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 / 歐美怎麼也想不到,98年前的一張紙,給如今中國送去萬億美元寶藏

ケビン| 2018-02-25| 檢舉

對於北極,有人說它是上帝留給人類頭上的一頂皇冠!在廣闊的北極地區,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包括天然氣、煤炭、電力、風力、淡水、金屬和生物等資源,例如潛在的可開採石油儲量為1000到2000億桶,天然氣在50到80萬億立方米左右,煤田儲量11000億噸以上,還有達到世界的5.4%的淡水儲量。

而面對遍地寶藏的「無主之地」的北極地區,周邊國家對其一直是垂涎不已,目前包括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挪威等北極圈國家都已經「磨刀霍霍向豬羊」。然而尷尬的是,由於中國很晚才開始進軍北極地區開發,並且在北極地區沒有領土,所以想要建立科考站都沒有地方建。而直到我國著名探險家高登義在前往北極科學考察的一次偶然機會中,才從英文版的《斯瓦爾巴條約》獲悉原來中國是《斯瓦爾巴條約》其中一個協約國。

而說到《斯瓦爾巴條約》,還要從上世紀說起,當時歐美列強通過該條約規定締約國擁有在斯瓦爾巴群島開展合法規范的科學調查活動,當時段祺瑞軍閥就受法國邀約草草簽訂了《斯瓦爾巴條約》。但誰也沒想到,就是這麼一個簽名,給現在的中國留下一個大開北極開發大門的鑰匙。除作為簽約國帶來的免籤等旅遊優待外,《斯瓦爾巴條約》的簽訂也成為中國可以進入北極科學考察提供了法理依據。

《斯瓦爾巴條約》部分內容

面對這項條約,即使歐美和加拿大萬般不爽,也只能乖乖承認中國擁有開發北極的權利!在2000年左右,我國就兩次派遣「雪龍號」破冰船去北極進行科學考察,在2004年,中國群島的科考小鎮新奧爾鬆建立了北極科學考察的基地黃河站,成為第八個在此建立北極科考站的國家!從而順利在北極「安營紮寨」。

如今的歐美怎麼也想不到,當年自己創造的引以為豪的條約文化這次竟然白白幫助中國鋪了一條通往北極寶藏的光明大道!但估計更讓他們出乎意料的是,幾十年後的中國成長得會如此之快!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9/node185063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