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減肥誤區,相信很多人都有,就是簡單的認為少吃就一定能瘦。所以想要高效減肥,只要每天都低熱量就好了。

少吃
但是事實遠非如此,除了控制熱量之外,均衡營養對於減肥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減肥時期,三大營養素到底怎麼吃才均衡?
01 | 三大營養素的作用
(1)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
碳水對於人體的意義主要就是供能。碳水轉化為糖分,成為了人體日常活動的燃料。
但是如果我們攝入了過多的糖分,就會導致剩下的燃料被轉化成別的形式,存在於我們的肌肉或肝臟中,等待下一次的供能。
(2)蛋白質

蛋白質
蛋白質主要就是構成人體組織結構的基石,並且還會以各種酶的形式存在於我們的身體中,對我們體內發生的一些化學反應起一定的催化作用。
除此之外,蛋白質還能為人體提供能量。所以我們在減肥的時候最好不要吃太大量的蛋白質,不然蛋白質也是會被轉化為糖分,轉而儲存在我們的身體中。
(3)脂肪

脂肪細胞
脂肪的作用,除了眾所周知的供能之外,還能用於合成各種激素。
但是,如果我們日常攝入了過多的脂肪,很容易就會被直接儲存起來,也就是我們認為的長胖。
不過這些新長出來的肉肉,對於保護我們的臟器,還是有一定好處的。

營養均衡
以上所提到的三大營養素,並不是指某一種天然存在的食物,而是指單純的化學物質。
所以說,我們在吃主食的時候,即使主要攝入的是碳水,但也有一定量的蛋白質和水分。
02 | 營養的來源
(1)碳水

谷薯類食物
谷薯類食物與各類其他食物相比,含碳水量最高,所以谷薯類食物也成為了我們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
也正因如此,谷薯類食物的含水量較低、熱量密度較高,容易引起飽腹感。
(2)蛋白質

大豆
我們在攝入蛋白質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攝入的蛋白質結構和我們自己的是否相似。因為,相似的蛋白質,吸收起來也會更容易。
所以,我們在選擇蛋白時,就會選擇更好吸收的肉蛋蛋白和大豆蛋白,而非谷薯類中含有的蛋白質。
(3)脂肪

油脂
脂肪的攝入,一般是來源於日常的烹飪油、堅果和肥肉。
我們所食用的烹飪油,是經過提煉的純油脂;而堅果和肥肉,則還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並不是純粹的脂肪。
03 | 推薦攝入量
雖然說日常飲食沒必要上綱上線,但是如果有某種營養素攝入過多或過少,都會引發一系列的健康問題。
(1)高蛋白飲食

高蛋白飲食
如果是單純的蛋白攝入過多,很容易就會對腎臟造成過重的負擔,長此以往就會引發腎臟疾病。
除此之外,如果在高蛋白的情況下,還高油脂,就會引發脂肪肝和心腦血管疾病。
(2)高碳水飲食

高碳水
長期高碳水,對於正常人體的血糖代謝會存在一定影響,還容易引發糖尿病。
而且,在控制熱量情況下的高碳水飲食,雖然也有減肥效果,但是在減肥成功後,肌肉可能會掉的太厲害,導致身材走樣。
(3)推薦攝入

均衡飲食
所以我們的日常飲食,最好將三大營養素的供能比例調整為:碳水50%-65%,蛋白質10%-15%,脂肪25%-35%。
至於供能比,說的就是每天攝入的所有熱量中,某種特定營養素提供能量所占的比例。
*碳水和蛋白質1g提供4kcal熱量,脂肪1g提供9kcal熱量。

瘦
只有這樣均衡而健康的飲食,才能讓你瘦得快、瘦的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7/node215216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