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Baselworld深度解讀勞力士全新3235機芯

2016巴塞爾展,勞力士再一次放出「大招」——全新的32系機芯3235隆重登場。關於這款機芯的前世今生,表態網邀來「勞力士第一人」朱磊(@麵包哥啊)深度解讀。

* 本文內容版權歸表態網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朱磊(新浪微博:@麵包哥啊)

鐘錶鑑賞家和資深評論家,中國勞力士第一人,表態網出品人。曾與鍾泳麟先生共事並擔當中國最大鐘錶論壇總版主與意見領袖,著有《勞力士大全》、《歐米茄投資購買指南》等多本著作,在中國歷代鐘錶媒體發表的鐘錶評論影響今天國內眾多腕錶愛好者的收藏觀,被譽為中國最權威的勞力士百科全書。

不是專業,而是多年專業

瑞士的品牌,在我看來分兩種,一種叫品牌,一種叫錶廠。「品牌」相對簡單,無非是找人設計、找人代工,然後打廣告,最後做市場,把產品賣出去,這種類型的品牌占到瑞士的絕大部分,嚴格意義上講它們都不能叫作「錶廠」,只能叫作品牌。剩下的,就是自己有製造能力的,尤其是有專業機芯製造能力的,我覺得這樣的品牌才可以稱之為「錶廠」。

在所有有製造能力的錶廠裡,我覺得勞力士算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廠家。其實,勞力士最早是和別人合作,找人做代工,在代工了很多很多年以後,這家代工廠變成了勞力士自己的產業,或者說自己旗下的工廠,和其他的品牌完全不同,這在瑞士來說,也算一個經典案例。

嚴肅地說,瑞士真正有自己不間斷製造機芯歷史的廠家,絕對是屈指可數,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拿某一個和勞力士產量和地位都差不多的品牌來講,它的基礎機芯製造就停了很多很多年,差不多從70年代一直停到2000年。

自己停止製造機芯最大的問題,是自己沒有辦法通過設計和製造的機芯來體現自己的思路。雖然買回來的公用機芯,稍事修改或不怎麼修改也走得很好,但這樣的機芯就跟這家品牌完全沒有關係。我以前舉過一個例子:我自己訂一批ETA 2892機芯、2824機芯裝在我自己的品牌裡,也會走得很好,只要稍加調試就可以。因為公用機芯的基礎素質很好,只要稍加調試就可以走得好,但那並不是我這個品牌的能力,而是ETA機芯的能力。

所以縱觀瑞士錶廠這麼多年,真正連續、不間斷製造機芯,並且形成自己機芯的哲學理念的,其實真的非常非常少(應該沒有超過五個)。這個東西不是現在大股東有錢有勢,買一些設備買一些設計買一些大師能彌補回來的。

所以呢,我認為勞力士是具有自家機芯哲學廠家的代表。

我們可以把勞力士的自動機芯揀出來看一看。從早期的棺材仔,也就是泡泡背年代,勞力士就有了自己的自動機芯發展思路:半封閉的結構、走時精準、使用方便、耐用好修,太複雜的功能都不涉及。這個思路一直延續到現在。大概在1953年、1954年的時候,勞力士推出1030機芯;然後再出了1130機芯,裝配在自己的自動大三針表上;之後到1959年,勞力士出了著名的1960機芯;再後來到1963年,勞力士發展出了自己的1520機芯;到了1965年,現代勞力士自動機芯出現了1570機芯——這是很多人熟知的勞力士最堅固、最耐用,而且是自動上鍊效率極高極高的一款機芯,它和歐米茄的564機芯並稱當時最好用的兩大機芯。之後勞力士的機芯一直秉承當年的設計思路,就是一個半開放式的自動夾板、削桿式的自動陀、擺輪微調走時。這個設計思路一直延續到1977年的3035,然後延續到1988年的3135,然後再延續到如今最新的3235,可以說每十餘年勞力士就更新一次自己機芯的基礎款,但思路一直沒有變,理念一直沒有變,哲學一直沒有變。而且,主力機芯完全沒有用過外廠的東西,都是純正的自產,完全是自己設計、自己製造的機芯,所以為什麼說勞力士的質量有所保證?我想這和它多年以來在機芯設計製造上堅持自己的哲學有關係,甚至說這才是勞力士的精神:改造,但不改變初衷。所以呢,你把勞力士各個年代的自動機芯如果依次擺開,就會發現,它們就是一家人,遺傳基因很強大,就像,即使每個零件、每個夾板都在變,但都沒有脫離開最初的基因,也沒有離開百年前腕錶機芯設計的思路:精準、耐用、方便。

很多人熟知的勞力士1570自動上鍊機芯

說到「精準、耐用、方便」這3點,應該說是從手錶誕生以來,機芯製造一直都在追求的事情。作為表首先要「準」,這也是為何各家品牌都在不斷地去追天文台標準、各種測試、各種比賽成績,這些讓自己的產品精準的理由。因為「好的表要準」是大家的基本共識。其次,動力在逐步逐步地增長,在自動表出現以後,大家覺得不用手動上鍊,動力有了更充足的保證,但當時動力都只有30幾個小時,不到40小時。如今自動機芯已發展這麼多年,大家對動力有了新的需求,尤其是很多周末休息的白領,可能週末不戴錶,於是逐漸對動力長度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周五晚上放下到週一早上表還能繼續走這樣最起碼的要求。

這也是這些年所有真正肯在手錶機芯上下工夫的廠家的共同追求。比如萬國的七日鏈,比如歐米茄反覆在升級使用的同軸擒縱,還有一些快速調節裝置等等等等,都是為了這樣的追求。

3235,更準,更久,更穩

今年勞力士的3235機芯,我覺得也是在這三方面有自己獨到之處,第一,保證它的走時超級精準;第二,是保證它的有效長動力;第三,是保證它方便使用,比如極高的能量輸送和上鍊效率,更加方便的日期調節裝置,以及防磁零件等。

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3235的特點,我總結下來,六個字:更準,更久,更穩。可以說一切依然秉承勞力士「尊重傳統、依託科技」的哲學理念,有條不紊地往前推進。

第一,更準。我們知道之前瑞士天文台的標準,是每天-4到+6秒,五方位、三溫度測試。勞力士從去年開始推出一個新的標準:頂級天文台精密時計(Superlative Chronometer),是每天-2到+2秒,將以前的天文台標準更加提高了一個檔次。有趣的是,勞力士的吊牌也從以前的天文台紅漆吊牌(其實不是漆)更換成綠色的超級天文台吊牌。而其實關於勞力士的精準度,戴過的人都知道,它本身已經很精準了。我想現在勞力士品牌對自己提出新的要求,可以說是給自己定了一個更高的標尺。

勞力士綠色超級天文台吊牌

勞力士為了達到這個精準度,用了很多專利。據資料顯示,今年的機芯改動有14項目專利,包括裡面用了最新的「鏤空擒縱裝置」(Chronergy,意譯)。這個全新的「鏤空擒縱裝置」有什麼好處呢?以前槓桿擒縱(以前全瑞士99%的廠家都是使用槓桿擒縱)大概只有1/3的力量是可以從發條傳到擺輪,而這個新的擒縱結構可以讓發條的效率提高大概15%,也就是說幾乎一半的能量可以傳到擺輪,這樣就能節省大量的能量。另外,這種鎳磷制的擒縱還有一個好處,它與傳統的鋼製擒縱不同,不會受到磁場的干擾。

新型Chronergy擒縱系統

在這種新的擒縱叉上,合成的紅寶石只有125微米,比上一代的標準的槓桿擒縱小了50%。這樣擒縱叉的性能提高3倍,尤其是LIGA(電鑄微製造技術)製作出的順磁擒縱叉和擒縱系統的能量利用就更高了。

全新電鑄微技術製造的這套擒縱系統,對整個機芯的精準度起到關鍵的作用。先說它的優勢,剛說到擒縱叉寶石的厚度只有以前的一半,接觸面比以前大了一倍;第二是槓桿效應,較之前有所提升;第三是鏤空的設計,使擒縱輪和擒縱叉的重量都變輕了,降低了慣性。其實降低慣性這件事情精工十幾年前已經做過,倒不是太稀奇的技術,但對於尊重傳統的瑞士人尤其是大廠勞力士而言,還是很有挑戰的。好處顯而易見:更準、不受干擾,且節省能量。但對民間維修者,會是很大的問題,因為擺輪、擒縱輪、擒縱叉的特殊性,以後民間可能就很難維修了,只有送回勞服去調整。這也是瑞士廠家這10年的經典做法:回歸專業。

從目前的擺輪來看,3235的擺輪臂和擺輪的接口處也有了不同,據說運作也更為穩定。此外擺輪上有4個金螺母,這是秉承勞力士以前的工藝,可以微調到每天誤差在1秒之內,特別穩定。

我們從機芯分解圖還可以看到,游絲也是採用最新的藍鈮游絲,而擺輪夾板也是延續勞力士非常有特點的雙臂擺夾板,看起來固若金湯,非常穩固!擺夾板上還有個可以微調擺夾板的金色螺絲,這也是勞力士的最新專利。

第二,更久。3235的動力,從原來的3135的大約48個小時,到現在新機芯的70個小時,也就是可以走3天。我們週五晚上放下,週一早上拿起它依然會走,兩天不戴完全沒問題,這滿足了很多人的要求。實際上我覺得7天動力並不那麼實用,3天動力就足夠。因為太長的動力會產生過大的力矩差,準確度會受影響(除非再加裝衡能裝置)。70個小時,等於說是以前迪通拿的動力儲存標準。

勞力士還採用一個非常精密的機器,這種機器在發條盒的切削過程中,可以把發條盒的內壁厚度減少一半,以前裝的發條長度僅在這一項上,就可以多出大概10多個小時。再加上發條整個的薄度也有所增加,這就是發條動能就從原來的48-50個小時增加到了70個小時的秘密。此外,勞力士對齒輪組也做了修改,包括齒形的修改,使之比以前效率更高、更耐用。使用全新高效能潤滑油,讓機芯壽命更長,穩定性更高。

從整體板路講,機芯看起來跟以前沒有太大區別。我覺得,第一是發條盒從尺寸上看,應該是比以前有所增加;再一個,整體板路比以前更厚實了,因為這個機芯也很大,超過了以前的27 毫米;然後,整個甲板的設計非常厚,而且很穩固。它的夾板依然是幾乎3/4封閉的夾板,來保護它裡面從發條盒到二輪、三輪、四輪,到擒縱叉的運作。

第三、更穩。和之前主力機芯3135不同的是,3235自動上鍊的結構現在變成了軸承式。這樣在運作過程中會避免它蹭到自動夾板,擺陀不會蹭到自動夾板,就不會發生蹭傷,壽命也因此更高。而以前的削桿,如果用的時間長卻不進行保養的話,削桿系統會產生鬆動,導致擺陀蹭到自動夾板。從避震器看,勞力士也是採用了自廠設計最新的避震器,這點是非常值得一提的,因為在整個瑞士的機芯製造業裡,幾乎沒有人自己製造避震器,因為這個零件雖然製造起來難度不大,但很多廠家認為這是沒有必要的,所以基本上都是英加百利(Incabloc)或者凱服(Kif)兩個避震打天下。但勞力士這些年,一直在使用自己製造的避震器,就是向市場宣告:我什麼都可以,什麼都可以做好!

另外一個非常值得一提的點,勞力士這回把日期調整的功能重新做了修訂,我看了下結構圖,設計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四齒轉換輪,又簡單又高效。直接可以隨意設定日期,就沒有所謂的盲區了,再沒有晚上不能調整日期等規定了。同時,表把調節的位置非常容易找到,調整日期和星期的速度也更快、更舒服。

另外要講一下,現在這款機芯只用在間金款41毫米的Datejust上,我估計明年會普及到全鋼。現在39毫米的珍珠型也在使用這個新機芯,很多朋友問我Submariner、Sea-Dweller,及其他潛水錶什麼時候會用新機芯?我覺得用這個機芯的尺寸和3135有較大不同,暫時還不太可能用到運動款上,如果用到運動款上,那運動款的殼型尤其內部的尺寸就需要做調整。我估計勞力士會把313系列先用完,消化完這些庫存後,才可能把32系列的機芯用到運動款、潛水款上。所以,估計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想入一隻32系列的勞力士了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06207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