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剛剛從業內獲知最新消息並於撰文前從相關人士處獲得確認:
2017年SIHH
(日內瓦高級鐘錶沙龍,下稱日內瓦鐘錶展)
又將發生兩大重大變化:
1,再次增加7個新品牌參展,其中2個傳統大牌,5個獨立製表品牌。
2,將開放一天公眾日。即向來「封閉」的日內瓦表展將轉向半封閉。
延伸消息:
1,2017年的香港「鐘錶與奇蹟展」Watches&Wonders展將比前三屆擴大品牌規模;
2,2017年的香港「鐘錶與奇蹟展」Watches&Wonders展參展品牌不一定和SIHH2017完全一樣。
解讀1:2017年的SIHH又將發生兩大變化
為什麼是「又」?
因為2016年SIHH已經相對於多年不變的品牌格局,立時增加了9個高級獨立製表品牌(參考《鐘錶遊》SIHH2016前的報導:名表業重大消息:SIHH2016日內瓦表展的新變局),令業界嘩然。此次一年還未過去,2017年的SIHH已經確認更有5個獨立製表品牌參與進來。這簡直是要把高級獨立製表屆全部囊括進來的節奏。
新增的5個獨立高級品牌
分別增加了MCT、Ressence、Speake-Marin、Romain Jerome和Grönefeld這5個獨立製表品牌。其中Speake-marin、Romain Jerome和MCT如果還有一些熱愛獨立腕錶的朋友們聽說過的話,Ressence和Grönefeld對大多數人來將就完全陌生了。
圖示新增的5個獨立高級品牌
還不熟悉這5個獨立製表品牌的,可以從圖了解它們。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分別為MCT、Ressence、Speake-Marin、Romain Jerome和Grönefeld的腕錶。
同時,離開SIHH幾年、又回歸SIHH2017的芝柏(Girard Perregaux),還帶來了同集團的著名的另一高級製表品牌雅典(Ulysse Nardin)。
一直在巴塞爾表展參展的雅典和缺席SIHH幾年的芝柏,將加入2017年SIHH!
如此,2017年的SIHH品牌陣營又一下子增加了7個之多!品牌總數立刻變為創造歷史紀錄的31家(2016年增加後是24家)!
2017年SIHH(日內瓦表展)
31個參展品牌全圖
這個變化,為什麼說是名表業的」特大消息「?
因為從這個變化,非常明顯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大的表展巴塞爾鐘錶展已稍顯頹勢。而日內瓦表展則在不斷」招兵買馬「、吸引到更多品牌的參與和抱團。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和全球鐘錶行業相對疲軟的重要階段,發生這樣的變化也是大勢所趨。因為整個行業的市場、銷售手段、推廣手段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只有及時應對和隨機應變才能有出路。兩大鐘錶展同樣如此。
SIHH主辦方、FHH(瑞士高級製表基金會)主席Fabienne Lupo女士在接受采訪時也被問到有沒有可能,像百達翡麗、蕭邦這樣的巴塞爾表展大戶也會加入SIHH?Lupo女士對此問題不置可否。實際上,在瞬息萬變的今天,又有什麼不可能?
為什麼開放一天公眾日?
不了解SIHH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其中變化之大。了解SIHH歷史的都知道,這對於SIHH來講是歷史性的變化。因為SIHH--日內瓦高級沙龍,之前之對獲邀者開放,即只對發出邀請的全球重要媒體、經銷商和個別VIP客人開放,不對公眾開放,即不對外售票(巴塞爾表展憑購票入場)。
這是SIHH應對新市場和當前經濟狀況的不得而為之的被迫之舉,也是明智之舉。用SIHH主辦方、FHH(瑞士高級製表基金會)主席Fabienne Lupo的話講是「一次嘗試」。這樣可以讓更多的觀眾和潛在用戶接觸到SIHH。
聽說20日開放日當日票價在每人80瑞郎(人民幣500元左右)左右,稍高於巴塞爾表展的日票(65瑞郎)的價格。實際上就我本人私下了結,其實每年SIHH除獲邀邀請函入場外,實際已經存在高價「門票」進場(好像有每人幾百瑞郎之巨)的情況。但這也只是聽說,不做確實消息而論。
解讀2:2017年的SIHH給2017年W&W帶來的變化
很簡單,2017SIHH的參展品牌變化了,2017年在香港舉行的第四屆「鐘錶與奇蹟」展(2013-2015年為每年一屆,2016年未舉辦,暫定為今後每兩年一屆。簡稱「W&W")參加品牌肯定會有所變化。
但是是否所有參加2017SIHH的品牌都將參加2017年的W&W?
那可不一定。首先SIHH和W&W官方還沒有明確消息。另外有些將參與2017年SIHH的品牌,由於之前參展合同緣故,可能有部分還都會參加2017巴塞爾表展。為了減少展會浪費,它們不一定都參加2017年九十月份的香港的W&W。
還據了解,如同W&W被稱為SIHH在亞洲的」小SIHH「,SIHH未來可能也會在美洲地區(美國)進行同樣的複製版的SIHH。
SIHH2017展覽信息
地點:日內瓦
參觀方式:獲邀入場(憑邀請函)
其中1月20日除外(對公眾開放,可憑票進場)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