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薄瑞光在蔡英文過境美國之際,接受美媒專訪時聲稱,前台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從沒用「九二共識」一詞,而是說「九二諒解」(1992 Understanding)。有大陸學者分析,薄瑞光的發言是在幫蔡英文說話,對兩岸關係「搞破壞」,美國不該暗示或鼓勵破壞兩岸已達成的共識。
「九二共識」在陸經權威認證
據中通社報道,國務院參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受訪時指出,「九二共識」在大陸歷經連續兩任最高領導人的權威性認證和多次重申,在台灣也歷經馬英九當局的確認,已成了政治事實;他直言,薄瑞光在這時插足說是「九二諒解」,不就是搞破壞嗎?
時殷弘認為,薄瑞光是在幫蔡英文說話,蔡不接受也不否認「九二共識」,是想同時拿到美國跟大陸的好處;但前兩天國台辦已明言,因台灣未能確認「九二共識」,兩岸聯繫溝通機制已停擺,顯示大陸態度十分強硬。
而北京聯合大學台研院兩岸關係所所長朱松嶺受訪時認為,美國應多予鼓勵,而不該暗示或鼓勵破壞兩岸已達成的共識,使其朝著不利於兩岸和平的方向發展。

▲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
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6月底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在他過去和辜振甫的會面中,辜從沒講過「九二共識」,而是使用「九二諒解」的措辭,美方對此不應表示意見。這種把話塞到死人嘴裡的做法,死無對證,不就是想以「九二諒解」否決「九二共識」,支持民進黨的「台獨」氣焰嗎?他在專訪中還說出:「所以我們(美台)有很多事要討論,並不一定跟大陸有關。」有意挑撥兩岸的邪惡居心,昭然若揭!

不過,薄瑞光不看書,不知道辜振甫在他的《勁寒梅香──辜振甫人生紀實》的第263頁曾經敘述過這一段往事:
依據海基會1992年12月3日致海協會信函:「……兩岸對『一個中國』之涵義,認知顯有不同……至於口頭說明之內容,我方已於十一月三日發布之新聞稿中明白表示,將根據『國家統一綱領』及『國家統一委員會』本年八月一日對於『一個中國』涵義所做決議加以表達。」(辜書引用)海基會發函之後,海協會未做異議,「依據一般慣例,既然不再回函,這就代表大陸已經接受我方有不同意見的存在」(辜書文字)。那也同時表示雙方有「交集」的部分已經隨「接受」成為「共識」,這個「共識」就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所以,「共識」就是「共識」,不是有些人稱的「精神」、「默契」、「諒解」之類抽象的說詞。
辜振甫先生生前在有爭議的情況下,未親自出面說明,但《勁寒梅香》中的相關內容顯然證實了「九二共識」的存在,白紙黑字,不容扭曲狡辯。其遺孀辜嚴倬雲女士於2012年1月2日發表書面聲明:「近來有人提到先夫曾經表示沒有『九二共識』……倬雲在此要鄭重指出……他絕對不會說這句話,或任何近似的話語。這項說法不只毫無根據,並且與事實完全不符。」
台陸委會主委張小月在6月27日對薄的發言表示,「政府」尊重1992年兩岸兩會溝通協商達成若干共同認知與諒解的歷史事實,此一歷史事實的重點就是「求同存異」。根據當時的歷史情境,正確的陳述應該是,在「共識」之下雙方可以「求同存異」,「求同存異」必須以「共識」為前提,沒有前提,就沒有所派生出的邏輯結果,這是常識就可判斷的人類基本邏輯。張顯然是連常識的程度都不具備,無法精確掌握與自己業務密切相關的歷史情境,註定吃癟。
而薄瑞光竟毫無羞恥地耍弄小丑伎倆,似乎與美國該有的大國形象落差太大!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