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自製鏜刀加工大直徑高精度外圓,超實用!

牛人自製鏜刀加工大直徑高精度外圓,超實用!

本文介紹一種加工高精度外圓的工藝。在工具機工作條件受到一定限制時,解決因工序複雜、工作量大等所產生的人為不穩定因素問題,在穩定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達到了節約生產成本的目的,並可推廣至同類產品,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某工程機械套筒(見圖1)φ 300h8外圓及φ 425h8外圓,凸台具有高尺寸精度,其與工件整體中心偏心(2±0.02)mm,與底盤上φ 22H7孔、凸台同偏心。若由車床加工偏心凸台,後續加工中心加工偏心孔時難以保證位置度要求,需加工中心一次裝夾完成。市場上外圓鏜刀加工範圍較小,加工直徑及加工深度難以滿足此工件φ 425h8的加工需求,且工件非批量生產,定製鏜刀成本高、周期長。故本文介紹一種自製外圓鏜刀,結構簡單、製作難度低、加工範圍廣,可解決圖1所示工件及同類型近似產品的加工問題。

圖1 套筒簡圖

1. 外圓加工工藝分析

外圓加工方法通常有四種:車、磨、銑、鏜。在此工件φ425h8凸台的加工中,磨削是不必要的,只對另外3種加工方法進行分析。若所有外圓及凸台均由車削完成,依靠四爪單動卡盤進行調整,(2±0.02)mm偏心距屬於常規加工,易實現。但後續鑽孔定中將成為問題,加工中心在定中時,工件不能旋轉,極值點附近壓表變化值小,無法準確找到偏心極值點,底盤上φ22H7孔與凸台同偏心,兩者間位置度難以保證。凸台精加工若由銑削完成,表面質量及圓度將成為難題,因為數控工具機的插補原理,銑圓是絕對不會圓的,加上工具機絲槓有間隙、主軸轉速與刀具進給搭配不良等因素,精度要求高的圓一般都不選擇銑削加工,而選擇鉸或者鏜,銑削在此工件外圓凸台加工中只能作為粗加工。因此,為保證外圓凸台自身精度及鑽孔位置精度,外圓凸台需選擇車非偏心圓φ330k6及φ225K7為基準,粗銑偏心外圓凸台平衡加工餘量、鏜外圓及鑽孔一次裝夾完成,將車、銑和鏜相結合,並以鏜作為最終加工方式,實現了工藝路線的優化。

2. 自製外圓鏜刀

(1)鏜刀設計思路。

外圓鏜刀與普通鏜刀最基本的區別就是刀尖朝向,加工直徑與加工深度決定了設計結構尺寸,以上因素是無法改變的,因此設計中最重要的就是聯接結構。為簡化結構,刀柄選用工具機自身刀柄,自製刀體通過刀柄與工具機相聯即可。

圖 2

方案一(見圖2)。貼合工件外圓設計套筒式刀體,與刀柄相聯,鋼板厚度4mm,套筒下端面焊接聯接塊,內過盈嵌入可調精鏜刀頭,套筒筒壁均布φ 40mm孔 , 同 時 起 到 減 重 和 減 振 的 作用,設計質量40kg,缺點是質量偏重、加工直徑調整範圍小以及通用性不強,實踐證明此結構更適用於加工直徑與加工深度更小的工件。

圖 3

1.聯接鍵 2.刀橋 3.刀柄 4.頂絲5、7.銷軸 6.加強筋8.可調精鏜刀頭 9.刀杆

方案二(見圖3)。此結構更接近於標準外圓鏜刀,自製刀橋2與刀柄3通過聯接鍵1相聯,刀杆9可調範圍寬,刀杆過盈嵌入可調精鏜刀頭8,精加工可進行微調對刀,刀杆背部加強筋6用於提高剛性,依靠銷軸5、7聯接,避免焊接,易拆裝。設計質量28kg,完全滿足主軸抓重。

(2)刀具安裝及使用方法。

①將工具機自身刀柄用雙鍵及螺栓與刀橋相聯。

②將可調精鏜刀頭過盈嵌入刀杆。

③將刀杆插入刀橋T形卡槽。

④調整刀杆位置於加工尺寸,側固頂絲鎖緊固定。

⑤將加強筋點通過過盈銷軸固定於刀杆背側。

⑥將刀體整體插入工具機主軸中。

⑦為便於加工中心定中,可製作輔助心軸( 見圖4),輔助心軸小直徑一端與加工中心工作檯中心定位,大直徑一端與工件定位,保證工作檯中心與工件非偏心圓軸線同心,便於找正定中。

圖 4

1.工件 2.輔助心軸 3.工作檯

(3)鏜刀特點。

鏜刀幾何參數和切削性能穩定,定位精度和重複精度較高,可保證刀尖位置變化在工件精度允許範圍內,以及加工精度的一致性。刀頭牢固,在切削力衝擊及振動下不易鬆動。加強筋依靠雙過盈銷軸固定,避免焊接變形,拆裝方便。鏜刀結構簡單,調整範圍廣(調整直徑300mm,加工範圍φ 250~φ550mm)。

3. 應用效果

通過實際使用該鏜刀加工的產品,其質量經三坐標測量儀(CMM)檢測,完全達到設計要求。同時依靠此刀具,製作了其餘同類結構共5種零件,加工直徑275~475mm,按時、保質地完成了生產試製任務。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01884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