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打破歐美壟斷打造成功世界最大工具機
工具機作為一種加工利器在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最廣泛的應用,因為小到一顆螺絲釘大到一架民航客機都需要它來製作工件原材料。工具機的用途範圍之廣在整個裝備製造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被稱之為「工業母機」的工具機也同樣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尖端工具機就猶如工具機行業桂冠上的明珠備受世界各國競相追捧。因為它直接影響著這一國家的航空航天領域,軍事科學領域,以及精密設備研究等領域。
工具機歷史發展的進程中,有一件事轟動整個世界,那就是在1970年至1985年期間,由於當時的蘇聯和美國在搞軍備競賽,正值冷戰期間的他們不僅在航空航天,陸地到海洋各個領域都在互相追逐著對方的新式軍事武器,航天技術的發展。
由於當時的蘇聯研製多軸多聯動工具機的技術比較落後就花了10億美元左右的高價錢從日本東芝進口了數十台「五軸五聯動」和「九軸五聯動」世界級先進工具機。這是有人會說了,什麼東西這麼牛啊?需要花大價錢從國外進口,冒著這麼大的國際輿論壓力從第三國進口這樣的設備。
首先我們要簡單了解一下為什麼這種工具機是世界級難度的工具機,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多軸多聯動?多軸多聯動工具機是目前國際上最大型、最複雜的工具機類型之一,此類工具機軸可以在多個坐標軸(包括直線坐標和旋轉坐標)上同時進行加工,工具機各軸可在計算機數控系統的控制下同時協調運動進行,具備一定的設計、製造和安裝難度。
在蘇聯引進了這種多軸多聯動工具機後,美國的聲吶竟然找不到蘇聯的艦艇了,因為多軸聯動數控工具機系統仍是解決形狀複雜、精度要求高的葉輪、葉片、船用螺旋槳、重型發電機轉子、汽輪機轉子、大型柴油機曲軸等產品加工的唯一手段,而且用此類工具機加工的螺旋槳可大大降低軍用艦艇的噪音,因此曾被列入西方對社會主義國家禁運名目當中。因此,美國以禁運戰略物資條令制裁了日本,
這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東芝事件」
說了這麼多,大家已經知道了這種工具機對於發展的重要性,也都知道了研發這種工具機的難度有多大。近日,我國終於打破了這種技術壟斷,研發成功世界最大型號的七軸六聯動大型工具機。該工具機由中傳重型工具機有限公司自主研發而成,並且交由武漢重工鑄鍛有限責任公司現場組裝完成,並完成了世界最大可加工直徑11米的螺旋槳的製作,資料顯示,目前美國尼米茲級航母螺旋槳直徑約為6米。
該工具機各項動作性能指標達到並超越了用戶預期要求,得到了用戶代表、船東代表及中國船舶集團的認可和好評。這是我國大型高難度工具機領域的一大突破,並且打破了歐美市場關於這種工具機的壟斷地位。這種工具機能夠研發成功的重要意義還不僅如此,這項技術的突破意味著我國可以自主研發航母動力設備,這在保衛我領海安全方面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不僅海洋大型船舶需要這種設備,我們的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展也需要這種尖端設備。
世界最大加工直徑七軸六聯動螺旋槳加工工具機的研製成功,展示了中傳重機雄厚的研發製造能力,也再次證明中國工具機企業已具備在國際市場上與世界工具機強企同台競技的實力。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