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蔣中正伸援手…韓國國父之子 捐台大6650萬

感念蔣中正伸援手…韓國國父之子 捐台大6650萬

感念蔣中正 韓國國父之子 捐台大6650萬元

94歲金信與我淵源深,慨捐始自感恩回饋台灣。

曾任駐華大使八年,被誤解更像台灣大使。

金九有「韓國國父」之稱,他的次子金信捐款200萬美元(約新台幣6650萬元)給台灣大學社科院,創下台大首次外國人捐款、人文系所受贈金額最高紀錄。未來將在台大成立「金信論壇」與「金九講座」,促進台灣、南韓的文化學術交流。

他成台灣與南韓的溝通橋梁

94歲金信的父親是著名的獨立運動領導者金九,在早年中國抗日時期、國民政府遷往重慶時,金九領導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也隨遷到重慶,和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關係良好。

在中國大陸出生的金信,年輕時在中國大陸就讀空軍官校並加入我國空軍。畢業後不久對日抗戰勝利、韓國光復,金信和父親金九返回韓國,並創建當時的韓國空軍。

後來韓國分裂為南北韓,金信從軍職退役後,曾受當時的南韓總統朴正熙任命,來台擔任駐中華民國大使八年,扮演蔣中正和朴正熙間的溝通橋梁。

台大是接到金九基金會捐款的第一所台灣學校,也是台大校內接受到到最大筆外國人捐款。本報資料照片

供米又贈金 結下台韓情緣

台大社科院長蘇國賢表示,金九基金會近年捐款包含北京大學、哈佛大學等世界頂尖大學。金信的父親過去在中國大陸成立韓國臨時政府時,當時蔣中正曾資助金九從事建國運動,不僅提供米糧,也無償贈送20萬美元,金信基於感恩回饋台灣。

而金信在新書回憶錄《翱翔在祖國的天空》中,大篇幅感念台灣和蔣中正。台大政治系系主任徐斯勤表示,2月赴首爾時,金信用一口標準的上海腔國語招呼一行人,還不斷提到早年在中國受到國民政府的照顧,因對台灣特殊情感,甚至把女兒送來台念北一女中。

金信(右前方)目前住在首爾,擔任白凡金九紀念館館長,在各國推廣南韓歷史文化。圖/台大提供

成蔣中正親信 為台赴美奔走

擔任駐華大使期間,金信成為蔣中正的親信,在朴正熙和美國前總統尼克森在舊金山舉行高峰會議時,為避免中共竊聽,就是由金信親自到美國向朴正熙轉達,試探美國如何看待台灣,並得到「蔣介石是被共產黨箝制的中國人民的希望的燈塔」回覆,讓蔣中正「眼裡淚珠閃爍」。

因為對台灣有特殊情感,金信還曾被誤解「更像是台灣的大使」。

轉載 http://a.udn.com/focus/2016/04/20/20119/index.html

金九(韓語:김구,1876年8月29日-1949年6月26日),名昌洙(창수),別號白凡(백범),兒名昌巖(창암), 別稱金斗來(김두래),宗族排行第九,通稱金九。本貫安東金氏,黃海南道海州郡基洞生。是韓國的一個傳奇人物、著名的獨立運動家。早年參與反對朝鮮王朝的東學黨起義,之後因不同原因數度入獄。後來由於出色的政治領導力,金九加入了韓國的獨立運動,且成為領導人。在中國抗日時期,國民政府遷往重慶時,金九所領導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亦隨之遷於重慶;與中華民國政府關係良好。[1] 然而,亦由於他在民間的聲望遠比其他政敵(不少歷史書都暗指這個「政敵」就是大韓民國首任總統李承晚)高出許多,而受到李承晚敵視,最後在戰後被暗殺而死。他在韓國本土被譽為抗日英雄,被現代韓國人尊稱為「韓國的國父」。

轉載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7%91%E4%B9%9D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03439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