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一對付蚊子的好方法 被聯合國推廣到了非洲蚊疫區……

漩渦博人| 2017-07-18| 檢舉

夏天最煩是什麼?我覺得不是高溫,而是蚊蟲。宋朝詩人范成大《嘲蚊四十韻》里的詩句,形象地說明了蚊蟲的可惡。但咱們祖先也沒有被這小小的蚊子給難倒。古人的一種驅蚊方法就被聯合國給推廣到了非洲蚊災區

古人有一對付蚊子好方法,被聯合國衛生組織推廣到非洲蚊疫區

暑魃方肆行,羽孽亦厲習。

肖翹極麼魔,坱圠累辟翕。

濕生同糞蠍,腐化類宵熠。

初來鬧郭郛,少進互原隰。

嚶如蠅聲薨,聚若螽羽揖。

俄為殷雷哄,遂作密霰集。

口銜鋼針鋒,力洞衲衣襲。

啾聲先計議,著肉便噓吸。

 

立豹猶未定,卓錐已深入。

血隨姑嘬升,勢甚轆轤汲。

沉酣尻益高,飽滿腹漸急。

晶晶紫蟹眼,滴滴紅飯粒。

拂掠倦體煩,爬搔瘁肌澀。

捄東不虞西,擒一已竄十。

新瘢蓓蕾漲,宿暈斑斕浥。

竟夜眠轉展,連床嘆於悒……

范成大這首長詩寫得太形象了,如果沒有遭蚊蟲叮咬的體驗,他是寫不出來的。今天(2017.07.13)見報的我《北京晚報》獨家專欄「一方鉤沉」,專門寫了篇文章,談古人如何驅滅蚊子。

蚊子,嗜血之蟲,吸血過多,肚皮發紅,鼓漲了起來

現代對付蚊蟲的方法已很多,且很先進,但在古代,由於衛生條件沒有現代好,科技手段落後,蚊蟲對人類威脅更大。所以,人們會更積極地採取了各種對付蚊蟲的手段,那麼古人是怎麼驅蚊蟲的?現代驅逐蚊蟲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是燒蚊香,古人會這麼做嗎?

從史料記載來看,古人對付蚊子也會燒蚊香,不過說法不一樣,古人稱之為「熏」。

熏,實即俗話所說的「煙熏火燎」,這是古人夏天對付蚊蟲最早也最流行的方法,也最有效。從《周禮》記載來看,先秦周朝王家就是用這種方法,書中「翦氏」條:「翦氏掌除蠹物,以攻禜[yíng]攻之。以莽草熏之,凡庶蠱之事。」

非洲人學中國古人,熏房間驅逐影子

翦氏就是負責給周王家驅蟲的,其工作方法有兩種,一是祈禱神靈驅蟲害,一是點燃莽草熏蟲。前一種借神力驅蟲,祈禱神靈時如果燃香,客觀上會有一種驅蟲作用,這也是廟堂不生蚊蟲的原因。而後一種「熏之」,便是古人最常用的對付蚊蟲的方法。

用「熏」的手段來驅蚊蟲,又叫「薰香」。熏在先秦時使用很廣,包括室內環境消毒、祛味、衣物增香都會「熏一下」,甚至連老鼠這樣大點的動物都可以用熏的手段將之驅逐。如《詩經·豳風》中那首《七月》詩便稱:「穹窒熏鼠,塞向墐戶。」

從考古發現來看,五千年前已有專門薰香用具,在遼西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上,便曾出土了一隻灰陶熏爐。到戰國時,薰香用具不只器型漂亮,焚熏的原理也更科學。

彩繪陶熏爐

1965年從江蘇漣水縣三里墩西漢墓中出的「銀鷹座帶蓋玉琮」,實是一件戰國時期玉琮造型的熏爐,將玉琮加蓋、加座,中置銅內膽,便成了一件高檔的「玉琮熏爐」。此熏爐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出土時器內尚有煙熏殘跡,應該是墓主生前薰香實用器。

秦漢及以後,從民間到貴族家庭,到開始薰香。現在文物市場上常見的「博山爐」,便是這一時期出現的,當然博山爐可不僅僅是用來熏蚊子。博山爐是一種高級熏爐,又稱博山香爐、博山香熏、博山熏爐,因器型像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博山爐功能在當時確實很先進,在今天也不落後,不只熏蚊子、焚香,還可為空氣加濕,增加香氣的持久性。北宋呂大臨《考古圖》中有這樣的說法:「香爐像海中博山,下盤貯湯使潤氣蒸香,以像海之四環。」

這種當年古人日常薰香用具,如今身價飆升,有的精品價值連城,最典型的,是從滿城漢墓中挖出的一隻錯金博山熏爐,已成博物館鎮館之寶。

滿城漢墓出土的錯金博山熏爐

 

到後來,古人的薰香手段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環保。如唐朝時流行「隔火薰香」,不再直接焚燒香品,通過隔火片加熱,不出煙卻能讓香氣散發出來,驅走蚊蟲,現代電熱蚊香便利用了這個原理。

熏,這種驅逐蚊蟲手段,給現代驅蚊用具的工業設計提供了靈感。現在大家燒蚊香、用的電蚊香皆屬於「熏」法,區別僅是使用方式更簡單、所用的驅蚊原料蚊香效果更好罷了。

有意思的是,現在蚊疫高發的非洲地區,聯合國派出的衛生援助組織,便推廣和使用中國古人發明的「熏蚊」方法,以防止登革熱擴散,效果非常明顯。

尼加拉瓜衛生部工人正在煙熏房屋,以消滅蚊子

來源:今日頭條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9/node157195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