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公教福利的由來,從古早講起

ケビン| 2017-11-22| 檢舉

20世紀中期,臺灣當局忌憚大陸攻台,當局支出以防務為優先,導致軍公教人員待遇偏低。 有記載說,1960年代臺灣公教人員「陷於饑餓邊緣,痛苦萬狀」,退休後的待遇則更加悲慘。

儘管有相關退休法規,諸多符合條件的公務人員仍然不願退休,影響公共部門人事的新陳代謝。 國民黨為了穩固政權,獲得軍公教的支援,開始改善軍公教待遇,彼時當局財政拮据,無法拿出大筆現金擔負退休金,於是便出現了所謂的「十八趴(18%)」(軍公教將退休金以及公保給付存在臺灣銀行所能享受的特別優惠利息待遇)。

1960年發布的「退伍除役官兵優惠儲蓄存款辦法」第4條規定,優惠利息比照金融機關一年期存款利率加50%計算,但最低不得低於年息18%。 制度實施第一年,優惠利率水準訂為年息21.6%。 當時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為14.2%,軍公教優惠存款利率與一般銀行利率沒有明顯差距,並未引發太大的爭議。

數次修訂後,於1983年優惠利率的下限定為18%,其後未再改變。 1995年實施退撫新制後,新進人員不適用此優惠。 也就是說,「軍公教18%」只有1995年前參加工作的人才有資格享受,而這部分人在逐漸逝去。

1972年,臺灣當局規定軍公教可享受1個月全薪的年終慰問金,從1989年起提高至1. 5個月全薪。 據統計,僅加發的1個月全薪年終工作獎金和「退休金優惠存款年息不低於18%」兩項規定,就使公務人員收人增加了三成以上。

總體說來,除18%和年終慰問金外,軍公教人員每年有春節、端午和中秋三節慰問金;子女可比照現職人員享有教育補助,領到大學為止;死後,父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等,也能選擇繼續領相當於月退休金一半的月撫慰金。 退伍軍人享有水電補助,每月用水20噸以下、用電340度以下,可享受半價;還享有全額健保費補助,眷屬可享七成保費補助等。

圖片來自於臺灣網友整理

2013年,在臺灣傳出勞保基金可能破產之時,民進黨「立委」管碧玲以「 公平正義」為口號提出削減軍公教福利的口號,將戰場轉移到軍公教身上來。 在馬英九政府主導下,國民黨大幅削減軍公教的年終慰問金,除收入2萬新臺幣以下及因公致殘的本人及家屬外,不予保留。

對馬英九的做法,藍營頗多怨詞。 「立委」蔡正元多次大力批判馬英九的改革方向是隨民進黨起舞,缺乏系統考量。 來自軍公教聚集區的「立委」孫大千也表示,沒能擋住黨內關於刪減「軍公教」人員退休福利的決策,對不起那些曾為臺灣打拚過的軍公教人員。 藍營為此也得罪了軍公教團體。

但蔡英文上臺後,並不如軍公教預想的那樣恢復此前福利,反而大力推行年金改革。 因此,軍公教選擇上街抗議,這是幾十年來的第一次,也有不得不說的苦衷。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第1頁 第2頁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加入好友,分享好文給親朋好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9/node172469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