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菸頻傳吸死人 國健署:加快《菸害防製法》修正納管

(新增:各縣市《電子菸地方自治條例》情形)

外電報導美國電子菸吸食者罹患肺病的死亡人數已增至5人,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資料,現有分布在33州的450宗肺病個案未能確定病因,但全部都有吸食電子菸習慣,對此衛福部國健署表示,《菸害防製法》修正草案將全面禁止電子菸,且美國已出現越來越多電子菸危害實證,立法院下個會期將開議,該署將積極拜訪各黨團召委,盼優先排入議程。民團也呼籲不要重蹈美國的電子菸錯誤政策。

根據立法院一讀通過的《菸害防製法》修正草案,將不再管電子菸有無尼古丁或有無菸品形狀,只要是電子菸,包括電子菸的製造、輸入、販賣、廣告等都不可,但此條法案至今仍未被立委排入議程,仍待立院再審、進入二三讀,至今已卡關一年半。

衛福部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組長羅素英說,美國最近出現越來越多電子菸的危害實證,因此國健署日前發布新聞稿呼籲民眾撥打檢舉專線,希望民眾加入吹哨者行列,加強管制電子菸;對於修法進度落後部分,羅說,立院下個會期即將開議,各黨團也在選召委,如召委名單確定,國健署將積極拜訪各黨團召委,盼優先排入議程。

針對校園學生吸食電子菸頻傳,國健署表示,目前新竹市有通過《電子菸地方自治條例》,已能針對學生校園吸菸行為進行開罰,而台北市、新北市及台中市都正在擬定《電子菸地方自治條例》,該署會全力協助支持,彌補修法空窗期。

台灣拒菸聯盟成員,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強調,美國政府因為輕忽,「開放成年人選擇、禁止青少年使用電子菸」政策才不到十年,就已經讓美國年輕世代付出慘痛代價,造成家長恐慌。

姚思遠指出,美國CDC疾病管制局近期不斷公開呼籲民眾「不要使用電子菸」,密西根州政府已率先宣布自9月4日起禁售所有加味電子菸,舊金山市則將於明年開始禁售,麻州更以「電子菸背後靈」為題,推出「行屍走肉篇」、「校園鬧劇篇」、「不受歡迎篇」、「討厭鬼篇」系列宣導短片,強調電子菸刺激青少年大腦、控制行為、影響情緒等危害,但這些都是亡羊補牢,台灣政府不能重蹈覆轍、開放新興菸品。

美國使用電子菸而罹患肺病死亡個案持續增加,據美國CDC及媒體報導,許多病人吸食的電子菸都含有大麻常見成分、四氫大麻酚(THC),以及醋酸鹽維他命E。

高雄榮總戒菸治療管理中心主任薛光傑說,美國開放電子菸多年,現使用者高達900多萬人,各款電子菸成分複雜,如THC會讓人放鬆、產生幻覺,若長期使用會成癮,而醋酸鹽維他命E是維他命E的變型結構,用途是抗氧化,可避免產品變質,但維他命E為脂溶性,長期吸入累積體內將增肺癌風險。

薛光傑指出,電子菸多含有亞硝胺、丙二醇等有毒物質,吸入體內後會引起身體危害,特別是許多使用電子菸者會混用多種品牌,但各品牌電子菸成分複雜、口味多種,對身體危害難以評估;另有人認為電子菸可助戒掉紙菸,但經研究證實,許多人即使利用電子菸戒掉紙菸,卻無法戒掉電子菸。

薛光傑說,美國因電子菸取得方便、口感多變,吸完後身上又不會殘留味道,深受青少年喜愛,每年使用人數增加50至70%,甚至是翻倍成長,相對台灣尚未開放電子菸,青少年取得較不易,濫用情形不比美國,但電子菸成分複雜,為避免損害健康,仍不應使用。(黃仲丘、沈能元/台北報導)

​電子菸頻傳吸死人 國健署:加快《菸害防製法》修正納管

保三大隊曾查獲電子菸油8115瓶、煙彈3014盒,市價約6百萬元。資料照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9/node213625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