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踢到鐵板! 他嘆鄭捷「彷彿人間鬼魅」
2016-05-11
93
分享
北捷殺人犯鄭捷昨晚槍決,曾在看守所內輔導他的教誨師黃明鎮得知後,嘆了一口氣,他直言,鄭捷是他遇過非常特別的死刑犯,犯後毫無悔意,且個性偏激、傲慢、自我,越來越硬頸,聽不進去他人的話,甚至訝異殺人後「還能待(活)這麼久」,彷彿是身在人間的鬼魅,認為鄭捷是網路世界製造出的造孽者。
他訝異法務部這麼快就執行槍決,但他認為,社會各界應該也都覺得,「終於!」
監獄先生輔導鄭捷也踢到鐵板。(圖/取自中時電子報)
黃明鎮說,鄭捷近來較少參加聚會,不太看新聞,也不太看聖經,幾乎都在看守所內看書。他回憶過去和鄭捷接觸的狀況,直言鄭捷是他過去輔導的死刑犯中,非常特殊的人物,可說是異類,因為「心中無神、目中無人」,想法自我、偏激,沒有任何情感,且鄭捷只要發現媒體寫了他在看守所的情形,就會不爽身邊的人向媒體放話,怒斥:「不要替我講!」
教誨師眼中的鄭捷「彷彿人間鬼魅」。(圖/取自中時電子報)
黃明鎮說,從鄭捷的字跡來看,隱約也可看出他的個性。黃說,鄭捷總將自己的名字寫得又大又潦草,除了顯示出他的自我,也顯示他因長期沉迷網路世界,導致似乎不太會寫字。
他認為,鄭捷究竟為何會變成這樣,實在是一個謎,不過,他過去和鄭捷訪談時,鄭捷曾透露,過去每天至少打網路遊戲17個小時,研判他現實感完全缺乏,就是長期沉迷網路遊戲所致,「是網路世界製造出的造孽者」,對他伏法感到嘆息。
黃明鎮牧師長期以基督教信仰從事犯罪防治、矯正、修復工作,且前往全台監所輔導教育受刑人,而有台灣「監獄先生」之稱。他曾分析震驚社會的鄭捷一案,他說,鄭捷可能屬於「解離性人格」,沉溺於電玩或小說等虛擬世界,喪失現實感,分不清楚現實與虛擬的差距,像是電玩遊戲中殺了人可以得到獎勵或再復活,才導致自己對於殺人卻無感。
基督教更生團契總幹事黃明鎮被稱為台灣「監獄先生」。(圖/取自中時電子報)
黃明鎮同時呼籲,預防犯罪須從家庭開始,因為俗話說「六歲定終身」,他希望父母要為孩子樹立榜樣,「愛的教育」是最重要的,讓孩子有規律、知輕重。
※延伸亂亂讀
標籤雲 受刑人 基督教 教化 教誨師 牧師 矯正 輔導 預防犯罪 鬼魅 黃明鎮
張正翰的媽媽、爸爸還有弟弟,一家三口一早來到祠堂,跟正翰說,殺害他的惡麼已經伏法了,對於痛失愛子的張媽媽而言,事發至今將近兩年,每天都是煎熬,如今惡魔接受司法制裁,真的讓被害人家屬,可以把痛苦放下一點點,張媽媽除了謝謝法務部長,也告訴自己要為了正翰堅強,悲劇發生已成事實,但日子還是得過下去。
張媽媽、張爸爸還有張正翰的弟弟,一早就來到祠堂,要告訴正翰,殺害他的惡魔已經伏法了。一家三口鞠躬道謝,不只謝謝司法,更謝謝法務部長,因為事發後的每一天,對被害人家屬而言,真的都是煎熬,雖然說兇嫌已經接受司法制裁,但其實不管怎麼樣,寶貝兒子沒了,都是張媽媽心中永遠的痛。
▲張正翰家屬。(圖/中天新聞)
不管外界對於這麼快速的執行死刑,是持贊成還是反對意見,張媽媽用奪眶而出的眼淚,告訴外界,這樣的結果,真的是被害人家屬,心中一劑強心針。
張媽媽知道,再怎麼痛正翰也回不來了,而且貼心的正翰,一定也不希望,自己一直深陷在失去他痛苦的泥淖中,只能堅強,不斷的告訴自己一切都結束了。
鄭捷伏法 廢死聯盟被狂酸 他發文力挺網讚爆
2016-05-11
27
分享
鄭捷兩年前在北捷列車上隨機殺人,奪走4條人命,震驚社會;最高法院上個月宣判鄭捷死刑定讞,19天後,法務部長羅瑩雪昨(10日)傍晚5時簽下執行令,晚間約8時47分執行槍決,死刑存廢議題再度受到關注。有網友在批踢踢實業坊八卦板PO文「Re: [問卦] 廢死聯盟現在有什麼感想嗎」,文中肯定廢死聯盟的貢獻,被鄉民推爆。
▲鄭捷昨晚閃電伏法。(圖/中時電子報資料照)
極具爭議性的死刑存廢議題,一直以來都引發正反兩方的討論。鄭捷伏法後,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臉書發文表示,死刑沒有嚇阻效果,只會有模仿效應,感嘆說「我們的政府,別殺,別只剩下殺。」發文一出,馬上被不少反廢死的網友洗版。不過PTT有網友發文力挺廢死聯盟,被鄉民推爆。
▲廢死聯盟被罵翻,但有網友發文力挺廢死聯盟。(圖/擷取自PTT)
網友aa3ch發文指出,其實廢死聯盟也蠻慘的,他們除了推動廢死,更耗費很大的心力在救援冤案,蘇建和、莊林勳、劉秉郎、徐自強,到前幾天的鄭性澤,這幾個曾經「判決死刑定讞等待槍決」的人還能活著走出來,幾乎都可以說是廢死聯盟救出來的,鄉民對這方面的貢獻幾乎是零,「啊不過人家努力在救人的時候,鄉民幾乎絕口不提,推動廢死就要被酸爆,我都搞不清楚槍斃死刑犯是有比救回無辜的人更重要就對了!」
原PO進一步提到,廢死聯盟之所以會推動廢除死刑,而不是單純的救援冤案或司法改革,是因為他們發現救援冤案的速度,往往趕不上政府執行死刑的腳步,而在司法被改善以前,死刑的存在仍然會造成冤殺,所以最快的方法反而是直接訴求廢除死刑。最後,他說,你可以不認同他們的理念,但不代表你可以抹煞他們的貢獻,尤其當你根本沒出力,甚至可能在扯後腿的時候。
※延伸亂亂讀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