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最觸動人心的8個瞬間

日本大地震最觸動人心的8個瞬間

4月14日以來在日本九州熊本縣和大分縣發生了一系列強震。目前已導致42人死亡。

強烈的地震導致了熊本縣活火山阿蘇山的小規模爆發。日本網民常說,如果阿蘇山全面爆發,意味著「日本終了」。

針對阿蘇山爆發的不同程度導致的後果預估

報導稱,地震導致42人死亡,1063人受傷,其中重傷者達到205人,共有20萬人流離失所,在外避難。

下面是災區的照片:

7.3級強震過後,日本熊本縣南阿蘇村的公路從中間斷裂

擁有2500多年著名古蹟「阿蘇神社」被強震震垮。

這場災難中,人們捕捉到了下面這些觸動人心的瞬間,有彰顯了人性的光輝,有的體現了民族性格,發人深省,引人深思。

1.被掩埋6小時,毫髮無損的奇蹟寶寶

4月14號第一次地震之後,只有9個月大的寶寶被廢墟掩埋。

6小時後,寶寶被救援人員救出。

不可思議的是,她幾乎毫髮無損。

被埋6小時安然無恙的奇蹟寶寶Miku

寶寶的爺爺說:「地震讓我們失去了一切。但我們也擁有一切,因為我們還有家人。」

2.日本報紙拼出」熊本加油」字樣,為災區民眾打氣

日本媛新聞社17日的晨報中,將5篇關於足球的報導標題中的7個字用黑底白字突出表示,並組成了一句話:「ガンバレくま本(熊本加油)」。負責版面編排的記者表示,他看到熊本出身的植田直通選手賽後流淚的樣子,就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給熊本的人們加油。

3.避難所裡,與主人相依而眠的「汪星人」

避難所裡,一名女子與她的兩隻柴犬相依而眠。

在感到孤獨和無助的時候,幸好還有忠誠的夥伴陪在身邊。

4.避難所門口,鞋子被碼放得整整齊齊

避難所門口整齊擺放的鞋子

避難所裡的垃圾分類仍然嚴格:可燃、不燃、瓶、罐地震令眾多民眾無家可歸,避難所里人滿為患。但即便如此,日本人仍一如既往地整潔、守序。

5.千人安靜排隊領飯秩序井然

鳳凰記者發文稱:「避難所在供應今天第二頓飯,很豐盛。每人領取一份,有沙拉、意粉、飯糰、炒麵。至少近千人排隊,隊伍排得特別長,拐了好幾個彎,安靜、有秩序、沒人擁擠吵鬧或插隊。一位輪椅女子沒法排隊,遠遠看著,不認識的男子幫她領了,女子感動得快哭了。地面起伏不平,餘震不斷。 」

6.中國領館將4名台灣遊客安全轉移出災區

一名在當地留學的台灣學生向媒體投訴稱,眼見著中國大陸的大使館派車接大陸留學生離開,台灣「外館」卻無法提供具體幫助,只能幫忙找出租車。台灣亞東關係協會秘書長蔡明耀表示,如果台灣人急於離開,「可能自己想辦法比較快」。港媒報導,台灣「外館」沒有辦法幫助在日台灣人脫離險境。

台灣「外館'管不了的,中國總領館管得了。

中國駐日本福岡總領館17日稱,總領館當天將4名被困熊本地震災區的台灣遊客安全轉移出災區。

7.中國留學生首次遭遇地震 日本民眾支招避難

這次日本地震中,有善良的日本民眾對在日中國人伸出了援手:

微博網友@木木子同-起名廢是一名在日本福岡上學的留學生。她說:「這是我第一次遇到這麼大的地震,什麼都不懂。我和朋友去小公園在日本人的見一下去了小公園避難,有日本朋友教她該怎麼做才能不慌張。打工的店長說害怕可以來店裡。沒有絕對的好也沒絕對的壞。都是生命,不祈福可以,但也別說死了活該。」

這些關懷,超越國籍和語言。

8.「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官微發文,為日本民眾祈福。

地震發生後,中國的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通過微博對熊本縣中日友好協會表示慰問:「朋友們,你們還好嗎」。

熊本縣是南京大屠殺元兇前日軍第6師團的根據地。

正因為如此,熊本縣中日友好協會的成員們會自掏腰包,定期召集倖存者赴日本召開證詞聽取會。

而且二十多年來,他們堅持到南京大屠殺遇害同胞紀念館弔唁,年年如此。

這條微博引來將近3萬網友轉發,8千多條留言。很多網友為熊本祈福,祈禱日本民眾能盡快度過難關。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16日在官微上強調「大屠殺等歷史不能忘記」,同時表示「反響出乎意料地好,很高興看到網友們的理性思考與人道主義」。

最後發一張微博上傳得特火的圖:中國團團把最愛吃的竹筍,送給了受傷的日本熊本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03069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