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力士恆動系列格林尼治型2雙色陶瓷

勞力士恆動系列格林尼治型2雙色陶瓷

在腕錶行業,要說把高科技陶瓷材質用到極致的應該算是雷達,伊莎系列就是最好的見證。如果認真觀察,你應該不難發現潛水錶的表圈也用到了陶瓷這種材質。勞力士1926年推出了第一隻「蚝式表」,開創了屬於潛水錶的新時代。一直以來,潛水錶的表圈都是單色陶瓷,隨著技術的成熟,勞力士推出了恆動系列雙色陶瓷潛水錶,並為其雙色陶瓷字圈申請了專利。

陶瓷是堅固耐用的材質,具有極強的防刮損、抗腐蝕性能,即使受紫外線照射也不會褪色。對力求創新與完美的勞力士而言,這種材質用來當潛水腕錶的可旋轉表圈再適合不過。蚝式恆動格林尼治型 II是蚝式系列中首個融合Cerachrom字圈技術的表款,新款Cerachrom字圈於2005年推出,採用了全黑色設計。首款格林尼治型的外圈先塗上紅藍雙色,紅色和藍色各占一半,然後加入透明Plexiglas樹脂玻璃塗層。這種生產方式令顏色可透過Plexiglas樹脂玻璃塗層呈現出來,令外圈更具立體感。

勞力士在蚝式恆動格林尼治型 II腕錶上配置紅藍雙色Cerachrom字圈,此設計與1955年問世的第一款格林尼治型的外圈遙相呼應。此字圈更同時體現兩大成果,首先,製作紅色陶質字圈難度極高,因此紅色在陶瓷上甚為罕見;完成紅色部分後,接下來便要調整每顆陶粒的化學成分,由里到外,把半邊字圈由紅色變成藍色,同時更要確保兩種顏色對比分明。

整件Cerachrom字圈紅藍分明,紅色部分代表上午6點至下午6點,藍色則代表下午6點至上午6點。一體成形的字圈,極為堅固,符合勞力士腕錶品質卓越和性能可靠的要求。一如所有勞力士Cerachrom字圈,此設計具有出眾的防刮損、抗腐蝕性能,即使受紫外線照射也不褪色,外形亦同樣矚目。

陶瓷光澤使字圈顯得更立體,同時提升了色彩效果,讓人聯想起首款格林尼治型腕錶的Plexiglas樹脂玻璃字圈。上面鐫刻的數字和漸進刻度均以勞力士專利的PVD(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物理氣相沉積法)鍍膜技術填入薄薄的一層鉑金。其深度和啞光修飾,與字圈的磨光表面對比鮮明,產生立體效果,清晰易讀。

新款格林尼治型 II配備紅藍雙色Cerachrom字圈,這個獨特高科技陶瓷組件的出現,亦為勞力士由2005年研發至今的Cerachrom字圈新增數項專利。此設計結合Cerachrom字圈的出眾技術性能,以及格林尼治型的經典雙色造型。

1959年,品牌成功製作出雙色陽極氧化鋁字圈,取代了原有的Plexiglas樹脂玻璃字圈。及後,其他顏色組合相繼面世,如金鋼表款的棕色和金色組合,或1982年推出酒紅色及黑色雙色格林尼治型 II腕錶。然而,在許多格林尼治型愛好者的心目中,紅藍雙色外圈始終是這款腕錶的經典特色。

經過多年研究,勞力士在2005年研發出裝配於旋轉外圈的高性能組件──專利Cerachrom字圈。這個陶質字圈的磨光表面極為抗刮,並散發出深邃持久的光澤,與塗上一層薄金或鉑金且精確鐫刻的數字和漸進刻度形成鮮明對比。勞力士的專業知識為符合所有主要腕錶組件的質量標準和生產技術,勞力士自行研發出獨立製作陶瓷組件所需的專業知識、流程及高科技設備。各工場設於日內瓦郊區的勞力士普朗萊烏特(Plan-les-Ouates)廠房內。勞力士在該處完成所有表殼和錶帶組件的工序,包括鑄造合金或採購其他原材料,以至加工、組裝及磨光。從原材料到Cerachrom字圈的製成品,勞力士全面掌握整個陶瓷組件的生產過程。藉由完整的自家技術,勞力士得以提出創新方案,並能創作出達致品牌規格和質量標準的組件。

勞力士憑藉專業知識,除了黑色陶質字圈外,自2007年起更為蚝式恆動潛航者日曆型及18ct黃金蚝式恆動遊艇名仕型 II製造獨有的藍色及綠色Cerachrom字圈。2010年,品牌在字圈技術的發展上再進一步,成功為宇宙計型迪通拿腕錶研發出一體成形的Cerachrom表圈。及後,其設計不斷演變,由最初的黑色到2013年的棕色,該棕色表圈表款以鉑金製成,特別為慶祝此傳奇計時腕錶面世50周年而設計。這些年來,製作雙色陶質外圈的紅色部分,技術上始終不可能。然而,資源豐富的研究發展部決定接受挑戰,最終成功將Cerachrom字圈的技術性能和格林尼治型的經典雙色美學相互結合。

「Cerachrom」一名源於「ceramic」(陶瓷)的縮寫和古希臘文中解作顏色的後綴詞「chrom」。陶瓷的可用色調受其製造過程所局限。一般來說,顏色的形成來自礦物顏料(mineral pigments),這些顏料需抵受高溫燒制,高溫燒制使陶瓷變得緻密,並得出獨有的硬度。然而,紅色本身沒有穩定的礦物顏料,難以構成Cerachrom組件。雖然如此,勞力士一開始便以秘密過程製作出紅色陶瓷。不過,對品牌而言,此創新技術僅為成功的一半,更準確地說,距離別具意義的紅藍雙色Cerachrom字圈,還有待完成。面對餘下的挑戰,勞力士工程師終於找到解決方案。此巧妙過程包括在標準Cerachrom字圈生產中加入創新的著色工序。這樣,半邊紅色陶質字圈便能變為藍色。此顏色的形成,必需把代表夜間(下午6點至早上6點)的字圈部分,浸漬於特定分量的化合物溶液之中。加入溶液後,陶瓷便會經超過攝氏1,600度的燒結處理,從中變得堅固,並得出所需顏色。在此燒制過程中,陶瓷便會變得緻密,而添加的化合物又會與紅色Cerachrom字圈的基本元素產生反應,形成最終的湛藍色調。

這做法看似簡單,但進行前必須克服重重技術障礙:首先是調配將紅色變成藍色的原始化合物溶液;繼而是均勻地加入適當分量的溶液;再確保兩個色區對比鮮明,界線清晰準確;之後便是決定實際的燒結時間和溫度,以免整個組件變形。以上各項因素都對過程成敗及最終產品的質量至關重要。

蚝式恆動格林尼治型 II是環球旅行人士的首選腕錶。這款精準、可靠、實用的腕錶,專為職業飛行員量身定造,佩戴者可同時掌握兩地時區時間。新一代格林尼治型 II腕錶配備雙色Cerachrom陶質字圈,不僅融合勞力士精湛的制表工藝,更延續了這款傳奇腕錶於1955年問世時的經典風範。

取材自原款的格林尼治型 II腕錶於1982年問世。除了傳統時針、分針及秒針外,此腕錶還配備獨立24小時指針及雙向旋轉24小時漸進式刻度外圈。24小時指針顯示第一時區的參考時間(比如居住地時間),可通過與其相對的外圈刻度讀時。

旅行人士可通過錶盤上的指針獲知地時間。該腕錶採用了設計巧妙的獨立調校跳時指針,佩戴者可以通過上鍊錶冠輕鬆調校時間,不會因此影響分針和秒針的運行,或第一時區顯示。因此,不論何時,旅行者都可以同時讀取所在地及出發地時間,該顯示採用24小時制,可明確區分晝夜時間(例如上午10點及晚上10點)。

如有需要,轉動對應小時的漸進刻度外圈,便可隨時顯示第三時區的時間。而24小時指針便會在外圈上指示出此時區的時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03575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