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網上有這樣一種論調,說中國離開日本高精度的工具機,連槍械都造不出來。這種說法雖然荒誕不經,但也有一定的迷惑性。讓我們來看中國武器裝備與工具機之間的關係吧!

所謂沒有日本工具機,中國連槍械都造不出來,本身就是個偽命題。我國輕武器工業早在清末時期就發展起來了,新中國成立後,更是獲得了蓬勃發展。早在數控工具機普及使用前,就誕生了大量的現在仍然在使用的名槍,他們的生產過程都不需要數控工具機。
實際上大部分滿足現代單兵作戰要求步槍的製造過程中,不是離不開數控工具機的,普通工具機完全可以滿足。
當然,日本數控工具機及其機械行業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非常先進的,尤其是FANUC的數控工具機,機械行業從業者幾乎無人不知,這是事實。
數控工具機和基礎製造裝備是裝備製造業的「工作母機」,一個國家的工具機行業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是衡量其裝備製造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日前國家發布的《中國製造2025》將數控工具機和基礎製造裝備行業列為中國製造業的戰略必爭領域之一。
然而,西方已開發國家卻想盡辦法阻隔中國提高自身工業工具機的能力,特別是為了不讓中國掌握技術,日本人想出齷齪辦法把「中國企業」氣暈。西方國家,特別是日本非常喜歡對中國工具機產業進行封鎖與壓制,中國造不了的工具機絕對列入禁運目錄,一旦中國能生產了,馬上解除禁運,以傾銷打價格戰等方式進行打壓。日本之所以特別積極,一方面,不希望中國發展,另一方,想從中謀利,利用技術壟斷大賺中國人的錢。
中國人有這樣一個傳統:越是封鎖,中國就越強大!幾十年前,中國根本就沒有什麼高端工具機生產能力,如今不僅能造了,水平也不低了,以前軍工等重要領域的高端工具機以進口為主,現在國產工具機比重越來越大。
高精度大型工具機才是真正的難關之一,也是西方控制最嚴的設備,因為它是加工一些超大型軍用部件的必備之物,比如:潛艇使用的大型螺旋槳。上世紀80年代,蘇聯從日本東芝搞到4台9軸數控工具機,即讓本國核潛艇靜音性能大大提升,這就是著名的東芝事件,日本為了幾千萬美元的合同,隨手毀掉了西方苦心經營數十載、耗資數百億美元建成的反潛體系。
2006年,我國瀋陽工具機廠首先研製出國產9軸5聯動高精度數控工具機,從而解決了困憂我們多年的螺旋槳加工問題,從近年來,我軍潛艇行蹤越來越隱蔽這一點看,顯然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高精度工具機應用的領域非常多,製造大型螺旋槳不過是一個例子,幾乎擁有的機械製造領域都同樣需要,更有決定性意義,近年以來,我們在許多技術領域的進步,其實與我國工具機技術進步是密不可分的。
如今中國不僅是工具機消費第一大國,也是生產工具機的第一大國,工具機技術水平也是逐年提升。過分貶低中國工具機工業的水平,是非常可笑的。近年以來,中國不斷推出新型號軍工產品可謂層出不窮,這背後自然離不開科技人員的努力,更與中國的工具機技術的升級分不開的!畢竟再好的設計出來,只有造出來才行,否則只能停留於紙圖之上。
如今,我國在數控工具機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雖說與日本德國等國家仍有一定差距,但在世界上也有一席之地。所謂沒有日本工具機中國就造不出槍械的說法,要麼是無知,要麼是別有用心。對於這樣的說法,不僅不要相信、傳播,更應堅決駁斥!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16941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