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敏感時期"誤射"飛彈 或致兩岸軍事緊張

曾洵真| 2016-07-03| 檢舉

台灣(專題)軍方罕見向大陸方向誤射飛彈,震驚兩岸。有中共軍方消息人士透露,福建沿海前線駐軍雷達已偵測到台灣方向大陸方向發射飛彈,但未能偵測到落點。東部戰區高度緊張,一度啟動應急預案準備反擊。中央軍委高層親自過問,並下達指示,若台方飛彈越過台海中線,立即應對摧毀。

博聞社7月2日報道,中國東部戰區軍中人士透露,台灣誤射飛彈後,中國大陸東部戰區司令部全部進入地下指揮所或掩體。因為當時大陸軍方雷達偵測到發射,但沒有偵測到落在哪裡,也就是說,不排除飛彈越線,因此異常緊張。

中央軍委為此直接打電話到東部戰區司令部詢問,戰區司令劉粵軍視頻連線向軍方高層彙報情況,決策層指示謹慎處理。消息指,東部戰區接到的指令稱,如果飛彈越過海峽中線,應立即以反導系統給予摧毀。

7月1日,台灣海軍131艦隊金江艦在高雄左營碼頭實施操演驗收,在「雄三」飛彈系統測試時發生誤射,該飛彈射向大陸方向,最後落入澎湖東吉東南方海域,直接貫穿一艘台灣漁船,導致一死三傷。台灣雷達站隨即掃描到中國軍方開啟飛彈射控雷達,似乎準備反擊。

博聞社消息指,大陸軍方目前仍在檢討為何未能偵測到飛彈落點,以及正在判研如何堵塞漏洞。

台灣《中國時報》評論稱,飛彈誤射時間是在上午8時許,若按過去馬英九政府時期的溝通模式,台灣陸委會主委只要按程序啟動「兩岸熱線」,向大陸國台辦說明「純屬誤射」即可,但陸委會一直拖到當天下午,才通過「現有兩岸溝通聯繫機制」通報陸方。

文章稱,換言之,事件發生後整整8個小時,兩岸完全屬「零溝通」狀態。試問,若是陸方第一時間「誤判」,視台灣舉動為「挑釁」,戰備升級又該如何?

文章最後感嘆,誠如大陸學者所言,過去在馬政府時代,兩岸通過溝通聯繫不少事情,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但如今情況卻是180度翻轉,只要一點風吹草動就可能「草木皆兵」、「小事化大」。有鑒於此,如何儘速恢復官方溝通管道,應是兩岸主政者的當務之急。

台媒稱,隸屬於海軍的金江艦7月1日誤射雄三飛彈到澎湖外海。據了解,台軍誤射飛彈後,雷達當下隨即偵測到對岸已經啟動飛彈射控雷達,準備反擊,從墜海到對岸發射前後只有5秒差。

據台灣三立新聞網7月1日援引《壹周刊》報道,一名海軍雷達站的軍官證實這件事的真實性。軍官表示,大陸的雷達掃描範圍幾乎涵蓋全台灣,在雄三飛彈發射不到一秒,左營軍港就掃描到福建省有異常訊號。

該軍官透露,福建省的異常訊號持續發送,直到雄三飛彈墜入澎湖外海後五秒才恢復正常。台軍分析,大陸應該是因為雄三沒有飛過「海峽中線」,所以急踩剎車。

另據台灣《聯合報》7月2日報道,國台辦主任張志軍7月1日指出,兩岸現在沒有「九二共識」政治基礎,飛彈誤射是非常嚴重的事,台灣方面必須要有負責任的說明。

張志軍7月1日下午參加兩岸大學生創客營,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致詞結束後,被媒體堵訪時問到雄三飛彈誤射一事,他指出,現在兩岸交流機制中斷,發生這樣一個事態,影響非常嚴重,需要台灣方面負責任的說明,究竟是怎麼回事。

媒體追問國台辦是否接獲台灣陸委會的通報,張志軍響應「沒有得到這個消息」。張志軍指出,大陸方面再三強調要在「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現在重要的是,台灣當局需要嚴肅認真地對待,能夠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確保台海和平穩定的政治基礎問題。

據台灣《旺報》7月2日報道,海軍金江艦誤射一枚雄三飛彈,雖未飛越「海峽中線」,但由於當日是中共95周年黨慶,時間點敏感,加上兩岸目前處於冷對抗,溝通對話機制中斷,意外增添兩岸不安。

國台辦日前證實,兩岸溝通聯繫機制已中斷,並指責任在台灣;此時台海軍誤射雄三飛彈,可能讓兩岸誤判幾率增加,使兩岸局面更為雪上加霜。 國民黨前「立委」林郁方指出,飛彈誤射是很荒謬的一件事。

他直言,雄三射程長,威力大,若此次誤擊擊沉陸方艦艇,如何向陸方解釋是不小心的?恐被認為是故意挑釁,而進行軍事報復,所以這件事不可等閒視之。 另據台灣《中國時報》7月2日文章,民進黨走馬上任以來,兩岸常態化聯繫機制完全停擺,1日台灣誤射雄三飛彈,第一時間兩岸竟完全失聯,充分顯示兩岸關係正走在缺乏溝通管道鋼索上,一旦發生誤判,恐怕不只兩岸陷入軍事緊張,更可能釀成區域危機。

7月1日飛彈誤射時間在上午8時許,若按過去馬英九時期的溝通模式,台灣陸委會主委只要按程序啟動「兩岸熱線」,向國台辦說明「純屬誤射」即可,但陸委會1日一直拖到下午,才通過「現有兩岸溝通聯繫機制」通報陸方。

報道稱,事件發生後整整8個小時,兩岸完全屬「零溝通」狀態。試問,若是陸方第一時間「誤判」,視台灣舉動為「挑釁」,戰備升級又該如何?豈不是拿2300萬台灣人身家性命開玩笑?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15717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