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9月1日訊】雪梨華裔女子在自家美容診所接受隆胸手術時心臟驟停,因搶救無效身亡。該美容診所一名「持旅遊簽證」的中國美容師被拒絕保釋。兩名中國籍澳大利亞美容業內部人士告訴SBS,這類非法和無證操作在業內是很常見的。
據SBS報道,周三,在雪梨市中心這家名為Medi Beauty Laser and Contour Clinic的美容診所里,作為診所合伙人的華裔女子Jean Huang在接受隆胸手術的過程中,因33歲的中國籍美容師Jie Shao操作不當以及使用超出正常劑量的止痛藥,突發心臟驟停,昏迷2日後終不治身亡。美容師Jie Shao被控魯莽操作導致他人嚴重身體傷害,以及不當使用藥物毒害他人身體罪,並被正式拒絕保釋。
法院文件指稱,Jie Shao據稱畢業於Canton Medical University,具有在中國和英國作為皮膚科專科醫師的執業經歷,在該診所管理一種叫做「tramadol and lida caine(sic)」的藥物。據悉,Jie Shao持旅遊簽證來澳,其簽證將於今年11月到期,計劃於周四返回中國。
中國籍澳大利亞美容行業專業人士Y*和V*(化名)稱,據她們所知,很少有中國美容師能夠在澳獲得執業許可證。她們還表示,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行業,許多侵入式整容手術,已經「變得混亂、失控」。她們告訴SBS,在澳大利亞境內,未註冊的「空降」華人美容師無證執業在許多當地美容院都是很常見。
Y說:「一般來說,諸如抽脂等整形手術都是由澳洲本地的持證醫生進行。雪梨的一些華人美容院通常會聘請當地的醫生為其客戶執行整形手術,而外國的醫生收費更高,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會雇用來自中國的所謂『專家』。」
Y說:「大多數澳洲美容診所不敢這樣做,但是一些中國人開的診所會鋌而走險,因為他們只想賺錢。目前,這樣的情況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許多人在自己的私人住所里堂而皇之地開起了所謂的『美容院』。事實上,除了面部護理,這些『美容院』還提供侵入式整形手術,他們從中國聘請來所謂的『專家』……然而,我認為真正的專家不會這樣做,因為一旦操作失誤,後果將不堪設想。」
「在澳大利亞,只有註冊醫師才能從正當的來源購買美容用品。如果沒有許可證,就只能從海外購買。正如我一直對我的客戶說的那樣,你怎麼知道美容院使用的是好的材料?從中國購買的美容產品通常要便宜得多。」
《雪梨先驅晨報》去年曾經有過報道,「私人診所」越來越普遍。澳大利亞整形外科學會(ASPS)也發布了一項公開警告,報告指出在澳大利亞,不符合資格或未註冊的從業人員在住宅物業中進行的整容操作申訴案件數量有所增加。
在談及最近的事件時,Y說她認為很多接受美容手術的人都冒著巨大的生命危險,「很多人認為只需要幾個培訓課程,就可以進行執業操作,而事實並不是這樣。美容執業醫師應該知道如何處理緊急情況,我認為很多人貿然接受美容手術是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
Y說:「語言交流可能會成為許多中國客戶的障礙,因此她們往往更喜歡會說中文的從業人員,客戶認為來自中國的美容師大概更能明白她們想要什麼。」
她表示,由於某些整容手術後可能需要一到幾個星期的時間才能康復,包括學生在內的許多中國人更傾向於在當地進行手術。但是如果手術由海外無證/未登記的從業者實施,患者可能要承擔後續跟進/檢查缺失的風險,甚至很有可能無法投保。 Y說:「那些醫生做完手術就會回國,她們根本不會在意患者的後續恢復情況。」
(圖片來源:SBS)
作為一名曾經接受過充分訓練的美容師,V告訴SBS稱,她在「看過太多令人震驚的事實」後選擇離開了這個行業。「我參觀過許多當地的診所,從專業角度來看,我認為大多數的從業人員都沒有受過專業訓練。」
她補充說,許多人只是接受過短暫訓練,對客戶來說風險極高。據V稱,一名美容師需要至少18個月至兩年的學習和訓練,「你要熟悉身體的每塊肌肉和骨骼,我敢說在那些所謂的『美容醫療診所』里,具備這些專業知識的從業人員不到百分之一。」
談到來自中國的從業人員時,V表示,「在中國,情況更加糟糕,美容師通常只需要一到兩個星期就能完成所謂的培訓。這就是為什麼近幾年發生這麼多事故的原因。」
V說,美容整形是一個暴利的行業,其佣金常常可以達到工資的近10倍。她補充說,大多數時候,這些診所承諾的效果與他們實際可以向客戶提供的差異巨大。
在最近的這起醫療事故中,Medi Beauty Laser and Contour Clinic在公司網站上聲稱,他們依託最新的醫療技術提供最先進的美容服務。所有治療設施、材料、來源和產品都符合澳大利亞治療藥物和藥品管理局(Therapeutic Goods Administration and Medicines Australia)的嚴格要求。」
曾經在業界多年的Y說,顧客通常只會根據表面現象判斷,她們認為Medi Beauty是一個正規和合法的企業,然而可能真相併非如此。
Y說:「一部分較為謹慎的客戶可能會詢問資格和許可證,但是大多數人都不會,她們或許是通過朋友轉介或只看廣告,甚至於只是自己假設說『店面這麼大,應該很正規……』」
在最近的這起隆胸手術事故中,持旅遊執照的中國美容師或將面臨20年監禁,正如治安法官Sharon Freund所說,每項罪行的最高刑罰是10年監禁。現在病人已經死亡,指控可能還會進一步升級。
然而,Y指出,去年另一起由「假冒醫生」進行的整容手術案例表明,新州衛生部對這一行業的監管還不夠嚴格。她說:「新州保健投訴委員會(HCCC)只能註銷專業人士的從業資格。如果你根本就沒有執照,他們便無計可施了。」
去年,新州政府根據Private Health Facilities Act制訂了一系列新的整容手術規則,除牙科以外的任何外科整形手術,只要涉及全麻、硬膜外麻醉、脊柱麻醉或局部麻醉的,都在此規定之列。
Y說,她也希望看到更嚴格的整容手術廣告規定,尤其是在中國社交媒體平台WeChat上,她說:「客戶只會簡單地認為那些廣告投入的大客戶就是正規的企業。」她還呼籲政府對整容手術行業進行更嚴格的監管,「我們認為政府需要投入更多的關注,因為普通客戶根本不知道如何識別。」
在過去三年中,大約有十分之一的澳大利亞人進行過整形手術,或者有打算在未來三年內這樣做。澳大利亞整形外科醫師協會(ASPS)提醒澳大利亞人,可以通過訪問他們的網站來尋找經過充分培訓和合格的美容師。
以下是ASPS發布的清單,以確保您找到適合自己的整形外科醫生。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