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妹女廚師靠自己走向廚神之路...展現八年級的火焰人生
1993年出生的李茹芳是山西太原人,酒店管理專業畢業。一向對烹飪感興趣的她在2010年畢業後,選擇放棄對口專業的工作,在同為廚師的哥哥的指引下來到北京開始學習鐵板燒技藝。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2015年底她回到家鄉,在太原一家酒店的餐廳謀求到一份稱心工作,成為了超五星級酒店裡唯一的女廚師。(圖/文 山西新聞網 宇巍)
2013年,李茹芳獨身一人前往天津,有工作經驗、廚藝好、外貌出眾,淨身高1米72的大個子,這些硬指標讓她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在這個行業,女鐵板燒廚師是非常吃香的,大部分的顧客都會選擇女廚師為其服務,所以女廚師的收入一般是男廚師的兩倍以上。李茹芳才20歲出頭,每個月就能掙到近萬元,跨入了高薪藍領一族。
李茹芳說:「我看上去是個內向的小姑娘,其實骨子裡是男孩性格,閒不住,總想出去闖闖。」2012年,李茹芳學習鐵板燒技藝略有小成後,本想著在北京大展手腳一番,不料中日關係在當年陷入「冰點」,而像鐵板燒這種在人印象裡的純日式餐飲自然要被冷落。那段時間,李茹芳想改學西點,但在父母和哥哥的勸阻下堅持了下來。圖為李茹芳提前10分鐘進入廚房,工作從10點開始,但她會先檢查食材數量與質量,然後開始小料的製作與調配。
李茹芳將蔥花、蒜泥等剛做好的小料密封並貼好日期準備冷藏。酒店有嚴格的食品安全制度,為了保證小料的新鮮,這批原料會在規定時間內使用,一旦過期將立即全部處理掉。
從左到右依次擺放的是:銅帽、鏟子、叉子、刀子。李茹芳說這是她的「武器」。
李茹芳整理自己的廚師帽,她希望能夠以乾淨、專業的形象面對客人。「廚師帽一般都是白色的高帽,戴上這種由生態棉製作的帽子操作,有利於衛生,可避免廚師的頭發掉進飯菜中。」李茹芳介紹道。
這種廚師鞋一年四季都要穿,不但可以防滑,還可以避免被掉落的刀具砸傷腳。
李茹芳在整理餐廳的餐具。除了要完成本職工作,鐵板燒廚師還肩負為客人介紹菜譜、指引位置等工作。
餐廳主廚趙法師傅的刀工出神入化,這讓李茹芳羨慕不已。在日本料理的世界裡,特別重視刀工技術,因為這與一道料理的美味與否息息相關。李茹芳雖然是日式鐵板廚師,但她也對其他崗位的工作也充滿興趣。在工作閒暇之餘,李茹芳會到趙法師傅這裡偷學兩招。
李茹芳正在一絲不苟地清洗鐵板燒設備。她說,這個十人的包間就是她的「戰場」,鐵板燒的製作形式就是完全把廚房搬到就餐處,和客人進行交流,讓客人在品嚐美食的同時,也能夠欣賞到廚師的精湛廚藝。
李茹芳在為顧客烹煎牛排,在澆入少量白蘭地後,用火讓白蘭地燃燒,此時會騰起絢麗的火焰,極具觀賞性。她說:「吃鐵板燒一定要坐鐵板臺位子,可以看廚師揮舞著手中的刀鏟,演奏出一曲鏗鏘有力的交響樂,從而以色、香、味、聲多個角度刺激顧客的感官。」
在客人用餐氣氛熱烈時,李茹芳會耍出拋接刀叉的雜技,以此來給顧客助興。現在吃鐵板燒的人大多是一些商界人士,以及具有消費能力的白領和年輕人,可以說都是一些高消費的人,他們對服務的品質非常看重。
曾有一對外地來太原做生意的夫婦,只要吃鐵板燒就來找李茹芳,若她不在,夫婦倆便扭頭離去。這一來二去,李茹芳還以為夫婦倆相中了她這個人,結果一經打聽,夫婦倆的孩子也是女孩兒,是自己不經意間的服務與廚藝打動了夫婦倆。圖為李茹芳在核對菜單的出品情況。
李茹芳說,他們的工作是朝十晚十,還是比較累的。中午下班一般是一點半到兩點半,下午上班是四點半後,這中間能休息一會,這期間她就在員工區待著,看看手機放鬆一下。
曾是北漂、津漂的李茹芳目前是個宅女,喜歡在家待著,工資大部分交給家裡,基本不亂花錢,沒事兒的時候就在家養養花,看看電視。
對於未來,李茹芳認為要繼續學習,自己懂的還是很少,希望能在鐵板燒技藝方面有更大的提高,畢竟很少有人可以做到興趣和職業兼顧。
轉自騰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06742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