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逼格必備技能複雜腕錶的應用

曾經,老鄧有一次去參加國內鐘錶專家圈子的座談會,有一位資歷很老的前輩在台上講到將近尾聲的時候,忽然現場傳來一陣「噠噠噠」雜音,接下來就看到台上的前輩訕訕地按了一下他戴的表的按把,然後跟我們解釋到,原來是他怕自己講過頭,那天特地戴了一支鬧鈴表,上台前就先調好預計該講完的時間,時候到了就會鬧起來提醒自己。

這大概是近年我親身碰到最戲劇性的一次、使用者將機械表的複雜功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當時前輩跟我們解釋過後,台下隨即起了一陣騷動(可能還有掌聲),我猜想大家的反應應該跟我差不多,一方面是覺得這麼做真帥,但另一方面卻也覺得這其實蠻無謂的,因為大部分機械鬧鈴表的時間並沒辦法設得太準(你可以發現它們鬧鈴針的刻度多半是15分鐘一格的就知道誤差有多大了),以一場30分鐘左右的演講來說靠這個來提醒應該還是很容易講過頭吧。不過真的還是很帥。老鄧必須很老實地說,高級機械表的複雜功能絕大部分都沒什麼用,就算某些有若干用途的也可以很輕鬆地同樣在你身邊找到替代方案(沒錯,就是iPhone),勉強去用它往往只是心酸的。

一個成熟的買表人(或許也包含賣表人)應該要誠實地接受,所謂機械表的實用性其實是個假命題,嘗試在日常生活使用它們主要是在讓你覺得好過一點,不要讓自己覺得十萬元的三針表跟二十萬的計時碼表能做的事都差不多(但事實就是如此)。不過我並不反對在生活中使用機械表的複雜功能這件事本身;應該這麼說,我們在買表的時候不必太執著於「因為有某某需求—>所以要去買某某複雜功能」的邏輯,因為大部分的真相都是「因為迷上了某某複雜功能—>所以想辦法找出一個需求來當藉口」,想買勞力士米高斯的多半都是因為覺得閃電針很騷包,會說因為現在3C產品的磁場太強所以需要防磁表的多半都是在說服自己。

我的意思是,買表的時候不用找那麼多理由,坦誠面對「自己就是因為覺得閃電針很帥所以想買米高斯」的事實,閃電針很帥就是它的價值所在,無關防磁實不實用,只要說服得了自己接受那個價差,喜歡就是最好的理由。

然而一旦買了以後,我反而建議應該多多發掘這些功能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比如說開高速公路的時候可以試試看計時碼表外圈的測速計算出來的跟車子時速表顯示的一不一樣(請注意安全),天氣好的時候也不妨對對看手錶上的月相跟天上的是不是真的差不多;

在這樣的過程中,坦白說,應該會讓你再次確認這些功能真的沒什麼用,但你會發現它很好玩。平常我們老愛說玩表玩表,然而真正的玩應該是要建立在跟手錶的互動上,進行這樣的操練為的不是真的要靠這支錶帶來什麼便利,而是要增加它在你生活中的存在感,讓你真的有「玩」到表,而不是只拿來看時間,甚至是鎖在保險箱裡。過去我好像也舉過同一個例子,日本的表評家廣田雅將被人家問到計時碼表能拿來幹嘛,結果他的答案是「泡麵的時候很方便」。像這種用法說無聊也真是夠無聊了,不過另一方面老鄧也覺得這才是真的體會到玩表的醍醐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09049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