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兩岸冷颼颼 中產階級打哆嗦

曾洵真| 2016-06-29| 檢舉

多來幾個這樣的倒米蟲,台灣郎每天都可以穿冬衣。

過去八年,兩岸關係回春,雙方互動頻繁,帶動經濟活絡。以觀光業來說,去年來台旅遊人數,陸客就達45.8%,若加上港澳,占比更高達63.23%,相關業者獲利不小。

但總統大選後,陸客減少三成,衝擊餐飲、購物、遊覽車、旅館各產業;在農業部分,五年前兩岸合作的學甲虱目魚契作計劃,陸方約滿後今年喊卡,為兩岸農業貿易,增添詭譎氣氛,而大陸對台灣水果的綠色通道可能會關閉。

兩岸和平帶來的紅利正逐漸消失中,基層民眾感受最直接,這是520新政府上台後,必須面對的課題。

大陸客對台灣的觀光旅遊業有多重要?2015年,到台灣的旅客人次突破千萬,划下新的里程碑,其中陸客就占了40%。

若說這幾年陸客撐起台灣觀光業的半邊天,一點都不為過。扣除商務、探親、求學,單以觀光人數來看,2015年全年觀光客人數為750萬5457人次,其中陸客百分比就達45.8%(343萬7425人),加計港澳地區的130萬8290人次,占比超過一半,為63.23%。

旅行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朱祺雨指出,大陸自由行簽證,過去淡季要等一個月,旺季兩個月,但從今年3月1日開始,已無需排隊,當天就能拿到。以4月13日為例,僅有6291人申請,上限是7300人。

日本曾是台灣農產品最大採購國,這個景況持續了數十載,直到2013年,退居第二,由中國大陸取代,成為台灣農民賺取外匯的最大來源。這幾年,中國大陸增加採購,占外銷比率提高到兩成。還沒攻進市場的農民,急切尋找門路,已銷陸的農民則想保住這13億人口的大市場。

對學甲漁民而言,用「屋漏偏逢連夜雨」形容今年,並不為過。1月底發生幾十年來少見的霸王寒流,寒害導致魚苗價格漲三倍,大陸不願增加收購成本,趁契作期滿停止合約,漁民固定收入突消失,原本由117名漁民和企業合資1890萬元,興建1.29公頃的冷凍廠跟著叫停,也打亂了行之多年的養殖程序。

鳳梨在大陸熱賣,產銷管理而縮減面積的鳳梨田恢復栽種,在2014年超過上萬公頃。若從屏東縣林邊鄉開車,沿著南二高交流道,北上到台南、嘉義,沿途可以看到新辟了許多鳳梨田。此時正值鳳梨採收時節,為了爭取外銷大陸,北邊的嘉義縣去年3月採收,今年更提早在2月,大家搶著進軍大陸,卻已有農民感到鳳梨銷陸受阻。

年產20萬個鳳梨的台南關廟農民楊泰典,正忙著把鳳梨裝箱,但不是要賣到大陸。他說,去年大陸訂單供不應求,比過去多了三成,但今年4月,外銷大陸的數量減少,貿易商的收購價還打六折,他便改而轉賣北部。

蔡英文「執政」還未滿月,原本熱呼呼的兩岸關係,卻瞬間變得冷颼颼,當然她在就職演說中沒有接受「九二共識」是比較重要的因素,而她對綠營寬、藍營緊,也是相當重要的原因。

就對綠營寬的層面來看,撤銷對「太陽花學運」學子的起訴,以及撤回反「課綱」的議題,擺明了蔡英文「維持現狀」的政策,似乎有所改變,這對大陸還在對她進行觀察期,顯然是不太相信她未來還會有堅定的意志繼續「維持現狀」下去。

至於對藍營的緊縮,馬英九申請赴香港演講一事,民進黨卻以馬英九卸任未久,涉密程度極高,加以香港地區相對敏感,還有維安難度等考慮,希望馬不要急著赴港,這對兩岸關係而言,只會是雪上加霜。

即使如此,蔡當局內部也在管控對大陸口出惡言,這種管控言論的作法,卻被一個腦袋充滿偏見的女子洪素珠的一句「中國難民」給破解,台灣越不能跟大陸交往,這種偏見的事件,就越可能像地雷一樣,隨時都可能被引爆,甚至不只造成台灣內部的族群危機,也可能上升到台海危機。

蔡英文不願意碰觸「九二共識」,大陸是真的鐵了心不想跟蔡英文玩下去,兩岸兩會不能維持正常,馬英九「執政」時期跟大陸所建立的溝通管道,也一一失去它們的交往功能,哪天碰到危機事務,想要進行危機處理,恐怕就來不及了。

是否蔡英文還在想像1990年代以前,台灣沒有大陸的全面讓利,台灣的經濟反而發展的更好。但是當時的環境背景跟當前並不一樣,1990年代以前,大陸的經濟還在起飛的階段,而現在反而是台灣的經濟一直在倒退,甚至在「亞洲四小龍」之中已經一直墊底,台灣要再展翅高飛,恐怕是飛不過大陸這塊大板塊。

所以,台灣的經濟已經今不如昔,這是大家可以理解的,即使台灣年輕人就業,林全希望能把起薪拉到新台幣3萬元,但是當前的房價跟物價,也不可能回到20年前的情景,年輕人即使每個月有3萬元的薪水,也不可能過著像20年前中產階級的生活。

台灣的中產階級消失了。 這並非是一個假命題,沒有中產階級的台灣,只會越來越向下沉淪,台灣如果沒有了中產階級,年輕人還有前途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15157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