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就要強軍,強軍方可安國!從「天眼」到「北斗」、從國產航母到量子計算機......沒錯,這幾年,我國的軍工科技成果可謂井噴爆發。而當前的中國也正處於一個大可為的機遇期,可越是在取得成績之時,我們就越要有憂患意識。
同時,我們能夠取得這樣的可喜成績,自然也離不開那些在軍工領域默默付出的科學家,他們為祖國的強大作出了難以估量貢獻。為此,我國也不斷推出各種獎勵來鼓勵這些科學家,以及提高他們的榮譽感!比如這屆春晚節目,就報導了兩位對我國軍工科研事業做出卓越貢獻的人物。
首先介紹的是這位,第6屆全國道德模範、「敬業奉獻模範」、中國導彈專家譚清泉。據軍報介紹,入伍40多年來,他鑽研了某型號導彈的五大專業,破解了200多項難題,研發軍用訓練裝備80多件,多項成果獲軍工科技進步獎。
而譚清泉有個座右銘「寧可讓生命透支,也不讓使命欠賬」,長期透支的工作,使得譚清泉的身體出現嚴重病症,後被確診為肺癌,但做完手術後,不到4個月的譚將軍就重返部隊,繼續工作。對此,有人曾產生疑問,而譚清泉則表示:「繼續工作,就是對我最好的治療,只有乾工作,才覺得自己不是病人。」
另一位出現在春晚大舞臺的就是被稱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的黃旭華院士,據黃老回憶當年研發我國第一艘核潛艇時,他和同事們,連核潛艇的真正樣子都沒有見過,但他們卻如大海撈針般的從外國的新聞中搜羅有關資料,並用算盤和計算尺計算出了核潛艇上的相關數據。
那段時間天天如此,甚至三十年,他都隱姓埋名沒回過老家。最後終於在1988年的4月,中國核潛艇首次進行了深潛測試,使得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五個擁核潛艇的國家。
相關報導一出來後,就連他的親人們都沒想到,這個人間蒸發了有30年、被兄弟姐妹們視作「不孝子」的他,為國家做了這麼一件大事!倍感驕傲!然而,更令人感嘆的是,如今93歲高齡黃老卻仍堅守在崗位。並稱自己還要做青年人的「啦啦隊」,為他們加油。何時退休他不知道,但只要身體還行就可以再多幹幾年。
沒錯,古有國難思相,國危思將。今有國貧思商,國弱思科。能在我國最大的舞臺上看到我國有如此為國奉獻的科學家,真是獎勵多少都不覺得多,他們才是今天中國真正的驕傲!向他們致敬!點贊!!!
同時也向所有為軍工建設發展做出貢獻科研人員致敬!祝春節愉快!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9/node184298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