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三地門鄉德文到大社部落的屏31線,3年前被解編後,養護責任落到經費不足的三地門鄉公所身上,隨著路況越來越糟,當地村民以「孤兒」形容回家的路,並積極爭取回編,今天縣府工務處前往會勘,現場50多名村民拉起布條,希望爭回平安回家的路。

部落族人爭取屏31線回編。
大社村長侯虎雄說,目前大社村有61戶居民設籍,實際住在大社的約有10戶,每天往返禮納里部落與大社部落的居民約有30戶,假日期間更有高達100戶村民會回到大社村,且禮納里部落沒有墳墓,大社村民往生者都要回到大社村埋葬,道路使用率相當頻繁。
部落青年也表示,儘管現在有永久屋,但回到原來的地方是他們最大的目標,那是他們生長的地方,所以路一定要修好。
縣議員車牧勒薩以表示,屏31線德文到大社的道路解編後,原民會無法以特色道路計畫補助,公路總局的生活圈計畫也無法補助,在鄉公所無力負擔養護經費的情況下,這條路「爹不疼娘不愛」就像「孤兒」,嚴重影響居民進出部落的安全。
村民也表示,大社村是排灣族拉瓦爾群的發源地,是排灣族重要的文化根據地,需要被國家以珍貴文化場域來保護,也是未來原住民族文化及獵人生態旅遊最具發展潛力的部落,希望縣府重視予以回編。
屏東縣政府工務處表示,屏31線德文到大社部落路段,因未符合公路6級標準,拓寬改善困難,所以予以解編,工務處考量族人訴求,在會勘後建議地方能提出相關回編計畫,工務處也會依程序協助,評估該路段是否能夠回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9/node150141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