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大學生畢業季,很多同學都會問我這樣一個問題,「機械專業的,我該怎麼做才能收入高些」?個人將一些經驗分享給大家,如有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吐槽?
機械從業者大體分為兩類:技術路線和非技術路線;
1、先說第一類走技術路線的:
所謂走技術路線,就是我們的工作崗位是與機械技術相關的,機加工人員,生產人員,工程師等,這些都算是走技術路線的。這時我們要看清兩點:人脈圈和技術水平;人脈圈是在企業中建立自己的人脈關係,技術水平就是達到一定技能水平。
以工程師為例,如何建立自身人脈圈,這個需要區分企業類型(國企、私企有不同)。國企(上市公司類似國企)中你最先應搞定直屬領導(有一定決策權),接著組織部(人事部門),如何搞定自行體會,目的就是讓他們有什麼好事第一個想到你。私企人事關係一般比較簡單,只要好好工作,多和直屬領導溝通交流就行。
工程師如何提高技術水平?多學,多看,多練。多學習相關的行業知識,機械設計基礎知識;多看企業的產品和其他公司競品,比較優缺點,多看別人是如何進行產品設計的;個人應多獨立完成工作,經常自身總結;
人脈和技術水平都OK了以後,需要抓住每次升職的機會,國企中升職需要搞定關係,私企中一般考核個人能力,經過兩三年做到技術經理(或者技術主管)應該難度不大,這時候綜合年收入12W應該也不是難事。我們做技術的,建議深入琢磨行業技術,多積累行業經驗。
題外話,昨天看新聞,咱們國家某知名工具機企業,高薪聘請日本退休的老技工,來到企業規範下操作流程,監督設計工裝夾具,這位日本老頭在這行業乾了四十多年,所以經驗真的很值錢,現在大量的公司也意識到了這點。
有朋友說,我就是搞機加工和生產的,我根本不可能達到這收入。我想說搞機加工平時多看看數控工具機知識,你能操作幾百萬的高精密工具機,一個成品件都幾萬、十幾萬的,你的老闆能給你開兩三千工資嗎?他能放心開這麼點工資,讓你安心好好工作。還有多看看同行高薪崗位都是幹什麼的,我怎麼樣能做到。

2、再說第二類走非技術路線的:
走非技術路線的,從事市場銷售崗位,這類崗位收入一般和業績掛鉤,我們需要將業績做的漂亮。簡答說就是把公司產品賣得越多,我們收入越高。
怎麼做才能把業績做高呢?也是兩點要做好:決策線和技術線;
決策線,就是購買產品(簽合同)的決策人和決策流程。舉個例子,某公司需要採購一批設備,他們的決策流程是:技術部門提需求,上報總工程師審批,再上報總經辦,副總經理和總經理審批,再到採購部洽談採購事宜;這就是個簡單的採購流程。
我們可以列個圖表梳理下,我們需要一級級的把他們全部搞定(搞定的方法自行體會),決策流程上的人全部支持我們基本就成功一大半了。
技術線,還是搞定技術部(研發部)的工程師和技術經理,和他們關係處好,讓他們提的需求更多適合我們的產品屬性(讓我們參與編寫需求的部分)。
決策線和技術都搞定了,合同就是按部就班進行的事情,我們剩下就是盯死財務部催款。其實做業務也不是太難的事情。
最後總結:走技術路線,要往行業技術專家或總工級別努力,走非技術路線,要把客戶當成女朋友那樣好好處,讓她有好事第一時間想到你。
上面就是自己的一點體會分享給大家,對的錯的,都歡迎大家吐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17077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