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鑽石價值的測定標準中,有4C的概念(克拉、淨度、車工和顏色),而在名表的價值評定中,也有3C的標準——功能(Complication)、工藝(Craftsmanship)和文化(Culture )。
l 功能
鐘錶本身就是一門科學,創新的思維從一開始就沒有停止過。由於手錶的機芯體積較小,而且需要在有限的空間中,把基礎的時間顯示,以及日曆、星期、月份等天文曆法,甚至是打簧報時等複雜功能統統表現出來,無論是視覺、還是聽覺;無論是微觀的片段時間,還是宏觀的宇宙運行,都能夠體現在手錶中,這確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而投入更多人力、物力以及財力製造而成的多功能表,其價值自然也會水漲船高。近來面世的積家Hybris Mechanica à Grande Sonnerie堪稱世界最複雜的手錶,其擁有的26項功能不僅改寫了手錶的歷史,更將製表技術的收藏能量發揮到極致。
常見的手錶功能
功能類型 錶款類型 報時 自鳴表 問表 響鬧錶 曆法顯示 簡單曆法表 年曆表 萬年曆表 月相表 天文表 計時 計時碼表 雙秒針分段計時碼表 飛返計時碼表 時間顯示 陀飛輪表 回跳指針表 跳時表 日常運用 時區表 潛水錶 潮汐表 動力儲存表 綜合型 超級複雜功能表
l 工藝
手錶的外觀體現了不同時代的審美標準,而各種貴重或創新的裝飾材料在手錶中的運用,則是通過人類的智慧與雙手,使冷冰冰的零件最終劃為具有生命的計時器,可謂化腐朽為神奇的妙法。對於名表而言,無論是錶殼、錶盤,還是錶帶、機芯,許多外觀件都是因為各類工藝的附加,才使其具有更多的價值,畢竟投入了更多的手工成本。
鐘錶師以外的各類工匠的技藝也都融入到鐘錶當中,小手錶顯現大世界,尤其可以展現藝術的世界。珠寶鑲嵌的錶殼、琺瑯繪畫的錶盤,雕刻花紋的機芯等都採用了其他門類的手工藝,這些也大大提升了手錶的藝術價值。
l 文化
名表的文化不僅有物質以外的品牌文化,也有自身的產品文化。比如:寶璣品牌一直被西方的皇家王室所鍾愛,而雅克德羅品牌從18世紀80年代開始就被大清帝國所推崇,這些都是品牌在發展的過程中所積澱的與眾不同的內涵。每一個品牌都有自己的DNA。
有些手錶是為了紀念人類歷史上的某項重大事件,或者是與鍾錶廠有關的事情,比如慶祝自己建廠的周年時間等,或者是被某個公司或個人定製的產物,這些表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特殊的人文與歷史價值。這些手錶由於特有的製作背景,不僅是博物館收藏的對象,而且由於存世數量少,所以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2009年,一款馬龍·白蘭度擁有的江詩丹頓手錶出現在拍賣會上,這款曾經作為生日禮物的手錶,不僅成為奧斯卡影帝生活的一部分,也成為值得珍藏的歷史遺物。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