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建華小 馬華會用政府資源

俊豪| 2017-10-30| 檢舉

(吉隆坡30日訊)馬華署理總會長拿督斯里魏家祥表示,在統籌統辦10+6華小增建與搬遷的課題上,馬華會使用每一項成就華教的資源,包括政府資源。

「馬華肯定向政府要錢,這封批文已經呼之欲出我們要錢,但是根據需求與能力。」

檳城首長林冠英今天召開記者會,要求馬華說明所謂馬華統籌統辦的說法,是否最終向華社籌款時說明。

魏家祥認為,林冠英的提問是陷阱問題,從他在2008年開始處理華小課題時,召見相關學校董事部開會時,決定不要對外撥款。

「但是一些學校在2014年及2015年時,因消費稅的落實導致出現額外的6%數額,是誰導致工程拖延?我們自然有辦法,每一項可以成就華教的資源都採納,包括政府資源。」

也是馬來西亞華文教育諮詢委員會主席的魏家祥早前也強調,馬華將全權統籌統辦10所新華小及6所華小遷校事宜,包括籌集經費,不會再向華社籌款,但不反對華社主動參與籌款。

他今天針對教育部長拿督斯里瑪哈茲卡力在本月26日宣布興建10所華小及搬遷6多華小課題後,引起一些人士的疑問給予說明,包括大部分的新華小的興建地點與搬遷地點座落在雪州與柔佛。

魏家祥呼籲各涉及搬遷與興建華小的州政府及中央機構,協助加速批核華小校地圖測的程序,不管是誰,一起成就華文教育事業。

否認政治報復

 

魏家祥出示教育部批文,證明16間新華小及搬遷華小,並非只是口頭承諾。 (攝影:陳為康)

 

他也表示,後天召見專業團體,處理校地的問題。

針對行動黨領袖倪可敏質疑校地的地段,他說明,所有土地源於發展商,必須有保留地段興建學校,在柔佛,一些校地已經闡明保留興建華小。

魏家祥也表示,馬華在過去17年,完成了80間華小搬遷與興建19間新華小。

他續說,有一些學校已經竣工,只等待入伙證,即太平華聯二校、賽城聯合華小及檳城養正華小。

他也反問說,若林冠英指馬華處理增建與搬遷華小的為政治報復,「那給林吉祥(振林山國會選區)的2間華小是什麼?政治賄賂?政治獎賞?」

他說,「君子為了目標,小人為了目的」,華文教育不是靠罵,是需要付諸為行動。

分校二校概念模糊致落差

首相署部長拿督斯里魏家祥表示,教育部在1999年批准中箐華小建分校,惟董事部的原意,是要建一所行政獨立的二校。

分校與二校之間的差別,分校意即校長要兼管原校和分校的行政;二校則是行政獨立的另一所學。

魏家祥說,當時董事部對於二校和分校的概念模糊,因此是以分校(Cawangan)提出申請,這導致教育部所批准的與董事部的原意有所落差。

他說,在2013年2月4日,當時中箐董事長致函時任教育部長以申請把分校轉為二校。

他今日在馬華大廈總部針對新華小、華小搬遷課題召開記者會時,向媒體如是指出。

他說,目前首相拿督斯里納吉是同意把中箐學校升格為二校,而他也已經指示教育部長和相關的部門,著手處理這項的課題。

他補充,他們當時主張把培才華小搬遷到新山的地區,並把它當成是中菁華小二校,這是因為該地區有約2萬名的華人、有國小和泰小,但是偏偏就是沒有華小,所以馬華很想要在當地可以有華小學校。

「中箐華小不需要搬遷,它是需要有分校、規模和行政獨立。我們在10月26日,可以得到教育部長正式的首肯,以便把培才遷移到新山,把它當成是中菁華小2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9/node169489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