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家近日發表論文,警告稱在今後十多年的時間裡,全球可能會陷入小冰河期。
英國諾桑比亞大學(Northumbria University)數學教授瓦倫蒂娜·扎科娃(ValentinaZharkova)根據太陽磁能數學模型推演,2021年開始,全球氣溫將逐步下降。科學家推測這將導致一種被稱為「蒙德極小期」的現象(原指公元1645年至1715年間的一段太陽不規則活動時期),該現象在1646年到1715年之間曾被稱為小冰河時期。
小冰河造成過倫敦泰晤士河的罕見凍結。
而在當時正處於明朝末期的中國出現了極冷的氣候災害,整個中國的年平均氣溫都比現在要低,夏天大旱與大澇相繼出現,冬天則奇寒無比,不光河北地區,連上海、江蘇、福建、廣東等地都狂降暴雪。
該研究指出,在2020年至2030年之間,太陽活動周期將相互抵消。太陽周期模型正在對太陽11年活動周期的不規則性進行預測。
太陽活動周期(solar cycle),或稱為太陽磁活動周期(solar magnetic activitycycle),是太陽黑子數及其他現象的准周期變化,大約11年為一個周期。它會引起空氣中、地面上一些物質的變化,甚至可能改變氣候。
扎科娃教授帶領的研究人員根據以前的研究預測太陽所產生的磁波。但扎科娃教授表示,她的這一模型不能用來證明小冰河期確實會到來——其中部分原因是全球變暖。
在接受英國天空新聞採訪時,扎科娃表示:「我希望能讓人類和地球有30年的時間來清理我們的污染。」
該模型預測,太陽兩個層面產生的一對電磁波正在越來越偏移,並將在2022年達到峰值。
在到了2030-2040年的周期,這對磁波將完全不同步,這會導致太陽活動顯著減少。
根據模型預測,到21世紀30年代,太陽活動將下降60%。
扎科娃博士在2015年曾發表過此前對這一現象的研究,而今年她發表於《天文學和地球物理學》的新論文,強化了先前的研究結果。
2016年10月2日,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公布了太陽動態觀測衛星所拍攝的太陽影像,指出太陽表面再度出現「無黑子」(BlankSun)現象,這已是當年第4度觀測到太陽出現無黑子情況。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