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中南部掀起一陣旋風的「奶茶販賣機」,每天售出超過萬瓶,業者強調現做現賣每日限量,保證新鮮不含防腐劑的奶茶。
但本刊日前接獲爆料,指這些奶茶品質大有問題,不是酸敗,就是未依規定標示或登載不實。
本刊日前接獲讀者爆料,質疑今夏最火熱的新飲品奶茶販賣機,某些業者販售的產品,沒有按食品衛生法規定,標示有效日期、成分、製造工廠等資訊,對消費者一點保障都沒有。

這類產品標榜當日限量現做現賣,不含防腐劑,保存期限不超過三天,6月2日,本刊實際買了一瓶福知招牌拿鐵奶茶送去高雄輔英科大保健營養系實驗室,專門負責食品檢驗的助理教授李政達,經檢測後發現,號稱當天早上才出品的招牌拿鐵,生菌數竟然高達12000RLU,是標準值200 RLU的 六十倍。
李政達老師說:「生菌數超標的飲料,消費者喝下肚,可能會引起噁心、噁吐、胃痙攣和腹瀉等症狀。如果以量化來比較,不久前我們實驗室才剛隨機採樣公廁馬桶,當時馬桶坐墊的生菌數數值為1900 RLU,換句話說,你們送來化驗的飲料比馬桶蓋生菌數多了近七倍。」
為何福知的奶茶生菌數會超標到如此誇張。負責檢驗的李政達助理教授在看過本刊所拍攝的工廠作業影帶後指出,煮茶從沸騰擺放至陰涼期間,最容易孳生微生物,危險溫度帶在七度到六十度左右,合格工廠都是利用急速冷藏法,確保製茶過程中,將生菌數降至安全標準。
福知的工人卻使用電扇代替,加上工人的衛生習慣不佳,現場又悶熱,奶茶的生菌數很容易超標。
本刊實際從福知奶茶販賣機買了一瓶「招牌拿鐵」,送到高雄輔英科大保健營養系實驗室,專門負責食品檢驗的李政達老師說:「生菌數超標的飲料,消費者喝下肚會引起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專門負責食品檢驗的助教李政達表示,招牌奶茶的生菌數比公廁馬桶蓋多了7倍。
不久前我們實驗室才剛隨機採樣公廁馬桶,當時馬桶坐墊的生菌數數值為1900 RLU,而你們送來化驗的飲料比馬桶蓋生菌數多了近七倍。
這些奶茶究竟怎麼來的,本刊調查,每天早上五點四十五分,一男子開著銀色七人座休旅車,載著飲料到福知奶茶販賣機補貨,跟著送貨的銀色休旅車數日,本刊才發現福知的煮茶工廠位於仁武區八卦寮偏僻郊區的鐵皮工廠內,一走近就見到煮茶的不鏽鋼鐵桶隨地擺放。
五月三十一日早上九點多,當天氣溫逼近攝氏四十度,兩名工作人員一上班,一人輕鬆打扮,穿著背心脫鞋,蹲在地上隨手打開擺在地上的鐵桶,用手直接沾已煮好放涼的紅茶試甜度,只見工人的一隻手指,在三個鐵桶迅速進出,放進口中,實在噁心透頂。
接近中午時,工作告一段落,一名工人坐在推車上休憩,邊玩手機邊搓腳,隨即把降溫的紅茶用剛剛摳腳的雙手,抬進冷藏室。六月二日,工人一樣是打赤膊蹲地上煮茶,只是這一天工人發癢的地方,似乎從腳ㄚ變成上半身,只見打赤膊的工人,邊工作邊搓身體,讓記者直接聯想到「濟公贈藥」。
福知的製茶過程很明顯已違法,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衛生安全法規,食品加工過程,食品原料跟食品容器、棧板等不得放置地面上,廠內工作人員全程須戴帽子、口罩以及手套(不透水),工作前人員容器皆須消毒,福知的工廠都沒有。
販賣機奶茶不衛生,製茶工人摳腳抓癢打赤膊,產品超噁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11879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