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薪水3倍物價也3倍 台灣生活比較爽?

常聽說高所得的國家,物價自然也高。但台灣的薪水、物價比,跟其他國家來說,真的有比較低嗎?

有網友在批踢踢八卦板PO文「國外薪水3倍,但物價也3倍 有盲點的八卦」,引起不少鄉民討論,也有曾在日本、美國(5大湖區)、英國、新加坡生活過的鄉民,用平均薪水與民生物品物價作分析,台灣薪資與物價比相形之下到底有多離譜。

薪資:

日本-起薪4萬8台幣

美國-普通薪資年薪4萬美金(約132萬台幣)

英國-最低時薪7.2英鎊(約台幣324)

新加坡-大學畢業生約3000新幣(約72000台幣),最低月薪1800新幣(約43200台幣)

物價:

日本-交通公司會補助,醫療有保險公司實支實付,小病買藥吃就可以。便當真材實料,一般來說物價不會很懸殊,一分錢一分貨。以基本時薪1000日幣換算一餐花費不到1/4或1/3的薪水,對比台灣120到126的香蕉時薪,便當要70到80的現況,薪水明顯有問題。雞蛋一盒約100日幣(30台幣)、牛奶換算起來大約70到85台幣,跟台灣差距不大。這種物價與薪資比,也讓網友認為台灣真的是慣老闆,鬼島物價跟薪水真的很有問題。

美國(5大湖區)-牛奶一般1加侖3塊美金(約96塊台幣)、洗選蛋1打不到3塊(約96塊台幣)、華人超市台灣高麗菜一顆3塊多(約96塊台幣),水果普遍來說也比較便宜。肉的部分,牛肉是主食很便宜,基本上台灣要買到相同等級的牛肉要花比較多錢;豬肉則是騷味很重很難吃,依磅約5塊美金(約160塊台幣)跟台灣比算貴的,但肉類加工的火腿、培根、香腸不貴,是美國窮人的最愛;雞肉部分由於美國人愛吃雞胸肉,所以非常貴,但雞翅跟雞腿則很便宜。房價部分若不是芝加哥、密西根、俄亥俄、伊里諾、印第安那等一級大城的話,20萬美金(約650萬台幣)就可以買一戶3房2廳1個車庫的房子。整體來說,若都領平均薪資,美國過得比較爽,考量到收入還有物價波動,美國人負擔比台灣輕一點。

英國-每個月最大開銷就是房租,倫敦住一區或二區,雅房一個月最少三萬,住遠一點房租相對便宜。食物牛奶一瓶1英鎊、雞蛋16顆2英鎊、蔬菜100克0.8英鎊、肉類每100克1.7到3英鎊不等。一個星期伙食費25英鎊,台幣一千多塊,聚餐外食中餐廳6英鎊到13英鎊、西餐12到25英鎊,如果要配酒就會再貴一點,酒吧喝酒一杯2英鎊到4英鎊。而換算台幣月薪約7萬5的網友認為,扣除伙食、房租、日常開銷(治裝費、娛樂、旅遊)後,每個月大概可以存850英鎊(約3.8萬台幣),若在台灣可能只能存到380台幣。

新加坡-台灣大約75台幣等級的便餐,新加坡配上飲料大概7塊新幣(144台幣);聚餐一次各項支出大約30新幣(約720台幣);手機通訊費台灣600塊的費率,新加坡大約45新幣(約1080台幣);租一個還可以的單人房加上網路、水電費約680(約1.6萬台幣);交通方面雖難比價,但整體而言捷運、計程車跟台北差不多;生病看一次醫生40新幣(約960台幣);休閒娛樂看電影平日8塊(約192台幣)、假日12塊(約288台幣)。在新加坡生活的網友以新加坡大學剛畢業的薪資計算,若三餐都在外面吃、在外租房子,加上日常開銷,每個月大約可以還可以存1592新幣(約38208台幣),比台灣剛畢業的收入還高。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18863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