或紅外線,就能自動導入雲端。清河國際替每台健身器材,準備生產履歷,不但可立即調閱生產紀錄,縮短客訴處理時間,他們的遠端預兆診斷系統,還能未卜先知。
清河國際製造處協理 馮政雄:「這個產品偵測到比如說它的使用時數已經超時了,或者是說它的運轉電流有異常升高,在客戶端他其實不會發現,但是我們的產品自己會把這樣的資料,就立即地發E-mail到我們的客服人員的信箱。」
零件異常 自動回報
零件自己會說話,避免客戶端的停機風險,善用數據管理不只提高良率,還能做到製造業服務化,這就是工業4.0概念最佳體現。
清河國際管理處副總 張書燮:「客戶也許他需要說,你可以幫我設計一個什麼東西嗎?那我們可以很快地說好,我站在我的現有的平台上面,我幫你改良,發揮這個政府講說4.0它的功效,你才能直攻這個客戶的需求。」
下重本 升級拚接單
機台24小時運轉正在製造的是醫療院所洗腎患者必備的塑膠導管,白色塑膠零件在圓形機台裡,被抓過來送過去,做著以往作業員,徒手夾取或穿管的勞力工作。
善德生化總經理室特助 許程誌:「六個站點代表我們所謂六個點,六個點就是要有六個點的六個人力,那我們現在推自動化之後,這六個點就由這個設備來取代。」
逐步自動化 見成效
無塵室廠房不見幾個人員走動,把單一零件變成一組套件的製程,光是日夜班和倉管大約二十四人就能輕鬆完成,國內最大洗腎耗材廠善德生化,針對組裝廠區引進智慧化系統,用一台機器完成夾取、穿孔、上膠、接頭、接蓋和檢查等六大關卡,雖然自動化程度僅僅三分之一,但成本已下降3%,產量也提升二到三成以上。
善德生化總經理室特助 許程誌:「所謂實箱就是已經有產品要運出去的,那空箱就是它AGV車(無人搬運車) ,它實箱載出去之後,它把一個空箱放上來,讓我的人員這裡不會沒有空箱可以用。」
智慧化 工研院助攻
好幾台無人搬運車一天24小時運轉,把裝好上千顆成品的箱子,一路直送倉儲再換回空箱,送到每個工作站隨時待命,善德生化引進工研院的,智慧無人搬運車不只是點對點的運送,也納入交通管理把運作效益最大化。
善德生化總經理室特助 許程誌:「我們未來的規劃並不是說要把人減少,我們未來規劃是說能夠再把,(人力用來)做其他更多的產品一步一步也推自動化,也把我們產品量化,把我們產品多種化。
善德生化科技董事長 胡智凱:「因為我們品質穩定了,然後產製程提升之後,我們敢大量地去接單而且在成本上是可以降低的,以目前初步的觀察,因為還在走,它應該有10%到20%的(產量)效能。」
少量多樣 彈性生產
出貨前的目視檢查以及整組套件最後組裝,傳統產線仍需要大量人工,但隨著工業4.0技術提升,廠商不只能做到量大,更能做到多元化。
生產力4.0推動辦公室經理 呂志濠:「我們在工業4.0裡面談的是它要去解決所謂的大量客製化,這樣的一個需求,透過我們的智慧機器人還有物聯網跟巨量資料,那包括計時管理這樣子,那我同一條產線上面可以做不同的產品類別的混線生產。」
智慧工廠 競爭加分
傳統工廠智慧化,唯有掌握工業4.0趨勢才能讓MIT競爭力再次升級。
文字記者 戴元利 攝影記者 李延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20799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