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8日
在Facebook上分享
分享到twitter

(大阪18日訊)日本大阪在週一早發生里特製6.1級地震,京都、兵庫、滋賀和奈良地區受影響。日本氣象廳警告未來數天或會出現另一波大餘震,呼籲民眾小心。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週一被觀測到震度6弱的強震,是日本繼2016年12月28日茨城縣北部地震造成兩人受傷後,再度觀測到震度6弱有感地震。這也是氣象廳從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開始統計以來,第一次在大阪府觀測到震度6弱地震。

氣象廳地震津波監視課長松森敏幸表示,未來數天或有規模相若的餘震,當局亦指建築物或有倒塌危險,呼籲民眾提防並遠離有危險地區,同時小心下雨會引發山泥傾瀉。
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教授平田直就稱,在地震強烈的地區未來也有可能出現同樣程度的餘震,並提醒市民要記得2016年熊本地震餘震所引發的災情,吁保持謹慎。

此次地震屬淺層地震,以地震震源深度計算分為4種類型:震源深度在0至30公里內稱為極淺地震 (very shallow earthquakes);在30至70公里稱為淺層地震 (shallow earthquakes);在70至300公里稱為中層地震 (intermediate earthquakes);而300至700公里就為深層地震(deep earthquakes)。

地震震源深度越淺,對地表的破壞力越大,深層地震震央距離地面比較遠,地震能量傳送時間較長,當能量抵達地面時已衰減不少,因此地面搖晃程度較低。相反淺層地震距離地面比較近,能量傳送時間短,地面搖晃程度比較高,破壞力也因而較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9/node191648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