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最新表態 兩岸將聯手協防南海?

日前,台灣方面邀請有關國際法和自然地理專家登上中國南沙群島太平島進行考察。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重申南海諸島是中國領土,對南海斷續線的解讀應當依據「時際法」原則,按照當時的國際法而非幾十年後才生效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他還提及,通過第三方裁決解決爭議難度很大,還是應當以協商方式予以解決。

近年來,南海周邊國家不斷向中國提出領土主權訴求。他們一面侵占著南中國海的島礁不放,另一面幾近瘋狂的掠奪南海資源為己所用。目前,越南占據中國的南海島礁有28個,菲律賓7個、馬來西亞3個、印尼2個,汶萊1個。這些侵占和掠奪行為於法無據、於理由虧,除了擴大其在南海海域的海洋權益外,也試圖凝聚東協以及相關聲索國在南海爭端中的共識和力量,從而迫使中國接受以「聯合國海洋公約」為南海爭端解決的準據。

然而,「九段線」是上世紀四十年代由中國政府劃定,並為歷代中國政府堅持。現在用40年後才有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九段線」進行評判,顯然是不公平的。而且,中國與部分東協國家存在的南沙爭議焦點不是「九段線」,而是這些國家非法占領部分中國南沙島礁引發的領土主權爭議,這理應由當事國通過雙邊渠道加以解決。

但是隨著美國積極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實施,美國不斷慫恿和支持南海相關國家尤其是菲律賓和越南公開在南海挑釁和對抗中國、利用東協多邊平台和各種場合渲染南海地區局勢緊張、影射中國「不遵守國際規則」、公開無端指責中國在南海的島礁建設,甚至出艦機甚至航母進入南中國海。這顯示出了美國大力炒作南海問題,並企圖以軍事化行動,脅迫或武力方式掌控有爭議的南海海域的野心。

美國不斷以武力施壓,尋求介入南海島嶼主權爭端,導致中美關係緊張。而在南海問題上一直採取「和睦」政策的台灣當局並未沒能躲過爭端。早在2012年,中國大陸與菲律賓在黃岩島發生對峙期間,台灣當局控制的太平島就曾遭到越南武裝艦艇的挑釁襲擾,兩岸民間及學術機構就曾呼籲兩岸應聯手維護南海祖產。其基本設想是共同在南海,進行民事方面的合作並逐漸上升到安全層面。在此基礎上,兩岸建立共同海洋軍事法規和聯合指揮機構,確立聯合的指揮原則和作戰原則,劃分海上軍事控制區、支持協作區和後勤保障區,把中國的海洋國土真正有效管控起來。比如說在南海,台軍控制的太平島可以提供艦船編隊泊岸的後勤保障;在聯軍指揮機構內實現軍事情報共享,兩岸軍隊在各自防區內行使防衛任務,在支持協作區由聯軍指揮機構統一調度協調。

有分析認為,台當局也想維護南海主權,但心有餘而力不足。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台灣當局更多的是從政治方面作出考慮,他們擔心捍衛南海主權,形同與大陸聯手共同對抗美國,繼而衝擊台美關係。這樣的想法似乎有幾分道理,但現實卻是「剃頭挑子一頭熱」。對於美國來說,台灣與大陸畢竟同屬一個中國,兩岸統一也只是時間早晚的事情。因此,在涉及到南海領土主權問題上,美國寧可站在菲律賓這樣的小國一邊,也不會熱衷於在南海問題上為台灣說句公道話。台灣越是消極的維護南海主權,美國越不將其放在眼裡。其結果令台灣在南海問題上自失立場,將祖產拱手讓人。

中國有句話說:「創業容易,守業難」。南海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祖產,如今兩岸同時面對著來自周邊國家和域外大國的壓力,這為兩岸聯手協防南海提供了有利契機。馬英九若能在最後執政期間,進一步聯合大陸捍衛南海主權,這不僅有利於為國民黨爭取更多的民意支持,也將為即將執政的民進黨樹立標杆,從而使其不敢在南海問題上輕易改變現狀,甚至做出有損民族尊嚴和國家利益的事情來。

當前,南海問題已成為民族與國家復興必須邁過去的坎,兩岸只有在南海主權上面當仁不讓,並且守住中華民族的利益底線,才能被亞洲乃至世界尊重並仰望。兩岸攜手共同維護南海權益,符合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兩岸的根本利益,這也是海內外華人華僑的共同心愿。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03477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