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竹聯幫教父---已故陳啟禮的傳奇一生,看得我都哭了!

當年, 陳啟禮這個黑幫老大所犯下的江南命案成為一個時代的終結, 甚至轟動了整個世界。 在他離去之後, 這段歷史變得更加清晰:曾經千夫所指的案犯, 不過是一個政治的犧牲品,

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10月4日晚, 陳啟禮在香港病故, 走完65年的坎坷人生。

陳啟禮, 台灣第一大幫會「竹聯幫」前幫主, 如今依然被奉為該幫的精神領袖。 而他不僅僅是一名黑道大佬, 他所做的事情遠遠超越了黑道事業——因為當年犯下江南命案, 陳啟禮這個名字連同這起政治謀殺案傾覆了蔣氏王朝, 轟動了整個世界。

在他去世後, 人們用「台灣教父」稱號, 來評價他一生的傳奇。

黑道教父的身後事

陳啟禮並非出身草莽, 他的父親是一名司法官員, 他也算是官宦子弟。 1949年, 籍貫江蘇的陳啟禮隨父母到了台灣, 住在眷村。 當時, 台灣本省人與外省人的鬥爭非常激烈, 陳啟禮在上學時多次與本省籍學生打架、毆鬥, 這成為了他踏入黑社會的主要原因。

上高中後, 陳啟禮加入了以外省人為主的「竹聯幫」, 綽號「鴨霸子」。 16年後, 他被推舉為總堂主。 擔任幫主的陳啟禮帶領弟兄們與各黑幫火拚,

不斷擴大地盤, 尤其是在成功擠壓當時勢力最大的「四海幫」地盤之後, 「竹聯幫」聲勢猛漲, 一躍成為台灣第一大幫會, 成員達到十幾萬人。 直到1984年江南命案案發之前, 陳啟禮的黑道事業如日中天。

正因為陳啟禮和「竹聯幫」的過人本領, 才得到了台灣情報部門的「青睞」, 成為暗殺美籍華人作家江南的執行者。 然而, 陳啟禮沒想到, 這起命案使他被迫亡命天涯, 最終客死異鄉, 而他一手打造的「竹聯幫」也從此日漸式微, 四分五裂。

如今, 離開台灣11年, 陳啟禮終於可以如願回家。 10月18日,

他的遺體將用包機從香港移靈回台, 「竹聯幫」將以隆重儀式安葬這位精神領袖。

這位傳奇人物的葬禮註定是一場「江湖盛事」,讓台灣警方如臨大敵。要知道,上一次台灣另一位黑道老大「蚊哥」許海青的葬禮舉行之時,各幫派動員「黑衣人」不計其數,造成臺北市交通癱瘓、民怨不斷。而這一次主角換成了台灣黑道教父,場面只會更為盛大。

據警方掌握信息,陳啟禮葬禮期間可能會有成千上萬名幫派分子前往悼念。為了防止「竹聯幫」大串聯,重振「第一幫」聲勢,警方向治喪委員會提出「三不原則」:不得穿著堂口制服,不得攜帶黑衣旗幟,不得有未成年幫眾參加告別儀式。

據悉,在陳啟禮告別儀式的會場中,將掛有這樣一副輓聯:「啟節秉乎天,人從俠道知忠盡;禮失求諸野,路斷關河望竹林」。台灣「中央社」評論稱,這副輓聯是「陳啟禮為江南案為國盡忠,而後來卻有家不能歸的人生寫照」。

打開潘多拉魔盒之人

「吳敦一槍是從這裡(腦門)打進去,(江南)就斃命。董桂森上去再在肚子補了兩槍。」2004年2月,陳啟禮在接受香港鳳凰衛視採訪時,談起當年暗殺作家江南的經過,表情淡然的他似乎是在講述別人的故事。

1984年的10月15日早晨,「竹聯幫」總堂主陳啟禮親自帶著兩名「小弟」吳敦和董桂森,蹲守在位於舊金山市郊江南寓所的車庫內。在江南準備開車出行之時,他們用了三顆子彈結束了這位美籍華人作家的生命。

江南與陳啟禮乃至整個黑道素無冤讎,給他招來殺身之禍的是他發表的著作《蔣經國傳》。這本涉及蔣氏王朝「秘辛」的傳記在美國的中文報紙上連載刊登以後,台灣當局曾多次試圖干涉未果。

江南命案震驚了整個美國,媒體紛紛將矛頭指向台灣當局。美國聯邦調查局從勘查兇案現場留下的破綻開始,一直追蹤到陳啟禮等人。一個月後,陳啟禮和吳敦在台灣落網,董桂森稍後也在南美被抓捕。事實上,陳啟禮和吳敦是在台灣大規模掃黑行動「一清專案」中被捕的——在美國的巨大壓力下,台灣當局不得不做出姿態。他們以為,交出江南命案的作案者,就能夠有所交待高枕無憂了。

然而,陳啟禮不愧是一名老江湖。早在作案之前,為了防萬一遭滅口,他將一盤錄音帶交給了他的「竹聯幫」兄弟張安樂。這盤錄音帶記錄的是台灣「軍事情報局」高官與陳啟禮的對話,前者授意陳刺殺江南。陳啟禮被捕後,這盤錄音帶落入了美國聯邦調查局之手。

在鐵證面前,時任台灣「總統」的蔣經國於1985年1月10日下令逮捕軍情局局長汪希苓、副局長鬍儀敏、第三處副處長陳虎門。當時,輿論矛頭還指向蔣經國的次子蔣孝武,認為他是整個事件的幕後主使。但這種指控因為沒有證據支持,至今仍是無頭公案。

多年以後提起江南案,台灣媒體仍用「台灣受傷」,來形容這起案件給台灣形象與聲譽所帶來的傷害。黑暗、黑幕、黑金……當時,所有黑色的貶義詞似乎都成為描述台灣政治的用語。

而這個黑色的潘多拉魔盒,是由黑幫老大陳啟禮一手打開的。

一個時代的終結

多年以來,人們一直在猜測陳啟禮刺殺江南的動機。有人說,他是出於「使命感」和對蔣氏王朝的忠誠,而主動請纓幹掉江南這個「台灣的叛徒」;也有人認為,陳啟禮沒那麼高思想覺悟,他不過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還有人指出,台灣情報部門試圖利用黑幫來開展工作,而陳啟禮也有意倚仗政治勢力來擴大「竹聯幫」,進而一統江湖。

無論如何,陳啟禮當初肯定沒想到,他所犯下大案給台灣帶來的巨大衝擊,更沒想到自己居然在無意間為終結一個時代充當了推手。

江南案塵埃落定,而關於台灣的民主與自由的爭議越演越烈。不僅島內民運人士的呼聲日益高漲,連一貫力挺蔣氏家族的美國,也在江南案製造的震驚中開始向台灣施加壓力。

台灣坊間一直流傳著蔣經國有意讓蔣孝武接班的傳言。而江南命案扯出蔣孝武的名字,讓蔣經國進一步意識到蔣氏王朝已經無法繼續傳承。無奈間,蔣經國只好將蔣孝武「流放」到新加坡,讓其從此淡出臺灣政治。1985年8月16日,蔣經國在接受美國《時代》週刊採訪時,更是首次表態不考慮蔣家人繼任「總統」,並明確指出「中華民國國家元首應依憲法選舉產生」。

1986年3月,台灣當局成立「政治革新」小組,研究台灣的政治改革。一年後,蔣經國宣布解除長達38年的戒嚴令,開放黨禁、報禁,台灣政治從此走上一個前所未有的軌道。

就這樣,「陳啟禮」三個字被鐫刻在一個時代之中。在詭異的政治風雲中,一個黑幫頭子和一個「總統」的名字被放在一起相提並論。在2004年接受香港鳳凰衛視採訪時,陳啟禮淡淡地笑著說:「我一點都沒覺得自己是為蔣經國做這件事,也沒想過這是為誰做的。」

「陳董」的最後歲月

犯下江南命案後,陳啟禮被判了無期刑。不過,之後他兩度獲得減刑,在1991年終於獲得假釋出獄。接下來的5年時間裡,陳啟禮當回他的「竹聯幫」幫主,繼續他的黑道事業。

不料,台灣當局在1996年發起一個名叫「治平專案」的掃黑行動,陳啟禮事前收到風聲,倉惶逃往柬埔寨避風頭。

豈料這一走就踏上了一條不歸路。因為始終在台灣警方的通緝黑名單上,陳啟禮11年來沒敢回過台灣的家。外界並不瞭解他是否在搖控指揮竹聯幫,但毫無疑問他成為了這個幫派的偶像。據陳啟禮向媒體透露,就連台灣司法機關給他在金邊宅子發去的傳訊件中,也稱他是台灣幫會的「精神領袖」。

在金邊的陳啟禮,不少人說他「已經不問江湖事了」。近年來在媒體上出現的他,多是白髮蒼蒼的形象,安坐在白色別墅的游泳池邊泡功夫茶。時而發發牢騷,指責台灣當局對他不公。

但陳啟禮註定不會成為一個無所事事的糟老頭子。他在柬埔寨開展了不少生意,並且熱心公益事業,多次組織在柬台商賑濟當地的貧民。作為一個長袖善舞的人,他打通了柬埔寨上上下下各種關係。人們尊敬地稱呼他「陳董」。

可是,「陳董」的不甘寂寞,又為自己招來一次麻煩。2000年7月,在柬埔寨台商協會長遇到槍殺後,陳啟禮出現在媒體上,高調批評柬埔寨的治安和柬政府的「無能」,並在媒體鏡頭前炫耀、把玩自藏的各種槍械。

陳啟禮此舉顯然讓柬當局十分難堪。洪森政府立即對陳啟禮採取行動,在他家中搜出11支AK衝鋒槍、8支短槍、1支M79及2000發子彈,陳啟禮因此被捕入獄。

13個月的牢獄之災讓陳啟禮吃盡苦頭。他在獄中中風,假釋出獄後又遇到另一個打擊——他的父親在台灣病逝,而他因為是一名通緝犯,無法回台恪盡人子之孝。這是他一生中最深的傷感與遺憾。

而這時,陳啟禮被診斷患有胰腺癌,情況不斷惡化。這些年來,他不斷求醫問葯,直至在香港的醫院病逝。

「已經原諒了他」

陳啟禮病故後,江南案中陳啟禮的同犯、目前已成為電影製片人的吳敦說:「政府對鴨霸子太不公平。一個幫國家做那麼多事的人,竟然被逼得有家歸不得,必須亡命海外,實在令人心寒。」

即使當初自認是「替天行道」,陳啟禮都無法抹去殺害無辜的事實。然而,他也應死而無憾了,因為台灣已經給予了他原宥與寬容。媒體在報道陳啟禮魂斷異鄉的消息時,無一例外都帶著些許同情。而公眾也沒有把他視為一個反面人物。一位民眾對記者說,「陳啟禮是一個講義氣、重感情的血性男兒,事父至孝,有別於一般民眾對黑道人物的刻板印象——好勇鬥狠、無惡不做。」

在他離去之後,一段歷史變得更加清晰:這個當年在江南命案中被千夫所指的作案者,實際上是一個政治的犧牲品,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在得知陳啟禮病故的消息後,江南的遺孀崔蓉芝說:「早已原諒了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03917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