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對否時高智商的,我們平頭老百姓一不小心就中招,現在又出新招,銀行和公安都沒辦法了
近日,一種新的詐騙方式曝光,連銀行從業人員都無法解釋清楚。
據悉,這種新騙局是警方剛剛曝光的:如果你在馬路上拾到一個信封,裡面有一張銀行卡並附帶密碼,如果你把卡插入ATM機並輸入密碼,竟然發現有幾十萬餘額。這個時候,你千萬不要覺得天上掉了一個大餡餅,實際上,這可是一個大陷阱!
騙局是這樣上演的:你走在街上,忽然發現地上有一個信封。打開一看,有銀行卡,還有密碼,再看內容。原來這是一封某家公司的行賄信,是要感謝幫助招標成功的X處長的。
信的內容大致如下:
X處長:
感謝您在招標過程中對本公司的大力幫助,因不方便登門致謝,特附上銀行卡一張,裡面是我公司的一點心意。密碼是工程開工日期(160423),如果在取款中遇到問題,請諮詢開戶銀行(0516-8701XXXX)。
如果你看後一動心,想知道銀行卡里到底有沒有錢,並找個ATM取款機看看,結果,插卡、輸入密碼後,會發現餘額竟然有30萬!然後,貪念一生,那就先取兩萬吧……
可是,自動提款機會顯示「不予承兌」,於是趕緊打信上說的那個開戶行電話,對方會答覆你:「先生,查到這張卡有5000元滯納金,您只要往該卡號轉5000元,就可以自由存取了。」
你也許會想:要交錢,不會是騙子吧?但是錢是轉到我手裡這張卡的,肯定沒有什麼問題,這張卡現在還沒法用,趕緊用支付寶轉5000元吧。
結果,再一查,仍然是「不予承兌」!
「完美」被騙5000元!轉進去的錢取不出來。
據悉,此類騙局發生後,很多銀行從業人員也無法解釋,原因是:銀行卡插入ATM機後,輸入密碼能查到餘額,說明銀行卡是真的;無論騙子給出什麼理由,向手中這張真卡裡面轉帳,既使之前的錢取不出,轉進去的錢肯定可以取出來。
那麼,騙子為什麼還能詐騙成功呢?原因在這裡
第一步:騙子先辦一張額度為30萬的信用卡,但會先通過不予激活或先行註銷等手段,達到「能查到額度卻無法取現」的結果。
第二步:用銀行卡複製器複製出若干個偽卡,偽卡的磁條信息仍然是這張信用卡的,但是偽卡上面的帳號則製作為騙子的私人帳號。
第三步:將偽卡和偽造的行賄信裝入信封,四處散播,故意讓人撿到。
第四步:受害人撿到的這張卡,由於磁條信息是真實的信用卡,密碼也是對的,所以插卡時會顯示餘額。而受騙者在取不出錢時,便會打信上所提到的開戶行電話(實際上是騙子的電話)。
第五步:騙子以此卡需要交納滯納金為由,要求受害者轉帳到卡面帳戶激活,實際上,已經把錢打到騙子的私人帳戶上去了。
所以說,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不義之財不可得,沒有了貪心,騙子也就無計可施了。
騙子不可怕,可怕的是愛貪便宜的心!
27個常見騙局!拿走不謝!
1
山寨版「違法停車告知單」
近段時間,不少地方都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一些車主將愛車停放在靠近景區的街道上,但等他們遊玩回來,發現車窗前擋風玻璃上被貼了一張罰單。警方表示,該案的詐騙手法較為罕見,利用掃碼付款這一網際網路支付手段結合偽造交警文書這一方式,比起傳統詐騙有較強的迷惑性,群眾容易上當受騙,社會危害相當大。如果二維碼植入了木馬程序,導致受害者的銀行帳戶密碼泄露,受害者也許會損失百萬!
2
「拼單買水果」騙局
這種拼單主要是為商家增加下載量和收集消費者信息。若不法分子掌握了手機號、身份證、銀行卡等個人信息,資金可能會被套取。
3
「送流量」騙局
「輸入手機號碼送幾G流量,趕快搶!」受害者輸入手機號後,發現並沒有流量到帳,反而收到垃圾信息,騷擾電話等。其實,這是廣告公司篩選有效手機號進而做推銷的手段。
4
免費領雞蛋騙局
你是否也見過這樣奇怪的景象:看見一群老年人集體出現在街上,人人手裡拿著雞蛋,有說有笑。這時候的你,一定要謹慎了!看看人群中有沒有認識的老人,如果有,趕緊告訴他真相,提醒他別入了詐騙團伙的圈套!
這些很可能是詐騙團伙的手段。以免費發雞蛋或其他禮品等噱頭吸引老人聽免費講座,然後以關愛老人身心健康等名義,博取老人的信任!最後誘惑老人出大價錢買保健品等無用產品!等到最後才發現贈品也不值錢,沒有價值。這時候才意識到自己被忽悠,但這時候,他們多半人去樓空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