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林小貓的武裝抗日
下淡水溪左岸觀音內里田寮鄭吉生為抗日首領領袖,第二代領袖為阿緱的林小貓(又名林少貓)。林春、陳魚、黃國成、郭騰、簡慶、劉榮、張輝貫、張和尚、張大經。黃布袋、吳萬興、廖泉、廖角、鄭家定、五溝水莊長林天福。林天福、劉安記、吳老漏。盧松元、陳福得、薛崎等。
時間: 從一八九六年至一九○二年六月四日止,計六年五個月。
抗日戰爭事蹟:
1. 攻擊在鳳山日軍及搶日軍糧: 居住在下淡水溪左岸觀音內里田寮的鄭吉生對日本人的殖民地管理十分不滿,因而奮起號召成立鳳山區抗日義民軍。有
林春、陳魚、黃國成、郭騰、簡慶、劉榮、張輝貫、張和尚、張大經等一千餘人群起響應。一時聲勢浩大,日本軍方也加強戒備。一八九六年七月抗日義民軍在下淡水溪截劫日方軍糧。然後攻擊鳳山的日軍。雖然二項目標皆未能達成目標。但因為出兵千人,必然引來日軍的強力軍事反擊。為保全實力鄭吉生認為最佳的方法是化整為零。所以放棄在下淡水溪左岸的抗日基地。引兵渡河到右岸的阿緱、潮州方面。並將兵力分散,繼續與日軍周旋。因策略的成功,在年底以優勢的抗日義民軍屢敗日軍於阿緱、鳳山等地。鄭吉生於翌年一八九七年一月再攻鳳山之役後,於二月十二日在頂營莊因所持槍械走火自傷腳部而出血過多致死。
2. 林小貓又名林少貓,原名林義成,世居南台灣的阿緱(今屏東)。自一八九五年日軍侵台,林小貓即召集義民,經常攻擊日人於阿緱、潮州之間。 鄭吉生死時再三囑託要林小貓扛起下淡水溪左岸的抗日義民軍的領導。林小貓也勇於任事不推諉,因此承繼鄭吉生的遺志後,集合下淡水溪左右兩岸二股勢力後,成為日軍十分頭痛,不可忽視的力量。他與北部的簡大獅及中部的柯鐵虎被台灣人讚譽稱為「抗日三猛」。
3. 鄭吉生死後不到三個月即一八九七年四月、五月林小貓就運用其領袖的天份,統合兩岸部眾而領導在阿緱、潮州各地方對日抗戰。
4. 四月二十五日晨率抗日義民四百餘人圍攻東港日軍營房及東港辦務署。
5. 二十五日黃昏又再率領三○○餘人襲擊潮州憲兵屯所。
6. 九月十三日率領二百餘人攻阿緱憲兵駐屯所。
7. 十月林小貓又召集黃布袋、吳萬興、廖泉、廖角、鄭家定等各地首領,共率義民四○○餘人,擬進攻鳳山,但日軍先來攻,立即與日軍作戰。
8. 十一月襲擊內埔辦務署及警察署、擊斃了警察數人。
林小貓攻佔潮州城
在阿緱的林小貓得知日本派遣大軍進行所謂的「大掃蕩」,也就是做出了阿公店大虐殺。消息傳來引起林小貓的抗日義民軍憤憤不平。決定為台灣人的不幸,要日本人也付出代價。又因日本人的施政又加上令台灣人不滿的加征「地方稅」,所以此時林小貓所動員的人數反比以前還多。因此作戰的計畫規模也更為龐大。十二月二十七日林小貓率二百餘人,加上無意才得知林小貓要打日本人的消息,使得潮州居民數十人臨時起義加入襲擊阿緱,從拂曉與日軍戰到日暮。翌日二十八日林小貓的打日本人消息傳出,再獲到更多居民自動加入抗日行列,演變成台灣民眾大起義。各莊的莊長領導如中萬巒莊、五溝水莊、新北勢莊、鳳山厝莊、九塊厝莊、打鐵莊、小勢尾莊、竹圍莊等居民而一致奮起抗日。
過去滿清統治時代為了容易管理,統治者刻意把居住在台灣的人分為河洛人、客家人、及蕃仔。河洛人又分為泉州人、漳州人使之械鬥造成不可彌補的分裂,如此便無人有時間從事抗清的活動,就算抗清其力量業已大幅的減弱。此時林小貓認為團結的時機成熟了。以台灣人對抗日本人的名義將所有居住在台灣的漢人團結起來。更進一步將原住民從對抗進入合作,同為台灣人,即是原住民系的台灣人與漢人系的台灣人對抗日本人。在這種大團結的旗幟下,攻擊日本軍隊就有極好的成績出現。
客家人以五溝水莊長林天福為總指揮與河洛人(福佬人)並肩作戰。原住民系台灣人如萬金莊、赤山莊、清仔墘莊等也奮勇參加。這些混合族群的台灣義民共有一千餘人,聲勢浩大的至潮州城外,協助林小貓等抗日義民軍攻擊潮州城。林小貓將人員分成四隊。林小貓攻北門,林天福攻東門,劉安記攻西門,吳老漏攻南門。日本軍、憲、警集合所有的力量,以求生存。日軍雖以新式的武器及以優勢的火力與台灣人抗日義民軍激戰數小時之後,義民軍突破日方的防守,成功攻進入潮州城。入城後進入辦務署將日本潮州辦務署署長打死。又焚燒日人統治象徵的辦務署及憲兵屯所。並在城內舉行日人受降儀式。
在日本當局接到潮州城被圍的十萬火急軍報,日方也立即多次從萬丹等處派兵來援,此時林小貓在攻擊進行中,無暇亦無力分兵對付日本援軍。但民氣可用,日軍皆被各地聞風臨時組成的台灣人抗日義民軍阻擋於途中無法向潮州解圍。在三十日夜半,日本從海上的「葛城」號軍艦投入陸戰隊,也就是從南方向北方的潮州攻擊,又從鳳山派來混成大隊才突破義民軍防線趕到潮州外。台灣人抗日義民聯合軍與其交戰數小時後,日方的援軍不斷的投入,形成日方無論在火力、人力上皆佔上風。林小貓才下令退散各處。總督府在翌日三十一日乃派大兵對於潮州一帶的三十幾村莊加以大搜索大掃蕩。
林小貓圍攻恆春城
日本在台灣的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及民政局長後藤新平在一八九八年二月正式就任以來,決定對台灣義民軍將採用所謂的「軍事大掃蕩」。並以欺瞞的「招降政策」來配合作業。
到了十一月展開在台中縣及台南縣的軍事大掃蕩,各地報來的成績有:
台中縣的「大掃蕩」乃是十一月十二日開始、至二十三日終止。在這十二天之間:
被日軍殺害者二百二十八人、
被捕下獄三百二十四人。
所獲槍枝五十二枝
台南縣的「軍事大掃蕩」自十一月二十五日至十二月二十七日之間,日軍第三旅團會同第十憲兵隊及各地警察署,「討伐」了嘉義、曾文溪、溫水溪、十八重溪、蕃仔山、下淡水溪左岸等各地區。
1. 被日軍殺害者二千○五十三人。
2. 被捕下獄二千○四十三人。
3. 被焚燒民房五千八百一十三幢。
4. 所獲槍枝一千一百七十四枝
總督兒玉源太郎及民政局長後藤新平對以上成績正在滿意之時,那知在阿緱的林小貓確攻佔潮州城,最不可忍的是在潮州城舉行日本人向台灣人投降的典禮。
另一方面林小貓在攻擊潮州城時也以飛檄號召在恆春的抗日軍起來響應。又因總督府親自督導的「軍事大掃蕩」以致各地的抗日首領皆率領部眾避風頭而南下,有一部人暫時集居於恆春的馬公古莊。於是以盧松元、陳福得、薛崎之等當地的首領為中心,聚集抗日義民一千餘人。以林小貓的抗日模式,團結各種台灣人一致抗日。武力足以與日軍抗衡,於是在一八九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圍攻恆春城。日軍被襲無法守住交通要道,並失去有戰略要塞的虎頭山,只求平安而退守城內。
虎頭山一失則恆春難保,恆春日本守軍以電報向上級求援,並告以實情,總督兒玉源太郎得悉,指示除了陸軍以外,海軍亦立即進入戰場。台南日軍第二旅團接到命令,即動用日本海軍以「凱旋丸」登載援兵從台南安平開抵屏東車城。如此可避免沿途龐大抗日義民軍的阻攔。援兵從此登陸而行軍趕到恆春,又因恆春接近海岸是在半島之上,日軍也以艦上砲火從海上協助日本陸軍猛烈攻擊抗日義民軍。義民軍在敵軍增援下,乃佔領城外的虎頭山要地而奮勇作戰。眾多從枋寮至車城的義民軍多處防禦日軍必經要地,因日軍利用海上軍艦,無形中使陸地上的防禦皆失去了功能。原本處於劣勢的日本恆春守軍此時也配合海上來的援軍,出城向台灣抗日義民軍夾擊。於是、虎頭山被日本援軍奪去。抗日義民軍前後受敵。即在圍攻恆春後的二十一天退散。
總督府誘騙林小貓
日本軍方對台灣義民軍無法以軍事取勝,台灣總督府即再次展開假招降的騙局,於是派專管招降事宜的總督府事務囑託官.白井新太郎及台南縣囑託官.富地近思等人,與打狗(高雄)的富商陳中和、鳳山街長陳少山、鳳山富商林璣璋、台南縣參事許廷光、阿緱辦務署參事蘇雲梯等御用紳士進行對林小貓的遊說工作。這些人進入加禮山(當時稱該地原住民為加禮番,所居山區為加禮山),加上以林小貓的兒子林豺業已被日軍俘虜釋回等方式向林小貓勸降。
林小貓正在山中準備攻敵,對勸降之事毫不為所動。日本當局欲想誘騙林小貓頗費心機再三透過御用紳士以甜言與利誘加以勸說。
陳中和及林璣璋連袂訪林小貓,陳中和以辜顯榮為例,說明辜極力支持日本人,日本人對他也不錯,他近日將獲得台灣鹽務總館的組合長。也就是台灣鹽業的獨佔,其利益之大為由向林小貓說明。
林璣璋接著以鹽業的製造、運輸、販賣等工作將分配給與合作的人,這稱為「收攬人心」,把利益與合作人士分享。又以不合作的下場來恐嚇。
陳中和和林璣璋二人一唱一合,以兵威以利誘,讓林小貓無言以對。
林小貓的實際情形是十分惡劣的。日本人在民政局長後藤新平的主政下在一八九八年八月頒布「保甲條例」(律令二十一號),把原創立於中國宋代王安石之手,於清國亦利用此保甲制度,加以強化。(保甲條例七條之一 :使之為警察政治負起補助責任,而成為台灣統治最低級的基層機構。)此時的保甲制度,在警察管轄下負連帶責任,相互監視,相互密告等。對於鎮壓抗日義民軍有很大的殺傷力。又在同年十一月公布「匪徒刑罰令」(律令第二十四號),對日本人認為的「土匪」、「匪徒」警察就可以肆意屠殺的法令。(一八九七年至一九○一年五年間計有抗日義士八千三十人被捕、處死有三千四百七十三人。一九○二年又有四千五百八十一人被執行死刑的記錄。深信不在總督府記錄的遠遠超過此數。)在這二條惡法下林小貓的生存空間十分小。根本談不上擴大武裝。如今二位御用紳士來訪,何言以對。
林小貓仍然是採取持續抗戰。
林小貓以勝利者的姿態在一八九九年四月提出十條要求,兒玉總督對接受這要求。為取信並由阿緱廳發給「十大要求准許書」後,林小貓遂在五月二十日率領部屬下山停戰。被准許的所謂十大要求即是:
1. 同意林小貓居住於後壁林。
2. 對開墾後壁林荒地免除繳稅。
3. 日本官吏不得往來後壁林。
4. 部屬如有犯罪、可提訴於林小貓、日方不得擅自搜捕。
5. 該地方如有犯罪者、由林小貓逮捕交官。
6. 同意林小貓等攜帶武器、如有誤被日方逮捕者、由林小貓交保釋放。
7. 保護林小貓以前所保有的債權、並補償被剝奪的財產。
8. 不追究林小貓等的前非、如有被捕者當即釋放。
9. 日本當局應推誠待林小貓、林小貓亦改過自新。
10. 日本當局應支給林小貓補助金二千圓。
日人偷襲林小貓
總督府民政局長後藤新平對林小貓的條件的內容視為有如美麗的花朵,是讓人看的裝飾品,不是拿來當飯吃,也不是要把它變成木材。等到有一天將它拋棄,如同處理枯萎的花朵一樣。所以等待時機,欲將林小貓等除之而後快。 林小貓等在有條件的招降下,在後壁林(在小港鄉東南三公里處)專心於開荒土地及經營製糖業。一時家業興隆,生活也頗為安定。
在總督.兒玉源太郎及民政局長.後藤新平指使之下由總督府警察本署長.大島久滿次出面,在於一九○二年五月二十五日召集台南、鳳山、阿緱、蕃薯寮(旗山)四廳長及第三旅團.第十憲兵隊等幹部。下達命令消滅林小貓等原抗日義民軍,先由警方突擊林小貓宅,並有軍方在後強力支援。
五月三十日清晨,鳳山廳警察隊向林小貓的住宅發動偷襲,然後發出信號,使砲兵陣地猛轟林小貓的住宅,此時天降大雨,雷雨交加,砲轟威力頓失。日軍待命於後壁林、溪州的大隊人馬,立即包圍林小貓的住宅。 林小貓雖然知道情勢不妙,但也毫不示弱的出來迎戰。日軍又砲轟擊到日暮,然後才有膽進入林小貓的住宅。不幸這位抗日台灣民族英雄林小貓戰死於自家的前庭。
當場死者有男四十一人、女二十五人、兒童十人。總共七十六人。屍體遍地,而林小貓的妻子也一同罹難。日軍殺了林小貓還嫌不夠、同時在後壁林格殺了居民五十六人、逮捕婦人三十二人。總督府並不以林小貓的死亡就結束,又在鳳山、阿緱二廳的管區內繼續發動警察搜索及軍隊武力掃蕩,自五月三十日至六月四日,假藉抗日義民嫌疑犯的罪名殺了三百二十人。其他以所謂「臨時處分」名目而殺害者不可計數。曾在攻潮州城時擔任居民起義總指揮的林天福,他雖已歸順但也在被殺之內。與林小貓有親交的溪州(林園鄉溪州村)富戶楊嘉、壯丁團長林漏太、林占魁、及吳萬興、林雄生等均被殺害。
日本人佔台第一階段是從登陸至佔台南為止,也即是一八九五年五月二十九日至一八九五年十月二十三日止。
其後第二階段是台灣人的「七年血戰」至一九○二年五月三十日日人偷襲林小貓陣亡為止。在第二階段依日人在台北地方法院、台中地方法院、台南地方法院所公布的合計資料從一八九七年至一九○三年有四千三百九十個案件,被捕六千三百七十九人,判死刑三千二百四十八人,無期徒刑八百人。其他以臨時處分、行政處分即業已被殺身亡者不計在內。
第三階段是到一九一六年西來庵事件為止是又經過十四年的武裝抗日,總計台灣人武裝抗日二十一年。時間相當的長,台灣人的不甘受外來統治有以下各章節俱體的表現。
日本人於一九三四年在台北植物園內,設立建功神社。此社為悼念日本人在台灣陣亡、殉難的一萬三千一百八十二名日人立神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11882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