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拜進廟門有規矩!別擋了神明的路...

很多人喜歡拜拜,卻不知怎麼拜?

更有很多人說不定從一進廟門就走錯門囉!

我們拜訪人家家裡時,

有一定會從正門進入才顯得有禮,

也可讓主人家方便得知來到;

同樣地,入寺廟拜拜也是如此,

如果擋到神明的通道可是失禮喔!

拜拜從進廟門開始 有哪些該注意的禮節呢?

這可是攸關 你的心願大事呢!

趕緊來看看囉....

一、 進出的禮節

由我們面對廟門的右邊進去,

(猶如走路靠右邊一樣)

這邊是神明的左邊,也就是所謂的「龍邊」,

因為標準的座北朝南模式之下,

龍邊是東邊,是太陽升起之地,

所以是陽方及吉方,

出來就由另一邊「虎邊」,

這就是「入龍喉,出虎口」,象徵入吉出凶。

門下方會有一個門檻(台語稱「戶碇」),

門檻原始用意在防水,

但後來劃分內外的意義更大,

因為進入門檻就是我家了,所以是主權的宣示!

因此古代禮儀進出門檻時要彎腰、跨過去,

表示鞠躬禮貌的拜訪,

相反的,如果是來挑釁的,

便會踹踏門檻,表示來「侵門踏戶」。

同樣的,進出廟門也要彎腰跨過去, 不要踩門檻。

廟的正中央也有一個門,

但只供神明和皇帝(現在的總統)進出,

一般人自然不好從這邊進出。

二、 祭拜的順序

道教廟宇的正門口一定有個大香爐,

稱作「天公爐」,

也就是拜天公(玉皇大帝)的。

道教寺廟不管拜哪尊主神, 一律先在廟外的香爐後面站好,

面朝天空拜天公,然後再進主殿拜主神。

佛寺因為不拜玉皇大帝,所以沒有天公爐,

門外那個爐就是要直接拜完插香的。

主神如果為財神爺、城隍爺、土地公,

則須注意神桌底下是否還有虎爺,

虎爺大多置於桌底,小孩喜歡在桌下爬來爬去,

所以虎爺還是兒童保護神,不要忘了拜唷!

三、 甚麼時間可以拜拜

甚麼時間去拜拜較恰當呢?晚上可以拜拜嗎?

只要廟門還開著,當然就可以進去拜!

一般人不喜歡晚上去拜拜,

是因為認為這樣容易被附近

徘迴撿食香火的「阿飄」給「卡到」,

事實上,黎明、黃昏陰陽交替時, 反而是阿飄出沒最多的時間,

猶如上下班是人潮最多的時間一樣,

而且這兩個時候也是

人的正副交感神經轉換之時,精神最差,

所以很多病人、精神官能症者,

都是在這個時候發病,

因此晚上拜拜並不會特別容易「卡到陰」。

能不能踩門檻?(芝辰提問) 有關此一禁忌的說法是因為「門有門神」,門檻是門的一部分,踩踏門檻是不禮貌的行為,會有冒犯神明的疑慮,因此在進入廟宇時,要屈膝跨過門檻,以表示對神明的尊敬。而在我們參訪時,廟公有提到因為有許多年紀大的長者或有身孕的婦女跨過門檻較不方便,為了體諒老弱婦孺,所以將門檻拆除,以方便進出。 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還有提到進入廟宇時要先把左腳跨過門檻,而離開時則要先出右腳,因為中國傳統上是以左為大,以右為小。不過,我們在多次進出開漳聖王廟時,很少有人能記住誰進入廟時是先出哪一隻腳跨過門檻,同學們紛紛表示這也太難了,晉銓還說怎麼可能記得住,但嘉臻說早已是習慣,不需要特別記的,這實在太厲害了!訪問李廟公後他笑說,只要抱持感恩、懺悔、祈福的心意進來,不管左腳右腳先跨都是可以的。

開漳聖王廟的門檻

能不能走中門?(心語提問) 一般廟宇中央會有個中門。聖王廟的曾燕龍委員表示中門是神明出入的道路,不可以任意進出,如果從中門進去剛好遇到神明出去辦事的話會擋到神明,擋到神明的話就會沖煞,因此在古代只有皇帝、位階高的官員、地方長官等人,現代只有總統、行政院長、市長等才能進出,一般民眾不能走。 目前開漳聖王廟為了提醒民眾不要隨意進出中門,平日會使用柵欄提醒,如有神明誕辰或來拜訪,或是長官來參訪才會開放。後來廟公黃先生有提到,農曆七月因逢鬼門開,初一便會關上中門(以前是將廟的大門全部關上,以方便好兄弟走動。)

中門

如何出入龍虎門?(采誼提問) 進入廟宇時要由兩旁的龍虎門進出,曾委員指導我們龍虎門的判別方式如下 :龍門:主神面對大門的左邊為龍門,也就是參拜者進廟時的右邊。 虎門:主神面對大門的右邊為虎門,也就是參拜者出廟時的左邊。 後來李廟公還提醒我們,通常進出廟宇時要龍門進虎門出,原因是因為「入龍口出虎口,好運來壞運去」,他還提供了另一種說法是「龍門進,虎門出」,有「出將入相」的意思。 還有,「進龍門,出虎口」也有吉祥如意、消災解厄等含意。

龍門 浮雕

虎門浮雕

婦女在月事期間、坐月子期間、懷孕時能不能參拜廟宇?(文賢提問) 古代曾有婦女遇月事期間、孕婦、坐月子期間避免進出廟宇的說法。但廟公李先生解釋說,這種說法是認為婦女遇月事期間身上不乾淨,不過現在時代進步了,如果婦女在月事期間要進入廟宇,只要進廟後先用淨符水淨身,淨身時可唸:「前三後四,一二三四,平安嘸代誌,好運來壞運去。」(台語發音)完成儀式後就可進入廟宇。 而坐月子期間婦女應該也會專心坐月子調養身體,如果一定要進出廟宇就參考上面的流程進行就好。 至於懷孕婦女的進出,廟公李先生說懷孕女性當然可以進入廟宇,因為聖王廟裡有供奉註生娘娘,有許多孕婦會在生產前來祈求生產平安,所以這個說法不能成立。

有人說剛辦完喪事的人不可以進入廟宇,有這樣的說法嗎?為什麼?(嘉臻提問) 1月30日小組又去參訪時,剛好遇到芝辰家中剛辦完奶奶的喪事不久,當時便詢問了廟公李先生:「喪事期間的人進廟是對神不好還是對人不好?」李廟公表示這樣不管對神或對人都不好,對神有不敬之意,對人則可能會沖煞。 所以喪事期間或結束後一個月內盡量不入大廟,除非真的有必要的原因。不過李廟公也說,開漳聖王廟屬於武廟,不會像拜觀音或媽祖的廟那麼介意。

小編感想: 其實只要將上述這些基本禮儀顧好, (譬如遵守動線,以免亂成一團) 其餘心誠則靈, 很多人類制定的繁文縟節 在現代社會也不用太拘泥, 否則反而因為顧忌東、顧忌西 而失去原本的誠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01792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