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近代史來說,在共產黨完全統治了大陸地區後,我們都以為在當時的領導人政策之下應該不太會有過於富裕奢華的生活,不過其實在1980年之後,中國對外的開放越來越多,才開始有小康和安定的家庭,也在同時出現了第一代先富有起來的「土豪」,這些照片記錄了下了當時的生活點滴。
1. 一個有電視沙發的家庭,明顯看到衣服材質已經比較有品質,一家和樂融融的畫面。

2. 這張照片是1980年的北京,在西城區一間普通的15坪傳統四合院中,有一家子正享受著周末時光,全家7人聚在一起吃涮羊肉,雖然只是中等收入的工人家庭,但已經足夠一家子過上優渥的生活了。

3. 在當時要看到這樣的建築是真的比較富有了,這棟別墅位在江蘇省華西村中一位村民的家。因華西村被視為近代農村的雛形所以被稱為「天下第一村」,當時整個村子裏面有80%的人口從事工業生產,剩下則是商人或是農業,不過整個村子的產值卻遠超過當時很多的都市人。

4. 漸漸進入小康的人民,物質充裕的人家還買了電視機,圖中的這戶人家就買了最新的日本彩色電視,而且窗戶上還裝了空調。

5. 這張照片雖然還是黑白照,但可以看得出家中的電子產品很多,從電視到有麥克風的收音機還有電風扇,以及坐的椅子已經是沙發了,全家的穿著也開始有設計感,不是一般的素色衣服,以當時來說算是數一數二的有錢人了。

6. 攝於1984年的照片,這一家子是住在河南臨汝縣的農民,值得注意的是這家子已有洗衣機了。原來是這個家的主人當時因為聯合村中18戶的農民們一起做煤窯生意,所以一年可以賺將近180萬台幣,在當時是非常多的產值,不僅因此買了10間新房子,還外加高檔家具裝潢。

7. 除了上一張的人家有洗衣機外,慢慢有些金錢充裕的家庭購入了冰箱,這張是1987年的上海一戶人家,因為冰箱壞了請維修人員到府來修。

8. 電腦也慢慢進入人們的生活,這是1994年的一位建築工程師花了3萬多人民幣(約14萬台幣)買了一台美國生產的AST486型號電腦。
9. 當時的人若家中有台汽車,就可以算是中產階級了,這是1994年時一位華西村的村民正要開自己的小轎車出門做事的畫面。

10. 80、90年的人若是金錢充裕的話,不少人開始重視教育問題。而這張1988年的照片是當時廣東中山市,一個有錢的農家為家中女兒買了一台鋼琴,讓女兒學琴的畫面。

11. 這張照片是1997年時,一戶上海人家家中女兒的房間。因為女兒喜歡足球和音樂,所以房間牆壁上貼滿了明星的海報,而梳妝台上還有擺了許多化妝品。

12. 1990年時,內蒙古自治區一位牧民的家,當時她高中畢業後就回到家鄉,發展養殖業和運輸鄉產業因此致富,家中除了電視和收音機還有電話。

13.這張是北京一戶人家於1994年拍下的照片,最右邊的先生當時已經65歲,退休的他以前曾經是北京業餘藝術團管絃樂樂隊的隊長。而每到周末他就會和兒孫們一起在兒子的家裏一起演奏樂器,享受天倫之樂。

14.攝於1980年的上海,這一家子正在過生日,但80年代時,要在生日時吃到西式的蛋糕可以說明這家子收入一定不普通。

News18 拾報信義小辣椒:1994出生我舉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9/node200061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