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上找不到的國家:成台灣「新邦交」?

台灣「外交」動向總能帶來地理新知識。上次認識了聖多美和普林西比,這次又有一「國」被熱吵為「外交新盟友」。該國在歐洲,有公民3人,兩棟建築,猜猜是哪「國」?

一個提示

答案是——馬爾他騎士團。

自非洲島國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去年底與台灣「斷交」,台「邦交國」僅剩21個,「外交」陰霾持續籠罩蔡英文當局。美《福布斯》雜誌13日一篇文章引起台媒高度關注。文章稱,台灣近年來與歐洲小「國」馬爾他騎士團合作密切,有望成為台灣「外交新盟友」。台當局「外交部」也積極回應稱,與馬爾他騎士團在國際間共同合作推動人權及醫療合作,成效良好。

注意,馬爾他騎士團不是馬爾他共和國,二者僅在歷史上有一段關係。

馬爾他共和國是地中海上的島國,而馬爾他騎士團(又稱「馬爾他軍事主權教團」)位於義大利羅馬境內,是聯合國觀察員,具有「准主權國家」性質,沒有領土,僅在羅馬有兩棟享有治外法權的建築——騎士團總部馬爾他宮以及騎士團外交部。騎士團有公民3人,居民十幾人,還有1.3萬個騎士成員。中國並不承認馬爾他騎士團是主權國家,所以雙方未建交。

「外交」新曙光?

13日,福布斯專欄作家拉爾夫·詹寧斯(RalphJennings)刊出一篇題為《「外交新盟友」?孤立的台灣正和歐洲一國越走越近》(NewDiplomaticAlly?IsolatedTaiwanIsGrowingCloserToACountryInEurope〉的文章。文章稱,台灣「外交關係」長期受到打壓,目前僅有21個「邦交國」、且多是小國。不過,台灣「外交」困境或有轉機,馬爾他騎士團雖與台灣無正式「邦交」,但近年雙方關係極其密切。

福布斯報道截圖

文章開篇稱,你或許沒聽過馬爾他騎士團這個國家,但沒關係,台灣的「邦交國」都是這種小國。現在,台灣與馬爾他騎士團的友好關係,成為台灣「外交」的一道曙光。

文章指出,馬爾他騎士團對外通信主任狄羅比亞特(EugenioAjroldidiRobbiate)在本月寫信給他時提及:「目前馬爾他騎士團與台灣合作關係緊密,有信心和台灣發展更深厚的關係」,並說雙方多是在人道援助發展合作,台灣與馬爾他騎士團在越南胡志明市醫院聯手進行援助計劃,近日台灣還對馬爾他騎士團救援非洲移民計劃伸出援手。

文中提到,台灣與馬爾他騎士團不僅在國際人道救援方面有合作,雙方高層也曾互訪,台灣前「副總統」吳敦義在2014年曾訪問過馬爾他騎士團的政府所在地,而馬爾他騎士團大團長費斯汀(MatthewFesting)曾在2015年來台訪問6天。

文章援引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系教授蔣姓教授表示,隨著台灣「邦交國」越來越少,如果能與馬爾他騎士團「建交」,起碼是一個「象徵性」的勝利。

台媒報道截圖

台「外交部」積極「附和」

歐洲小國馬爾他騎士團將成為台灣下一個「外交盟友」?台當局「外交部」對此未正面回答,但指出台灣與馬爾他騎士團在國際間共同合作推動人權及醫療合作,成效良好。

台「外交部」14日回應稱,馬爾他騎士團為一天主教及以人道慈善為宗旨的主權實體,長期致力於各國病患及貧窮民眾的醫療照護、社會關懷及人道援助工作,廣受國際社會肯定。馬爾他騎士團與台灣共享人道關懷、慈善醫療及永續發展等普世價值,雙方均善盡國際責任及義務,援外宗旨相互契合。

台「外交部」指出,馬爾他騎士團因其宗教及人道慈善性質,與教廷歷史淵源深厚,關係密切。鑒於「中華民國」與教廷在宗教自由、民主人權、人道援助等方面是價值同盟,且雙方致力增進和平人道慈善夥伴關係,「中華民國」也與馬爾他騎士團國際間共同合作推動相關人道援助及醫療合作計劃,成效良好。

2016年6月,時任馬爾他騎士團大團長的馬修·菲斯汀與教皇會面。

台「外交部」還積極表示,未來台灣與馬爾他騎士團將在現有的友好合作基礎上,積極加強國際人道援助夥伴關係,並深化彼此在國際人道援助及慈善醫療領域合作,以致力於凝聚全球更多人道援助合作,為國際社會作出具體貢獻。

馬爾他騎士團:地圖上找不到的「國家」

馬爾他騎士團位於義大利羅馬境內,是聯合國觀察員,具有「准國家」性質,沒有領土,僅在羅馬的兩棟享有治外法權的建築——騎士團總部馬爾他宮以及騎士團外交部。馬爾他宮為一幢占地1.2萬平方米的大廈。

騎士團有公民3人,分別為大團長、大司令官和大書記長,居民有十幾人,騎士成員有1.3萬人。

馬爾他宮,門前分別掛著馬爾他騎士團「國旗」與代表旗

馬爾他騎士團與世界上104個國家「建交」。中國不承認馬爾他騎士團為主權國家,雙方未建交。馬爾他騎士團在歐盟駐有大使,與歐盟及國際紅十字會一樣依照國際法以非國家身份參與國際組織。

現在馬爾他騎士團從事慈善活動,管理醫院,照顧難民和戰爭中的傷殘者。馬爾他騎士團目前最主要的財源靠出售身份獲得,只要肯「為慈善事業捐款」,就可以授予騎士團騎士、男女爵士等頭銜,價格也隨行就市。在美國,「騎士團國」的騎士爵位為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4。5萬元)。

馬爾他騎士團與馬爾他共和國有關係嗎?

騎士團出現於中世紀天主教歐洲入侵中東的十字軍東征期間,第一次十字軍遠征自1096-1099年結束後,建立起四個十字軍國家。在穆斯林虎視眈眈的威脅之下,十字軍國家處於動盪不安之中。於是,羅馬教宗組織起了幾個修士騎士團,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大騎士團,即醫院騎士團、聖殿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耶路撒冷聖約翰醫院騎士團又稱羅得騎士團、聖若翰騎士團,最後演變成馬爾他騎士團。

馬爾他共和國是位於南歐的共和制的一個微型國家,是一個位於地中海中心的島國,有「地中海心臟」之稱,被譽為「歐洲的鄉村」。

馬爾他共和國是地中海中心的島國

兩個「馬爾他」的關係是,馬爾他騎士團曾經在馬爾他島擁有疆土,後因為戰爭而失去領土。在馬爾他島被拿破崙占領後,兩者之間就沒有什麼交集了,但這段歷史是騎士團最輝煌的一段時間,所以被驅逐出馬爾他島的騎士團依舊被稱為馬爾他騎士團。之後馬爾他島歷經了法國和英國的殖民統治,直到1964年馬爾他島上的主體民族在與英國殖民統治當局協商後獨立出來的,成立了現在的馬爾他共和國。馬爾他共和國也就是被世界各國承認的主權國家。

而馬爾他騎士團被驅逐之後,由於當時的歐洲已經不是中世紀時期的樣子了,各個民族國家都已經基本形成,同時羅馬教廷的影響力也不像中世紀時期那麼強大了,所以騎士團就在歐洲各地流浪,直到1834年,在當時的教皇國的都城羅馬建立了名為馬爾他宮的建築,作為臨時領土。義大利統一後,騎士團也沒能像教廷那樣獲得一塊土地(梵蒂岡)建立主權國家,只保留了在羅馬的兩座建築物內的治外法權,騎士團在這兩座建築物內擁有獨立的司法、行政和外交等權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9/node145108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