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L買加熱煙變手指餅:唔知可以點做
「真係好嬲,咁大個盒寄一條手指餅,真係好嘢,好想刮到騙子出來!」20多歲的白領Ann,本月初在社交平台Instagram接觸到這對夫婦騙子,購買1700元的加熱煙和煙彈,原本約好面收,但對方臨時改稱已寄出貨品,Ann拆開貨件卻發現是一條手指餅,深感不忿。

騙子夫婦在社交平台Instagram標榜「可面交、有現貨,價錢平」出售煙彈,吸引不少菸民「落疊」,其帳戶不時改名,記者直擊發現,二人最快在5分鐘內改名一次,初期更推出優惠,420元一條20包煙彈,買10條有額外折扣等。

Ann訂購一支加熱煙和20包煙彈,賣家稱額外送她5包,收費1700元,並約好即日見面交收,「但佢突然要我先過數俾錢,話廢事一陣有金錢爭拗。」Ann到銀行付款,將入數單以手機傳給賣家,「傳咗唔夠3分鐘,佢就傳一張速遞單嚟,話貨物已寄出。」Ann質問對方,但只獲回應:「本店已一早說明了如在大陸倉取貨時不幸被扣關,會自動轉為隨機禮物,不會退款,不會負責。」Ann其後被賣家封鎖,未能再聯絡對方,她到速遞店收件,拆開只發現一條手指餅,單上寫上一件biscuit(餅乾),價值1700元。

苦主Bobo起初亦因騙子可以面交、售價較平、有現貨等,而向騙子訂購2條煙彈,共880元,最終亦受騙,在Instagram與騙子理論亦遭封鎖,「佢仲擺明玩你,好串咁話你收就收(已寄出的貨件),唔收就唔好收,錢我就收咗啦。」但因買賣未完稅菸草屬均違法,故她不敢報警,「我現在都唔知可以點做,唯有當跌咗幾百蚊。」

另一位苦主Cat亦被騙880元,「我原本想買10條煙彈,價值4400元,但佢要求全數過數,覺得唔穩陣,遂只購買2條試嚇,佢仲不停催我過數。」她將880元過數後,騙子數秒後指貨物已寄出,並將速遞單據傳給她,她再三質問,對方亦將她封鎖。莫小姐最終因不想付運費,故沒有到速遞站收件「佢呃完我後,我在Instagram搵下睇下有冇人俾佢呃,又瘋狂post嘢,提醒其他人呢位是騙子,發覺好多人俾佢呃。」她也不敢報警,只想找到騙子出來,要求他賠錢。
IG開戶口賣煙彈 直擊女騙徒買糖當寄貨
接獲多名苦主投訴,指一對姓張和姓周的年輕夫婦,去年初起在網上四出行騙,今年初女騙徒在社交網站facebook帖文,聲稱與廠商合作,可為客人訂造獨一無二的韓國水晶玻璃鞋,結果有受害人以銀行過數付款2300元,卻收到價值僅幾十元的塑膠鞋,質問對方就被封鎖帳戶。事後被騙玻璃鞋的事主丈夫在網上將這對夫婦人肉起底,有人竟相約事主丈夫出來打傷他。

今年9月,這對夫婦又趁著加熱煙IQOS的熱潮,轉為在社交平台Instagram開設多個帳戶,放上大批照片聲稱出售加熱煙和煙彈,稱其店有同事在全港各區,24小時可見面交收,吸引大批買家,但當買家以銀行過數付款後卻指同事沒空、沒承諾面交等理由,指他們已向貨物寄出,更附上「本店已一早說明了如在大陸倉取貨時不幸被扣關,會自動轉為隨機禮物,不會退款,不會負責。」結果,大批買家僅收到一條朱古力手指餅、或一包餅乾、一粒軟糖等。苦主開設群組,內有30多人,受騙金額由400至4000多元不等,但估計受騙人數逾百人。

記者根據苦主提供的線索,連日追蹤這對夫婦騙子,發現他們每天下午約3時出沒,在速遞店附近商場或公園流連,期間電話不離手,左顧右扮,當收到訂單後,便到銀行查數,再到便利店購買9元3包的餅乾、軟糖等,然後到公園填寫速遞單及到店寄貨,其中一天,女騙徒獨自行事,到銀行查數後便將3粒獨立包裝的漢堡包軟糖和多張寄貨單,偷偷塞向職員後離開,過程僅數十秒。職員向記者指,3粒糖分別寄往多於一個地址,行徑可疑,但拒絕透露其他詳情。

記者日前趁女騙徒排隊寄貨時,準備質問她,發現她正以手機回覆客人訊息,指有煙彈賣及可提供優惠,但當記者上質問她,她卻扮作無辜:「什麼煙彈?我沒有賣,不知你說什麼。」之後向附近一間酒樓狂奔逃去。

根據法例,買賣未完稅菸草等同買賣私菸,均屬違法,但多名苦主不值騙徒所為,冒險報案,揚言:「寧願被人控告(購買私菸)都要隊死佢哋!」據悉,警方已聯絡多名苦主,日內落口供及展開調查。

網民人肉起底 揭二人炫富常賣假貨
有認識該對騙子夫婦的朋友爆料,指20多歲的女騙徒英文名叫Miko,自稱模特兒,又經營網上生意,曾在網上出售玻璃鞋,卻向客人寄出塑膠鞋而被人人肉起底。至於男騙徒則為餐廳廚師,經常將金鏈戴上頸炫耀。

據悉,二人今年3月入紙註冊結婚,二人年齡相差近10年,其中姓周的女騙徒數年前,曾在龍友集中的網站dcfever留言,自稱全職模特兒,聲稱自己曾為結婚雜誌拍攝封面、曾登上現已結業的YES雜誌的城市驚喜一欄及專訪,亦曾為中文大學攝影學會當攝影班模特兒等。

其朋友指,Miko曾在西九龍中心5樓一間叫花花夫人的店舖賣飾物,又經營網上生意,早年曾涉及一宗膠鞋當玻璃鞋出售騙人,受害者在網上討論區圖文並茂詳述事件,Miko在社交網站facebook聲稱與廠商合作,可為客人訂造一對獨一無二的韓國水晶玻璃鞋,讓女士當公主,結果受害人以銀行過數付款2300元,最終卻收到一對塑膠鞋,事主質問Miko亦被封鎖。根據網上資料,有受害人在其網店購買粉底,收到卻是粉底盒,裡面並無粉底。至於男騙徒姓張,據稱在屯門一間餐廳當廚師,曾涉及打人、偷竊等,經常將金鏈戴上頸炫耀,又在facebook上載大疊500元炫富。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