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不堪「雨擊」 桃園道路坑洞這1個月通報6168件

不堪「雨擊」,桃園市道路坑洞這1個月通報6168件。(記者李容萍攝)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大雨大雨一直下!導致桃園市多條車流量高的道路,路面不堪「雨擊」、大小坑洞變多,汽機車行駛猶如「跳曼波」般顛簸,機車騎士沿途看到這麼多坑洞補不勝補,更是心驚驚,路平成了他們最想要的「小確幸」。

桃園市政府養護工程處統計從3月15日迄今天近1個月,共接獲道路坑洞通報高達6168件,已修復5897件,市府今年編列9億2000萬元針對38條路基損壞道路進行年度歲修。

養工處接獲民眾通報的道路坑洞件數,以蘆竹區富國路最多,其次是平鎮區金陵路、大園區中正東路。

養工處接獲通報後,要求委託養護承包商在4小時內趕往坑洞地點,先以瀝鎂土臨時修補,避免用路人發生意外,但近日春雨綿綿,路面積水,補進去的瀝鎂土不易穩固,必須等氣候轉晴才能做大面積的區塊修補。

不堪「雨擊」,桃園市道路坑洞這1個月通報6168件。(記者李容萍攝)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桃園地區這幾天春雨下不停,市內多條車流量高的道路,路面不堪「雨擊」、大小坑洞變多,汽機車行經時變得顛簸,有些坑洞雖被三角圓錐暫時圍住,避免機車騎士「坑」傷,但尖峰時間路幅縮小,車輛擠在車陣中寸步難行,駕駛人罵聲四起。

昨共接獲十二件通報案

市府工務局統計,昨天共接獲民眾通報十二件道路坑洞案,以中壢區四件最多,分別在中壢區延平路、西園路、龍岡路,其他是桃園區中山路、大興西路、蘆竹區榮興路、龜山區忠義路、八德區興豐路,以及大園區大觀路、平鎮區賦梅路等,都出現道路凹陷或孔蓋不平等問題,不少駕駛人抱怨道路品質欠佳,竟不堪「雨擊」,質疑偷工減料。

工務局土木科表示,柏油路面並非完全防水,是高溫高壓層層壓實鋪成,用久了孔隙會變大,雨水從孔隙、縫隙滲入,經車輛不斷輾壓後就出現破損、龜裂,進而產生坑洞,並非偷工減料,請民眾不要誤會。

養護廠商 以瀝鎂土臨時修補

土木科說,接獲民眾通報後,已要求養護廠商在四小時內趕往坑洞地點,先以瀝鎂土臨時修補,避免用路人發生意外,但在連日陰雨下,路面積水,補進去的瀝鎂土不易穩固,就算暫時鋪平,原處仍易產生坑洞,必須等到氣候轉晴才能做大面積的區塊修補。

春雨下不停,中壢區延平路路面出現凹陷和坑洞,坑洞幾乎是一個輪胎大小。(記者李容萍攝)

台中市賴姓女會計坐在陳姓友人機車後座,行經大里區國道聯絡道大里中投段時,因路面坑洞,賴女跌落地面,左手嚴重受傷成殘廢,提告請求國賠,最高法院維持台中高分院見解,認為大里區公所維修道路失當,判決賠償353萬餘元確定。

判決指出,陳姓男子100年10月15日晚上騎機車載賴女,因天色昏暗,現場沒有警示標誌,陳男閃避地面坑洞不及,賴女倒地受傷,左肘關節僵硬攣縮,已達殘廢程度,左側肱骨下端粉碎性骨折,請求國賠413萬餘元。

逢甲大學車輛行車鑑定報告認定陳男沒有肇事責任,大里區公所須負全部責任,大里區公所辯稱,陳男機車上有大燈,案發時仍摔車,顯然騎車超速,指控逢甲大學鑑定報告違背經驗法則,並認為對方求償金額過高,應該縮減;台中高分院判決採信逢甲大學鑑定報告,判決大里區公所須賠償353萬8835元,上訴後,被最高法院駁回定讞。

最高法院維持台中高分院見解,認為大里區公所維修道路失當,判決賠償353萬餘元確定。圖與本新聞無關。(資料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02473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