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最後一位自梳女走了
2017年12月19日
龔柳僑靈堂設於菩提馨園。
陳瑞萬非常尊敬龔柳僑,在靈堂前拜祭。
(檳城19日訊)檳城最後一位自梳女「柳姐」走了!
人稱「柳姐」的龔柳僑,來自中國番禹,是檳城最後一個廣府幫自梳女,昨午在菩提馨園離世,享年97歲。
柳姐上月18日在家中跌倒骨折,而入住檳城中央醫院,本月13日出院後,被安排入住菩提馨園。
菩提馨園園長陳瑞萬說,柳姐離去時,十分安詳。
肢體接觸是「侵犯」
他指出,柳姐跌倒後曾發高燒,身體非常虛弱,入住菩提馨園後,常常閉目休息。
「她躺在床上,閉著眼睛休息,但意識清醒。」
陳瑞萬說,柳姐入住該園後,氣色不錯,血壓正常,更一度「迴光返照」,睜開眼睛看看旁人。
「無奈,她的生命走到盡頭,昨日離開了我們。」
陳瑞萬是醫院義工,柳姐住院期間,他常去照顧她;出院後,就安排她入住菩提馨園。
他坦言,此前並不知道什麼是「自梳女」,照顧柳姐期間,常常握著她的手、摸摸她的頭,但柳姐卻十分抗拒,連餵她吃飯也不吃。
「後來,我才發現,這些肢體接觸對自梳女來說,會是一種『侵犯』。」
陳瑞萬說,菩提馨園特地為柳姐舉辦喪禮,並在該園治喪,本月22日出殯。
「了解自梳女典故後,我對柳姐十分敬重,因此想好好照顧她的晚年。」
姐妹離世獨守姑婆屋
柳姐當年與18名姐妹來檳,為生活打拚,她們租下義福街一間房子,數年後合力買下房子,取名「聯居」;人們也稱這所房子為「姑婆屋」。
多年來,所有姐妹相繼離開人世,只剩柳姐獨守姑婆屋。
柳姐晚年時身體依然很好,飲食起居能自理,但一次出外買菜時跌倒,就開始深居簡出;三餐由養女買給她。
柳姐一生勤勞節儉,到處幫人打家庭工,並把賺來的錢寄回家鄉。
她吃得隨便,通常吃過晚餐就上床休息,從不熬夜;沖涼時,甚至只用肥皂粉洗頭,洗身子也只用沒有香味的肥皂。
∕陳瑞萬照顧柳姐的晚年,並讓她入住菩提馨園。
親友當孝子辦笑喪
柳姐孓然一身,陳瑞萬打算與親友們當柳姐的孝子,以笑喪方式送她最後一程。
陳瑞萬說,笑喪並不會穿上紅衣送殯,反而以柳姐生前喜歡的素色,如灰色、淺藍色衣服送殯。
「笑喪上,我們將以歡樂心情送別柳姐,不哭不啼。」
陳氏說,柳姐自梳未嫁,無子無女,但育有一名養女,十分孝順。不過,他不願多談養女一事。
他指出,柳姐一生勞碌,以照顧大戶人家生活的方式賺錢,她雙手滿是繭,非常粗糙,看了叫人心酸。
「柳姐及自梳女對社會的貢獻,不應被遺忘。我希望至少在人生最後一程路上,能有人好好送柳姐。」
柳姐一生勞碌,手掌非常粗糙。
檳城最後一個廣府幫自梳女「柳姐」離世。
新聞辭典
不甘受束縛梳起不嫁
「自梳」,意即梳起不嫁;據《順德縣誌》記載:順德自梳女的形成始於清末,盛於民初。當時,順德蠶絲業發達,許多女工收入可觀,經濟獨立,看到一些姐妹出嫁後,在婆家受氣,地位卑微,這些女工本身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就不甘受此束縛,情願終生不嫁。
於是,選定良辰吉日由親人或好友梳起髮髻,表示終生不嫁,俗稱「梳起」,正式成為「自梳女」。
過去女子出嫁,須由母親束髻,立心不嫁者則履行一定的儀式自行束髻,稱「自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9/node176744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